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曲江 云松 | 山水比德
阅读:1596 2025-03-05

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曾说:“自然不是城市的对立面,而是其健康与文明的基石。”城市再野化(Urban Rewilding),恢复自然过程与野性生态,重塑城市空间,减少人为干预,让自然主导生态系统的演替。


曲江云松项目是万众与山水比德对城市再野化的一种全新尝试,用设计重构自然与城市的关系,将“野性”转化为一种新的精致生活语言。作为项目的设计方,山水比德充分尊重自然,用最小的干预,创造兼具野性与品质的生活方式场景。粗糙的自然元素与细腻的设计铺装、无序的生态与有序的功能并存,重新定义然美学。


于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之中,曲江云松自在消隐,宛如一首遗落人间的自然之歌,音符跳跃在每一片绿叶上,旋律回荡于山林的每一处角落。


设计提取场地元素,将自然的丰富性与建筑的统一性通盘考量,充分考虑人在场地中的需求,在游走过程中不同尺度的设计对人的影响。


踏入其中,不同尺度的精妙设计影响着每一位访客的感官与心灵。对景、洄游,形成可望、可观、可居的空间关系,循着时间与自然的肌理,云松间轻盈而灵动,缓缓融入山野之中。



受限于场地现状,设计利用雪松等绿植形成屏障,围合出一片私密森系空间。因地相形,形成山行、谷地、草坪。场地动线设计上,不使用刻意的设计手法,因地制宜,穿越山谷,途经樱花、银杏,一眼四季、绿树如茵。



在场地中,设计将约30亩城央土地让渡于一片绿洲,入口曲径通幽,精心栽植植株19500余棵,穿梭其间,历经景石的沉稳、吉野樱的浪漫、灌木的精巧、地被的细腻,最终进入森林腹地,视线豁然开朗。


自然的灵动与清新毫无阻隔地融入繁华喧嚣的都市。漫步其中,宛如置身于森林奇妙探索,感受独树一帜的东方气韵与氛围。


保留原生植被与草坪,营造自然森系的氛围。在植物的选取上,使用高矮不同的树木序列,营造天然之感。以美国红叶枫、雪松、樱花等植物,营造四季分明的景观:春有新绿,秋有红叶,冬覆薄雪。



在场地空间内,构建多片不同高度的、小尺度森林空间。起起伏伏的地势,时隐时现的景致,是禅意森居与摩登当代跨越时空的全新对话。弯曲小径与地形呼应,将郊野景观引入城市肌理。磨盘小路,蜿蜒曲折,使用厚重古拙的磨盘,野拙之感油然而生。



云庭,消隐于森林之中,建筑设计简洁大方,展现出对西安古城传统建筑的尊重与敬意。建筑物的外墙采用了自然色调的材料,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庭院深处,葱茏掩映之中,建筑静美而立,透过向内探索,建立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连结。


通过木质平台,轻轻步入室内。天光并未因空间的转换而收缩,烟熏色橡木打造的主结构,沉稳而不失优雅。四面通透的玻璃墙体,如同无形屏障,却又让自然的恩赐毫无保留地进入室内。



自然光影在不设限的环境中穿梭,带来更为随性平静的氛围。万物生发,静美无言。



空间设计摒弃过分炫技的表现手法,保留中式禅意独特的留白语境。在光影交错之间,仿佛能听到自然的诗意在轻轻吟唱。



建筑设计简约有序,不打破场地的空间氛围,用融入为景观增加建筑的秩序美。景石、植被、水景与公共空间巧妙穿插于自然之中,无需证明、无需回应,只需慢慢感受,自然之美,万物无言。


在这里,存在的意义不再是彰显,而是让驻足者都能听见树叶飘落时与大地相遇的禅意。


曲江云松的诞生,以设计为媒介,回答了一个永恒的命题:在物质过剩的时代,人类如何重建与自然、与自我、与文化的和谐关系?


项目以山水比德“新山水设计方法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砖瓦为平仄,以景观作韵脚,在这座千年都城的诗行间,续写"天人合一"的东方居住理想。于城市山林的空白处,谱写出未来栖居的美好场景。建筑成为自然生长的年轮,在时光淬炼中愈发清透澄明。


当松间明月照亮盛唐的诗笺,当现代主义的线条勾勒出终南山的剪影,曲江云松将与九曲松间、半山松间共同织就西安城市的经纬,在古城肌理上晕染出新的水墨长卷。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曲江 云松
委托业主:陕西万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UMiA 小熊星座建筑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上海松田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室内施工:西安欧迪亚装饰有限公司

景观施工:陕西万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景观摄影: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版权支持:陕西万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陕西 西安
设计面积:20216㎡
设计时间:2022年04月

建成时间:2024年11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