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 北京建院
阅读:15631 2019-05-23

640.webp.jpg

好的设计源于设计之初的想象。


当我们把自己想象成真正的使用者,想象着基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场景:行走、停留、工作、休憩、思考到离开,所有这些一一呈现出的片段被有机的串联在一起,就是一个建筑创意诞生的美妙过程。


在设计之初的想象中,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应该是青少年探求未知领域的场所。这里应该伴有阳光、轻风、绿地和公园,既有释放青春活力的空间也有安静思考的角落。

项目简介

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地处深圳市黄金地段,在福田、罗湖两区交界,位于红荔路和红岭路两条城市主干道交界处,临荔枝公园,近市少儿图书馆、小平画像广场、博物馆、深圳书城等项目。周围社区成熟,政治、文化、教育设施集中,位置优越,是贯通南山和龙岗的地铁3号线及9号线的重要节点。


640.webp (1).jpg

区域位置图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9596.24 平米,建筑主要功能为展览、培训、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建筑。新建建筑面积为37760平米,其中地上 29360平米,地下8400平米。建筑地上6层,地下1层。


640.webp (2).jpg

环境关系图


新建建筑——青少年活动中心主楼位于用地较完整的东北侧,东侧和北侧贴临城市干道。项目西南角预留景观用地,规划“大家乐”剧场。


640.webp (3).jpg


青少年活动中心主楼由一块底层架空的规整的矩形体量和在其上生长出的多个小立方体组成。矩形体量长115.9米,宽82.3米,在面向城市街角与面向公园的两个转角处向上翘起,在其开口下形成城市的开放空间,厚实的矩形体量隐喻着“土壤”的主题。


640.webp (4).jpg

红岭路街景图


设计特点

1
经济、适用、美观的公益性项目

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是一个吸引深港澳三地青少年参与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定位于“五位一体”,即青少年德育中心、大家乐中心、深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青少年素质拓展中心、青少年社团总部,通过开放促进深圳市更加国际化、现代化。


考虑到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政府投资限额设计项目,为使设计目标落地,设计团队秉承经济、适用、美观的设计原则。在项目总体投资控制下,优化建筑布局,合理选用设备设施和技术措施,促进建筑空间的复合使用、灵活可变,以及建成后具备总体运行的经济性。


在整个有节制、朴素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在主体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还是幕墙设计、照明设计等方面没有追求过分的装饰,而是在材料的选择、节点的设计上做了充分的性能和价格的比选,论证设计节点细节,在造价允许的范围内,用细节控制保障项目的高完成度。


2
现代化的综合青少年服务基地

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包含丰富的使用功能,是集展览、培训、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建筑。新建建筑要符合青少年文化特色,符合青少年审美要求。同时,深圳作为设计之都,青少年活动中心不仅要实用,还要能够引领时尚潮流。


开放的建筑形态与流动室内空间是设计的初衷。建筑主体由一块底层架空的规整的矩形体量以及主体屋面上的培训中心组成。矩形体量在面向城市街角与面向公园的两个转角处向上翘起,在其开口下形成城市的开放空间,厚实的体量隐喻着“土壤”的主题。


建筑上连续的坡道将城市活动由地面引导到屋面,在起伏的屋面上,绿地与活动场地相互融合。立面上连续的坡道将城市活动由地面引导到屋面,在起伏的屋面上,绿地与活动场地相互融合。小立方体则通过墙身的收分与屋面的转折起落隐喻着“绿芽”的主题:“幼苗的茁壮植根于土壤,向知识高峰的攀登累积于一步一步的台阶。


640.webp (5).jpg

红荔路红岭路交叉口


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是这个项目最重要的特点。高大的建筑空间及8.4米的结构柱网,为未来灵活使用和运行效率提供了可能。多样的展览功能不但能自成环线,还可通过电扶梯在楼层间方便的转换,并可随时到室外空间活动休息。


平台设计上考虑了培训类功能,这样能使科技团队训练、体能训练、创意设计、兴趣小组、艺术团队等功能融于平台之上,沐浴在阳光之下。


640.webp (6).jpg

三层屋面平台


完整、广阔、开放的屋面设计,使这里有更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有更开阔的视野。


640.webp (7).jpg

屋顶花园


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立面风格简约、美观,材质选用穿孔铝板金属幕墙,耐久弥新。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别具一格金属穿孔幕墙。在其上开设大小不一的方形洞口,形成虚实相间的视觉效果,通过调整穿孔板孔隙率的大小及区域形成叶脉的图案,丰富了穿孔板的表现层次。

640.webp (8).jpg

金属穿孔幕墙


内庭院则以石材、玻璃幕墙等材料为主,点缀彩色外墙,好像是舞动的乐章,体现着青少年的活力。

640.webp (9).jpg


建筑内庭院


室内装饰以现代简洁的风格为主,辅以清新明亮的纯色墙面,强调实用性。大堂等局部空间设计展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时尚性和先锋性。


640.webp (10).jpg

北门厅


为了青少年健康地成长成才,我们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就是让“土壤”更加肥沃,让台阶更加坚实。这里环境优美、安静舒适、既能为青少年提供知识,又可以愉悦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其兴趣爱好,增强其综合素质。


3
传承深圳历史文化的“大家乐”

在深圳这片沃土上,诞生了"大家乐"、"义工联"等闻名全国的团工作品牌,辐射全市的200多个"大家乐"舞台已经成为百万外来青工的精神家园。


作为一个城市对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教育基地,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某种程度上肩负着传播城市传奇、诠释城市理想、传承深圳梦的历史使命。新建项目利用用地,巧妙的设置了大家乐广场和大家乐剧场。


大家乐广场,在东北起翘空间下设置了一处专业的室外舞台,还原了大家乐文化场所,把我们带回了历史记忆的长河。广场与地铁出入口及荔枝公园完美结合,大家乐广场是集广场艺术展演、时尚运动、行为艺术、亲子活动、青少年主题活动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广场。


640.webp (11).jpg

大家乐广场


大家乐剧场,设置在基地的西南侧,紧临荔枝公园,这是一处半室外的小型剧场。青少年可以在这里进行小型话剧、音乐剧、曲艺等文艺演出。剧场配置不固定观众座位区,并在后台设置了贵宾接待室、导播间、音响灯光室、化妆室、更衣室、男女卫生间等。


4
满足粤港澳青年习惯的活动中心

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仅对内辐射,还将直接与国际社会对接,成为内地和港澳青年交流合作的中心。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设计之初就提出国际视野、国际理念、国际功能的概念。功能设计上要能承接国际化的青少年活动,以及考虑香港、澳门以及其他境外青少年活动人群的习惯。


国际惯例上,香港、澳门和境外的国际青少年活动的组织者通常都是NGO加政府适当扶持,这就需要设计团队预先对青年社团的游戏规则、需求习惯有适当的把握,才能让青少年活动中心满足国际社团的运营需要。


Tips

NGO,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

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结合“以青年为本”的理念、以非赢利性、开放性、共享性和专业化为原则,设置多样的复合空间、丰富的活动,鼓励青少年充分的互动参与、交流分享,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和自我成长。


5
达到绿色三星标准的建筑典范

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为标准,根据绿色建筑的目标定位和青少年教育基地的特点,结合项目所在地区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按照实用、适用、舒适的原则,采用被动式设计策略,具有经济节约、易于普及的优势,对于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设计实践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与合理性。


绿色设计的概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充分结合深圳气候特点,充分利用地铁等公共资源,通过与地铁通道的连接,加强与城市其它地区的交通联系。


新建建筑是集约用地的典范在紧凑的用地内布置115.9米x82.3米的长方形主体建筑,北侧退线6.0米,东侧退线25.0米,西侧距离银盛大厦18.2米,南侧距天象馆15.2米。


复合多元的室内空间、立体庭院、半室外平台及绿化屋面、起翘空间和穿孔铝板金属幕墙也是项目绿色设计重要的策略:


  • 复合多元的室内空间被高效利用,室外楼梯间既解决疏散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的平面使用率。

  • 内庭院的设计使环形的进深尺寸大大减少,极大地改善了室内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条件。

  • 半室外平台及绿化屋面位于四层,展览与多功能用房位于一至三层,在三层屋面形成一个标准的平台层,培训教室四-六层位于其上,使其能够获得良好的采光与通风条件。培训教室单侧走廊,伴随着半室外平台,平台设计木质栈道与绿化相结合。

  • 首层地面架空的起翘空间是开放式广场,朝向深圳地区主导风向的东北角与西南角的起翘部分造成自然通风,同时将美丽安静的公园和绚丽多彩的都市景观串联一线,也为公众到达和进入场地提供了安全舒适的集散空间。

  • 主体幕墙位于二、三层,外挂的穿孔铝板金属幕墙即是彰显青少年特点的建筑表皮,同时也兼顾了建筑遮阳的功能。

在运营管理上通过建筑本身的绿色建筑技术和选择降低能耗的节能节水节电设备,监测运营期间建筑信息和各设备的运行状态,使各功能空间的使用达到和谐统一,实现场地的科学运营、绿色运营和人文运营。

结语

着眼城市未来的人才发展,培养符合与粤港澳定位相匹配的高素质青少年人才,是大湾区城市发展和人才战略的必然要求。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是一个惠及粤港澳三地青少年的项目,肩负起为青少年提供理念先进、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教育场所,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最大化和最优质的公共服务的社会职责。




好的设计同时也取决于所有参与者的通力合作,在我所经历过的项目中,这个项目不是最复杂的,也不是历时最长的项目,但这个项目所有参与者们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一路走来,深深打动着我。


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项目的两个业主——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和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他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充满智慧的把握基于成本和品质的抉择,调和设计进度和追求完美的矛盾。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有众多优秀的专项设计团队的加入:室内设计团队、景观团队、幕墙团队等等。大家怀揣梦想、齐心与共,在现实与创新之间,精准的拿捏设计尺度,在有限的造价下,发挥聪明才智,确保设计初衷能够准确表达。

——张浩

京建院副总建筑师

深圳青少年活动中心设计总负责人




建筑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建院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侯郁

设计总负责人:刘杰 张浩

方案创作负责人:李少琨 高旋 赵雯雯 陈文青 刘琮

建筑专业负责人:张葛 陈辉 王雪

结构专业负责人:薛红京 陈哲 徐宇鸣

暖通专业负责人:王威 龚旎

给排水专业负责人:刘春昕 王素萍

电气专业负责人:阴恺 彭旭光

 

精装设计:深圳市洪涛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深圳市迈丘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幕墙咨询:深圳市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灯光咨询:深圳市点通光电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业主: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中心

           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