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科研综合楼 |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阅读:1779 2024-10-30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数十年坚守“服务科研设施建设”初心,与科技事业一路同行,用科研建筑设计作品谱写出了一曲凝固的交响乐。


值此庆祝中国科学院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撷取这凝固交响乐中的美丽乐章,推出科研教育代表作品展示,见证初心,献礼院庆,表达我们继续砥砺前行,服务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决心。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科研综合楼



01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科研综合楼


建设地点

北京联想园区


建筑面积

30811.05 平方米


荣誉奖项

全国优秀勘察设计行业建筑工程三等奖

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02

项目描述


位于联想园区,作为计算技术先驱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综合楼,在融于联想园区的同时,应表现自身卓而不凡的科技品质,以科研文化建筑为背景,体现出设计规划的理性、秩序及应具有的独特品质需求。


△建筑人视图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科研综合楼与联想园区建筑的协调非简单的形态关联。它是从场所中吸取“片状”的形式语言和东西轴线的属性,继而转化为合而不同的建筑形态。总体布局兼顾南北朝向,东西轴线的延伸和景观视线的贯通,使建筑的内向性和开放性结合为统一的有机体。

△建筑侧后视图 


交通流线


为使得南北向采光通风资源的最大化,建筑的交通核心和设备用房布置在建筑的两端,匀质和对位整齐的核心形成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网络,为建筑设备的集中经济性布置创适了条件。



△建筑侧视图 


空间流向


一方面是将一个园区浓缩在一栋楼中,另一方面是新建科研楼不仅仅要满足平面合理使用功能的高效率,同时在多种矛盾中建立新的平衡。


△建筑细部 



△建筑内部-中庭 


数字幕墙形态


东西界面的设计在解析中国算盘和珠算技术的逻辑后,依然遵循自相似性原则,形成跳动的数码信息图案,充分表达出信息时代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文化,而实现这种可能的建筑技术是隐框幕墙及条状丝网玻璃形成的细部特征和创造的与众不同的影像建筑。


△建筑细部 


△屋顶长廊 



△建筑内景 


03

参观打卡


△参观打卡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