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共6栋楼,围绕中心绿地而建,包含公区、客房、绿地三大部分。6栋楼中,1栋作为公区接待及餐饮,5栋为客房。整个民宿集居—食—嬉—赏为一体。
由于建筑是以原住民居民楼为轮廓改建而来,针对不同的空间及面积配比,我们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房型,分为大床/双床房、亲子房与复式房,并为每间客房定制了其独家景观。无论是倾盖如故的挚友,亲密无间的伴侣,三世同堂的家庭、总能在这里找到适宜的选择。
简洁的空间造型是对生活最纯粹的告白。一楼客房考虑防潮做了局部抬高处理,以灯带勾勒落差,简单利落的区分睡眠区域与生活区域;二楼以纯白覆盖建筑自身的斜屋顶,仅以局部灯带及零星灯具点缀,空间简约而纯粹。
米色系的空间色调汲取自阳光、稻田、麦浪……那是自然一抹温暖的鼻息;木纹与稻草泥涂料有机结合,指尖是质朴的田园触感。
几间复式客房,寄托了我们对美墅的向往。充分利用了建筑层高的优势,局部空间挑高,一楼为厅,二楼为卧,客房更像是一间独立小墅。拾级而上,感受光影掠过屋檐,穿过轩窗,深呼吸,体会满满的平和与放松。
编织是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也是农居生活中的常见元素;金山农民画是当地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江南乡土艺术为契机,合生活之脉搏。我们将两者引入空间、家具及饰品细节,提炼金山民宿的独特气质,是对民俗人文的尊重,也是对自然的拥抱。
A栋为公共区,位于民宿入口,作为ckeck in 及餐饮,是人群聚集的焦点。A栋空间兼顾服务台、餐饮茶歇、包房聚餐、团队活动等功能。
卡座、吧台结合建筑外立面整体设计,增加采光,记录光影在空间的过渡与停留。局部墙面及细节的弧形设计使空间更具温柔与包容,定下质朴安静的氛围基调。
简单的几何线条给予餐窗、柱体、餐边柜的完美构成;细木格栅使楼梯这样的过渡空间光随影动,麻绳扶手更添一分朴实田味。
“久 在 樊 笼 里 , 复 得 返 自 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