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良better
“武汉的市中心在哪儿?”
关于这个问题,或许每个武汉人心中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也各有各的说法。
“武汉的‘宇宙中心’在哪儿?”
如果把问题换成这个,「徐家棚」无论如何都要争一争这个头衔。
武汉徐家棚地铁站 ©玩摄堂
从粤汉铁路的终点站,到武汉人口中连通异次元的最大地铁站,徐家棚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工业与科技感并存的赛博朋克。
再看以徐家棚为中心,向四周铺开的城市商务中心以及生活圈,也像是织就了一张布满星光的云图。
而打造武汉“宇宙中心”的,就是中南建筑设计院。
©优良better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徐家棚站区间配套规划设计项目
湖北武汉
2024年建成
总建筑面积约2.7万㎡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徐家棚站区间配套综合开发项目地处武汉城市副中心——武昌滨江商务区,是城市更新发展的重点与热点。其配套的M758商业综合体项目定位于都市潮娱圈,打造武汉新锐夜经济阵地。
*01.
三线交汇的「宇宙空间站」
徐家棚站区间配套规划设计项目 ©优良better
地铁三线(5号、7号、8号地铁线)交汇的徐家棚站,出口从A一直排到W,不仅让游客们大开眼界,连武汉人自己都哭笑不得。这也给项目在策划定位阶段带来了三个主要难题:
1
巨大人流与面宽狭窄、纵深修长的用地条件(临和平大道面宽35m,进深322m)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
2
项目启动前,其下方的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便已基本设计完毕,并在本项目的设计过程中逐步实施建造
3
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需要兼顾公益性、社会性与经济性等多种目标,需满足商业逻辑自洽、可持续运营的基本需求。
严苛的客观条件限制,设计团队在规划时采用“一”字型线性建筑形态,建地面建筑面积控制在2万㎡以内,均匀舒展地布置于2.1万㎡得到场地之中,建筑高度控制在平均17m,最高24m的范围内,以理性克制的建设强度,为本项目设定合理的控制性规划指标。
徐家棚站区间配套规划设计项目 ©玩摄堂
*02.
建筑语言雕刻出来的「城市山水」
项目的北侧为福星惠誉水岸国际K15超高层办公楼项目,该地块形态为三角异形,单独设计受限较大。为同时改善两个项目的城市空间体验,设计团队以城市设计的角度将两个地块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共同构成一高一低、一纵一横的“城市山水”标志性形象,并最大化共享城市公共通道、临街面宽,打造和谐开放的城市环境。
徐家棚站区间配套规划设计项目 效果图 ©CSADI
在建筑形体设计中,设计团队采用“前松后紧,前小后大,前低后高”的设计策略,实现建筑功能与形体的同步顺畅过渡。以深远的悬挑与充满力量感的钢构共同构成导向明确、动感十足的入口空间,激发区域城市活力,营造兼具流动性与开放性的公共场所。建筑整体以统一纯粹、现代简约、自然流畅的曲面构建出强烈的未来感与雕塑感。
徐家棚站区间配套规划设计项目 ©玩摄堂
由于项目定位城市公共交通附属配套,其核心功能为高效优质地实现市民的快速集散、中转。因此设计中采用大面积架空首层的策略,除必要的交通、结构体外,在临和平大道的主要集散区域以4~7.5m,平均6m的架空高度全面开放首层空间,最大化提升市民通行效率,改善空间透明性。
徐家棚站区间配套规划设计项目 ©优良better
徐家棚站区间配套规划设计项目 ©玩摄堂
*03.
TOD模式下“最懂年轻人”的商业
8月30日,位于武昌滨江的M758开业,当天,酒吧、咖啡店、KTV……目之所及到处挤满前来打卡的年轻人。“M758太懂我们年轻人了!”来逛街的大学生们纷纷为它点赞。
M758实景 ©玩摄堂
第一次听到M758这个名字,许多人都好奇它为何要以此为名?
究其缘由,从它的地理位置上就可得知——M758位于武昌滨江商务区,是地铁5号线、7号线、8号线换乘站徐家棚地铁站上盖的TOD商业中心,项目紧邻4个地铁出入口。
M758实景 ©玩摄堂
项目作为地铁站点的配套开发,在满足公益性、社会性的同时,也兼顾其经济性。通过引入TOD模式,扩展周边功能业态,形成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大大拓展城市公共交通配套开发的经济回报预期。
为提升未来招商灵活性,兼容远期市场波动性,规划设计时,策划预留多种业态条件,向上兼容满足办公、商业、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的荷载、设施设备容量、配套用房空间等条件,提高建筑在未来的适应性、可变性和功能弹性。
M758实景 ©优良better
*04.
数字技术赋予建筑创新的生命
项目的自然曲面和流体形态,反向“逼迫”整个设计团队借助数字化手段开展工作。设计团队与工程数字技术中心合作,打造了一个“数字孪生版”的武汉市地铁8号线徐家棚站区间配套综合开发项目。
在数字模型中集成设备管线与内外装饰面构造,集中反映建造完成后的建筑内外体量、空间关系。通过直观的三维可视界面,高效处理建筑、结构、设备、装饰设计的碰撞与衔接,空间净高控制,管线穿越结构桁架、楼板的复核与预留预埋等多专业、专项的交互问题,提升设计质量与建筑完成度。
数字化平台集成设计模型 ©CSADI
在项目异形曲面幕墙设计中,利用智能算法,优化幕墙曲面造型,大幅降低幕墙系统的复杂性和建造成本。利用参数化技术,构建精细化BIM模型,生成参数化幕墙龙骨,自动划分幕墙面板、同步生成构件数字加工信息,实现了复杂建筑幕墙三维数字化设计。
原有的玻璃曲面(上图)通过该算法优化后(下图)的幕墙系统曲率云图分布更加均匀 ©CSADI
数字化手段,让项目落地效果更贴近设计,也让游客更能感受到设计团队的用心。
M758幕墙 ©玩摄堂
近年来,夜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城市特色与活力的有效载体。武汉市大力发展夜间消费,勾勒出一幅“热辣滚烫”的画卷。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徐家棚站区间配套综合开发项目的成功落地让这幅“夜生活”的画卷更富有人气。
徐家棚站区间配套规划设计项目 ©玩摄堂
项目的背后,是设计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将最珍贵的心意奉献给大家。中南建筑设计院也将通过本次设计,继续探索轨道交通综合配套类项目,在复杂条件下限制下,塑造积极开放的城市空间和面向未来的建筑形式。未来,中南建筑设计院也将打造更多更优质的作品,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徐家棚站区间配套规划设计项目团队:
设计总负责人:桂学文、葛亮
建筑:葛亮、杨春利
结构:周德良、方少文
设备:姜毅、罗金卓、陈卓、李斌、熊建辉
数字化:张慎、尹鹏飞、辜文飞、王杰、刘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