“双碳”战略下全要素智慧城市建设思考
阅读:4006 2022-08-13

以高碳能源为基础的高碳经济和传统工业化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促进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但也带来了巨大的负效应,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环境污染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频发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作为负责任的全球大国,中国把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体现了大国责任和担当。

结合城市是中国实施双碳战略的主体,75%的人为温室气体是从城市产生的实际,泛华认为可以通过建设全要素智慧城市助力“碳中和”战略落地。

640.png

01

全要素智慧城市助力“碳中和”战略落地框架

泛华认为可以以全要素智慧生态城市建设为导向,积极应用城市基础设施与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和数字技术,站在全寿命周期角度、全产业链角度和运维角度谈城市的建设、运营等;并以企业转型、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城市数字运营多个维度打通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生态;创新绿色智慧建筑、零碳智慧园区、低碳社区等应用场景。同时把区域能源的概念,辐射到整个产城融合,真正实现城经济与市经济的绿色低碳协同发展,具体包括三方面:

一,在城市能源工程建设方面。通过打造区域能源系统,改变我国能源利用的效率低下、浪费惊人的现状,实现各种能源综合、集成利用,把能源‘吃干、榨尽’,用最少的能源完成更多的工作。

二,城市全要素能耗管理方面。围绕企业、建筑、园区和城市等不同层次的综合能源需求,从“全寿命周期”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通过绿色企业、绿色建设工程、智慧低碳社区、零碳园区,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生态。

三,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方面。通过生态建设,构建城市的“绿色生态基底”、利用生态系统这个天然的“吸碳海绵”来固碳,减缓城市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02
构建智慧+区域能源系统解决方案,重塑能源供给生态模式

全球范围内,数字化变革正在不断重塑能源供需模式,一场前所未有的智慧能源转型即构建智慧+区域能源系统是大势所趋。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构建全链路的区域能源系统、搭建云化的区域能源服务平台。

一,打造智慧+区域能源系统。通过创新驱动、原创技术、科技引领、通过微联网+互联网,实现对冷热电联产、工业余热、可再生能源、风能..各种能源综合和创新存储,实现能源集成利用, 打破传统能源系统烟囱式分立架构和孤岛式管理,走向综合智慧能源,实现全链路协同。

二,构建平台化的区域能源管理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体系,助力各类能源服务全产业资源汇聚。实现冷热电联产公司和综合能源公司建立区域综合能源服务入口。

1)搭建能源交易平台,如:碳交易、冷热电联产交易、能量交换等,通过平台实现各种能源子系统物联,形成能源要素共享、资本要素共享、商品供需对接、产能共享交易等新型生产全要素共享服务,提供创新的“拼能源”模式,构建能源池;

2)打造能源监控和运营平台,实现对分布式光伏、储能、空调、供暖、制冷、照明、给排水等状态的信息采集、环境感知与系统控制,通过AI算法挖掘和智能决策,优化客户侧能源系统运行策略,保障能源供给,降低用能成本,履行双碳承诺。


03
围绕全要素智慧城市全寿命周期和多领域实现节能减碳路径探讨

依托“云-网-边-端-芯-智-链”的信息通信全产业链体系,通过智能分析系统+设施物联网,连接企业、建筑、园区和城市等的照明、空调系统和各个区域的能源设施,智能分析用电习惯和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并按照“全寿命周期能耗管控”的理念构建智慧能源应用解决方案:

一,产业育城平台,催生新技术新业态、赋能产业和城市高质量发展

依托产业育城平台(IEOP),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形成绿色低碳生态技术研发和孵化体系,通过技术成果转化,催生出传感技术设备、传播技术、数据采集设备、生态监测等新技术新业态。并导入绿色设计、数字技术、科技创新、职业教育、金融服务等创新要素和赋能体系,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绿色新制造生态。为城市的数字化建设运营、零碳园区和低碳社区打造、传统产业转型提供综合技术赋能。

同时,依托产业育城平台,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催生新型产业生态。并为园区企业提供全过程数字溯源、检验检测、绿色品牌认证、绿色供应链检测等服务,帮助企业实现从生产、流通、销售、品牌构建等一体化绿色低碳发展,从产业链和绿色供应链层面助力园区产业低碳化转型。

二,绿色建筑工程云平台,赋能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节能降耗

通过搭建GIS+BIM+云大物移智的绿色建筑云平台,围绕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通过提供Saas服务的形式,帮助省市级管理者、大型建筑的使用者、物业管理者、施工方实现能耗管控,实现节能、节水、节地、节气、节材:

1)设计审核阶段。提供绿色低碳设计、BIM建筑能耗模拟、管理节能咨询、节能数字审核。

2)绿色建材监测。提供绿色建材检测、测评和认证,并形成绿色建材供应商评价体系。

3)绿色施工阶段。围绕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核心评价体系,通过在工程物联网和传感设备,随时随地对施工过程中的诸如能耗、水耗、施工噪音、施工扬尘等各项指标数据统计分析汇总和管控。

4)运行管理阶段。搭建区域公共建筑节能建筑平台,对公共机构、医院、校园、大型商场和重要建筑进行能耗监测,逐时分类能耗数据和分项能耗数据,实现能源供给动态平衡与节能降耗。 

三,围绕城市全寿命周期实现绿色转型

1)在规划阶段。通过可视化规划一张图辅助模型系统,基于“双碳”目标对城市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空间利用进行智能匹配分析,科学合理进行产业功能布局,实现城市降碳减排,让城市更绿色和集约发展。

2)在发展阶段。积极创新EOD模式,按照生态环境和产业化一体化的思维,进行区域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重新塑造区域的生态基底。同时,积极导入和孵化相关联产业项目,形成产业生态体系,搭建产业育城平台,以产育城、产城融合,最终实现生态构建与区域发展的有效结合与相互促进。

3)在建设阶段。打造绿色智慧建设平台,实现对城市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从设计、建材检测、建造过程监督和竣工交付的全寿命周期绿色管理。

4)在运营管理阶段。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升级,通过构建统一的CIM空间信息模型,积累市政基础设施的大数据,构建智慧城市运营平台。形成集“数字运营、产业运营、低碳运营”三位一体的运营管理体系,构建城市碳指数体系,形成城市双碳管理、能源综合管理、智慧环境监测服务、绿色智慧运营等多种服务。

5)创新零碳园区/低碳社区。通过智慧园区/社区体系,对园区和社区的内水电、光伏、储能等各类能源数据进行全面管理及趋势分析,整合碳管理模块。基于零碳操作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对采集数据进行聚类、清洗和分析,建立资源-能源平衡模型,实现企业和居民能源信息化集中控制、设备节能精细化管理和能源系统化管理。


结语:

总之,碳中和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站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和生态思维的角度看待碳中和,以生态文明战略、双碳战略和数字经济战略为指引,以绿色低碳理念为引领,以产业育城平台为动能,以全要素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同时把区域能源的概念,辐射到整个产城融合,形成数字运营、能碳运营和产业运营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城经济与市经济的绿色低碳协同发展,从而助力“碳中和”战略落地实施。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近日,上海市经信委公布了2023年通过遴选的机构名单,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3年度上海市绿色低碳服务机构”。其服务范围包括:能源审计、节能诊断、绿色低碳改造服务。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将持续助力企业实施“双碳”战略,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绿色低碳服务
2023-11-27八局设计 荣誉 双碳 建筑科技  阅读:1154
6月15日上午,西安市院双碳技术研究院启动会在A座五楼会议室召开。这是我院致力于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成立的专业研究实践机构,对公司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推动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由双碳院副院长唐燕主持。
近期,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主办的“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青年学者论坛”第十九期“建筑与市政领域碳中和”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如期举行。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市市政院作为协办单位参加。本次论坛旨在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理念的传播,交流“双碳”理念在建筑与市政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设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应用“双碳”标准进行设计的意识。
2023-03-28成都设计咨询 论坛 双碳  阅读:3127
近年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最紧迫且备受社会大众关注的议题。据我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统计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1)》,2019年建筑业全过程(含建材、施工、运行)能耗总量为22.33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45.8%。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97亿吨,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6%。IEA(国际能源机构)称,如果计算消耗的能源以及建造过程,各类建筑贡献的碳排放占到了全球总量的40%。因此加速实现建筑行业碳中和势在必行。
2023-01-07BroadwayMalyan 可持续 双碳  阅读:3704
12月13日,“香港建造创新博览会2022”(以下简称“创博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盛大开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和香港建造业议会主席共同主持仪式。
2022-12-27中集模块化建筑 香港 创博会 智慧  阅读:4769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