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两河景观提升 | 华蓝集团
阅读:3170 2022-09-05
养利古城始建于明朝弘治十四年(1501年),经过清朝万历、康熙、乾隆时期多次修建,逐渐形成了崇左大新县城所在地桃城镇的原始格局,西边的向水河、南边的龙门河穿城而过汇集成利江河,生生不息的河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当地居民。


640.png

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養利州志》·养利州境图


水,润泽万物,生生不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古人心中,水代表一种至高境界的品性,无论是智者的灵动,还是泽被万物的无私。人们总是对水满怀着亲近而又崇敬的特殊情感,择水而居,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拥有的人居理念。而当代,水岸人居不仅是诗意情怀,也是占有稀缺资源,更是一城繁华精粹所在。


步入新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意识的不断进步,提高人居环境水平成为党和各地政府服务民生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以县城母亲河为承载的《大新县向水河龙门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应运而生,并被列入政府重大民生工程。


640.jpg

640 (1).jpg

640 (1).png

640 (2).png


大新县向水河龙门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


规划概况


大新两河景观提升规划范围西起县城观音山脚下响水桥,东至武阳山,总用地约129.59公顷。设计针对向水河3.3公里及龙门河1.7公里河道沿线,进行滨水绿道以及附属空间环境建设提升。


640 (3).png


规划理念


规划用地及周边涵盖了鸳鸯古桥、古城门、武阳山、观音山、金印奇峰等重要文物古迹及自然奇观,两河作为县城的母亲河,承载着大新人民无数的历史记忆,提升改造工程的目的在于:通过违建拆除与场地征收,拓展河道沿线公共空间,克服场地不利条件打通全长8.9公里的滨水绿道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将秀美的两河风光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为城镇居民日常休闲活动提供舒适的场所,通过壮乡特色亭台楼阁及景点的园林打造,为全国旅游名县的大新县城再造一处展现边疆壮乡特色的文化旅游名片。


规划特色


规划修缮保护现有古建遗迹的同时,充分发掘大新作为中国土司文化之乡、中国侬侗文化之乡的在地文化特色,围绕在地边陲壮乡人文特色进行景点打造,养利古城门、文昌阁、关帝庙、状元廊、西门岛革命烈士纪念碑、鸳鸯古石拱桥、问桃亭、养利阁、诗雷对歌亭、土司图腾柱、壮乡歌圩长廊……漫步两河欣赏沿线自然美景的同时,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载体串联其中,好比翻看一部五彩斑斓的古城成长建设史和人文风情志。


640 (4).png


建设效果


提升工程启动段(向水桥至朝阳桥东岸2.7公里)已于2021年底建成对公众开放,现如今的向水河绿道已成为县城群众日常休闲健身的首选好去处。清晨和傍晚在河畔漫步,不时从对歌亭中传来大新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腔诗雷的高亢歌声,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640 (2).jpg

640 (3).jpg

640 (5).png

640 (6).png

640 (4).jpg


清晨和傍晚在河畔漫步,不时从对歌亭中传来大新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腔诗雷的高亢歌声,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2022年春节期间,绿道中的养利阁等景点更是成为大新群众以及游客朋友圈中的网红打卡景点,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640 (5).jpg

640 (7).png
640 (8).png


两河秀美的面纱已经徐徐揭开,群众满意是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最高的肯定,更是对设计和施工品质最真实的评价,华蓝设计将不负众望、再接再励,提供更优质的设计服务。


640 (6).jpg
640 (7).jpg

640 (8).jpg

640 (9).jpg

设计部门:景观规划旅游设计院景园建筑设计所

联系人:   李海冬  

联系电话:0771-2421680、15878808695

通讯地址:南宁市兴宁区朝阳路63号朝阳大厦26楼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