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花湖1962木屋 | 原构国际设计顾问
阅读:1087 2024-12-09

相较于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植物出现在地球则早了很多。在人类漫长的从渔猎文明演进为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与大自然博弈共生的实践经验推动了人类生存方式与建造方式的持续进步。其中使用木材这种易得的材料建造居所是优先的选项之一,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乃至近代均留有这些不同时期的痕迹(遗址);尤其是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大山区的各种形式的小木屋、石穴屋等建筑,如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北美落基山脉、南美安第斯山脉,有些木屋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这些隐匿于山林中的小屋,为狩猎探险的人们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庇护场所,是极端天气下山里行者们的诺亚方舟。

△1962木屋实景


时过境迁,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数字文明的现代,当年以生存为目的狩猎活动已变成历史,人们在山林里越野探险、滑雪竞速成为了现代人类与大自然共生共享的新模式;当年的避难小木屋又重拾荣光,摇身变为探险家、滑雪客、越野跑者们的休憩驿站,心灵港湾。

原构近期设计完成的松花湖滑雪度假区1962木屋正是这样一处集速度激情与山野守望于一身的港湾。

△区位图


木屋驿站位于吉林松花湖滑雪度假区C、D索道两上站之间的山顶平台,海拔720米,因为松花湖滑雪场始建于1962年,故名为1962木屋。驿站依山势而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花旗松工程木结构,纯木材质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受并与山林融为一体。下层为混凝土结构作为设备用房及游客卫生间,厚重的混凝土基座与山石相互呼应,宛若山体自然延伸的秘境洞穴。

△区位图

△总平面图


从C、D索顶站滑出的雪客抬眼即可被眼前的木屋所吸引,午后的日光透过落叶林的枝丫将木屋的剪影投射在松软的雪地上。人们拾阶而上,进入温暖的木屋室内,喝一杯浓浓的咖啡或暖身的热茶,缓缓疲惫的身心。。。

△1962木屋实景


△地上层平面

光透过层层树挂与窗花,洒满了室内人们喜悦的心田,送来了大自然无私的馈赠。室内的炉火与猎获,满墙怀旧的照片不时地提醒着我们:保护自然生态,才能让我们永久的享受这片岁月静好,山河壮美……

△1962木屋实景

△1962木屋室内实景


顺木屋地面层延展到山林中的宽阔观景平台,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平台的设计与主体建筑相得益彰,以C、D顶站山体为舞台背景相嵌相生。平台挑空而出,悬浮于林木之上,是观赏落日美景的绝佳之地。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千里江山悠悠。

△1962木屋实景


沿平台西端的镀锌钢梯拾级而下,可达地下层的游客卫生间,厚重的岩石墙面与山石相接,宛若昔日的避难洞穴,予人以无限的安全感。

△地下层平面

△1962木屋实景

△北立面图

△南立面图

△东立面图

△西立面图

△剖面图


整个项目的设计与建造,秉持最小扰动自然的原则,实现天然木石材料与山林本体的共生以及人与自然的对话。


项目名称:万科松花湖CD索上站服务中心

业主单位:吉林省松花湖国际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吉林市分公司

项目地点:吉林省吉林市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

用地面积:646.35m²

建筑面积:247m²

景观面积:322.60m²

建筑设计:原构国际设计顾问

室内设计:原构国际设计顾问

景观设计:原构国际设计顾问

木结构工程设计:上海隽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灯光顾问:辰弈设计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图片摄影:bingo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