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与“旧” © 侯博文
书舍立面 © 侯博文
在现代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乡村没落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米思建筑(Mix Architecture)受南京高淳蒋山渔村的委托,以满足原住民对现代功能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最基本目标,制定了乡村更新计划。计划的第一阶段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对空置老宅的改造和乡村公共设施的建设。
玻璃茶亭植入 © 侯博文
大厅书架及后方天井 © 侯博文
天井冥想空间 © 侯博文
老宅改造是更新计划的重点所在。设计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这栋村中少有的古老宅院的外在形态,希望能强调地域特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对建筑内部进行颠覆性的功能置换和空间重构。
书舍剖透图
书舍平面图
一个包裹着天井的书架和一个面向庭院的玻璃茶亭植入其中,它们不但成为了空间活动的中心,更是打破了室内外的界限,为原本昏暗老宅引入了阳光和自然,使其成为了村庄邻里交流和文化交融的新场所。
书舍大厅与天井冥想空间 © 侯博文
回望大厅与天井书架 © 侯博文
卧室“取景框” © 侯博文
乡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则是为了满足村民在平常生活和工作中就近如厕的需求。两个公厕分别位于村口和村中小树林畔。建筑以最基本的形态和建筑方式,保证了在较少的资金和地域化的施工条件中依然能呈现出简洁的现代审美。并通过建筑形体错位的方式形成“缝隙”,让建筑在仅有少量设备辅助情况下依然享有保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效果。
蒋山渔村总平面图
新老对比与悬浮的屋顶 © 侯博文
屋顶的抽移与形体交错 © 侯博文
在丁酉年末,更新计划的第一阶段完工,我们欣喜地看到建造的这些“小玩意”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蒋山实践是源于村民最质朴的生活和文化需求,期于从根本处影响乡村的基因。在某种程度上,设计对建筑的社会意义的思考超越其形式,而对于乡村复兴的期望则在设计的实践中开始起步。
书舍鸟瞰 © 侯博文
玻璃茶亭 © 侯博文
茶亭与后院 © 侯博文
融入村庄之中 © 侯博文
书舍玻璃凉亭大样图
村口厕所雪景概貌 © 侯博文
村口厕所夜景 © 侯博文
村口公厕剖透视
村口公厕平面
树林公厕 © 侯博文
宛如身处树林中的“斑驳”光影 © 侯博文
树林公厕剖透视
树林公厕平面
建筑师: 米思建筑
项目地址: 高淳区蒋山村,南京,江苏,中国
主创建筑师: 吴子夜,周苏宁,唐涛
设计团队: 刘漫,毛军鹏
施工团队: 南通捷力达建设服务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385.0 m2
项目年份: 2018
摄影师: 侯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