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万科麓巷 | 易亚源境
阅读:12233 2018-08-06

640.webp.jpg

640.webp (1).jpg

640.webp (2).jpg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本文整合了开发商、景观设计公司和施工单位三方的工作于一体,详细复盘了该项目的全过程。文字部分来源于苏南万科设计部宋磊、鄢然,上海易亚源境景观设计俞昌斌、钱浩,苏州天园景观艺术工程有限公司王晶等人的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摄影师金笑辉及上述三个公司相关人员拍的踏勘现场及施工阶段照片。




640.webp (7).jpg



整个示范区从设计到建成的时间进度: 



2018.03.26 ——开发商设计部联合景观设计单位(上海易亚源境)现场走场

04.14——方案基本确定,启动景观施工图工作

04.20 ——施工图完成,启动招标工作

05.15 ——施工单位拿到图纸,启动进场施工工作

06.15——示范区景观完成

 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花费不到一百万的成本,完成了从现代白色廊架空间到日式禅意庭院空间的完美转型。



640.webp (8).jpg

改造前(原为2017年苏州万科公园大湖示范区,朗道作品)

640.webp (9).jpg

改造后(为苏州万科麓巷示范区)




上海易亚源境俞昌斌说:“这个项目既要省钱,又要出效果,还要做网红,而且必须快!——这简直就是景观设计界的“超级变变变”!真是天下开发商都想要得到的结果呀。

我当时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内心是忐忑的。这个苏州公园大湖示范区项目是2017年上半年朗道的网红项目。我们2018年如何能改造得好,改造得巧妙,而不是狗尾续貂呢?这可是很大的一个难题呀。

因此,我就和苏南万科的设计师说,在接这项目之前让我先去现场看看,并和你好好地聊一聊。对设计师而言,“相地”和“相甲方”都是非常重要的过程。看完现场之后,我基本心里有数了,我对这个项目做了一个简单的swot分析,也快速地勾了一个草图,定下了设计的思路。当然,与甲方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了解甲方的目标、要求、定位和进度,是这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640.webp (10).jpg


为什么要做日式风格?


苏南万科设计师说:

项目位于苏州太湖边、东山镇。位置上,有山有水,有茶有鱼;产品类型上,为少有的低密度休闲度假型双拼别墅。整个项目对标京都虹夕诺雅酒店。通过建筑、室内与景观的三重营造,给业主带来静谧而精致的日式居住体验。对于示范区而言,风格定位为“具有禅意的日式”。

所以,在造价受控的情况下,

如何从现状简洁的白色回廊秀场成功转型?

如何重新定义该示范区,打造新型IP?

这成为本次景观改造设计的重点。




640.webp (11).jpg

易亚源境如何进行本次景观改造设计?


3.1  相 地——现场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017年上半年的白色派庭院风格在经历半年时间的空关之后,整体给人的感觉是缺失维护,效果不佳。

●  现场入口为6米宽的沥青道路,两侧的高大竹林大多已经枯死。游人由此处进入示范区略显空旷和衰败。


640.webp (12).jpg


●  中心庭院长方形水池缺乏维护,喷泉的喷头还可以喷水,但是喷得歪歪扭扭。巨石雕塑是花了巨额成本制作而成的,而且是作为原来设计的亮点,所以不建议大改动。该巨石雕塑为汉白玉景石,原设计是栗色的树木纹理,比较现代的设计手法。后续施工过程中发现风格和我们改造的不搭,所以把紫铜板处理掉了,让树枝纹理弱化在原有的汉白玉白色纹理里,让整体感觉更加宁静和有禅意。


640.webp (13).jpg


●  中心庭院一侧的小院,原设计是让游客凭栏远眺周边风景。但是,实际情况是周边的自然环境较差:不远处有几个变电房类的简陋的小建筑,水面上垃圾成堆。凭栏远眺的白色栏杆也显得比较残破。小院广场上的树阵比较凌乱,树形效果不佳。


640.webp (14).jpg

640.webp (15).jpg



3.2  本项目景观改造设计的三种方法



3.2.1  叙事性——如何将“白色唯美秀场”变成“东京爱情故事”?


 当前感觉该基地缺乏“叙事性”——就像张艺谋电影《英雄》,拍得很唯美,但是缺乏引人入胜的故事。游人在这个项目中走走看看,最多10分钟就看完了。空间基本一览无余,动线上缺乏新奇点和爆点。所以,通过相地,我们认为改造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这个示范区来讲一个好故事。


640.webp (16).jpg

总体概念方案手稿

640.webp (17).jpg

样板房花园庭院修改方案手稿


故事一:中心庭院(公共的禅意的庭院)


一开始我们设计的方案是日式和新中式混搭有些新亚洲的感觉。计划把原有水池底部的黑色盖板去掉,做成一个自然的荷塘和鱼池,养些锦鲤在里面游动。一侧搭建出一个轩来挑在水面之上,游人可以依偎着美人靠低头赏鱼。


640.webp (18).jpg

意向图


但是在与开发商讨论之后,他们提出日式景观代表为枯山水,该中心庭院的现状是:水景及两侧铺装(长约29m,宽约10m)与日本龙安寺枯山水主体区域(长28m,宽12m)大小尺寸相近。因此,大家在会议中确定了如下方案:把水景取消,中心做出枯山水庭院,左侧长廊外部增加茶室,茶室前做休憩台阶。  将整体廊架的立柱由白色改为栗色,整体空间由“白色”演变为“木色”。主体砂石庭院增加置石(五石对景),茶室有四个主题:煮茶、对弈、啜酒、焚香,游人可以在这里煮茶论道。同时对景有枫庭红叶(隐喻“山峦起伏”),将龙安寺的场景完美地隐喻了出来;  再通过与周边树木、地被的匹配,使整体氛围更加静谧和禅意。


易亚源境的效果图


640.webp (19).jpg

640.webp (20).jpg

640.webp (21).jpg

640.webp (22).jpg

640.webp (23).jpg


建成实景照片


640.webp (24).jpg640.webp (25).jpg

640.webp (26).jpg


故事二:别墅样板房花园庭院(私人的静谧花园)


根据麓巷所规划的未来生活,我们将原有场地改造成样板房前的静谧花园。该花园的改造使之不再是一个缺乏功能的公共空间,而是改造为一个家庭的半公共半私密花园,赋予它的功能和定位。总结起来就是一半日式风格,具有观赏性;一半自然风格,具有功能性。出入口设置在原月洞门的位置,两侧原有门洞用日式布艺格栅遮挡起来,作为障景,并增加禅意和静谧的效果。同时取消广场上原有的树阵,改造成自然式花园庭院。增加鱼池、亲子活动草坪、烧烤台等别墅生活体验场景,取消原有白色的略显残破的栏杆,改成2M高的竹篱笆遮挡外围破败建筑小屋和水面垃圾的不利氛围,同时隐约显现出河对岸的森林景观。该花园精心挑选和种植了新的小乔、灌木和地被,微地形上覆盖青苔,形成“新荷池沼,绿槐庭院”的唯美意境。


易亚源境的效果图


640.webp (27).jpg

640.webp (28).jpg


建成实景照片


640.gif

640.webp (29).jpg


总之,这二个场景都是在讲述万科麓巷未来的生活情境,是一幅幅唯美的具有体验感的故事。

由此,景观设计和施工单位再深入到每一个场景的细部设计,如大面积的白砂和十五块景石,园路铺装及茶庭屋檐、横梁、屏风等的深化,地形的控制与红枫、羽毛枫等植物的选型……一沙一石,一草一木,每一个细部都用心推敲。


动线组织——如何让游人停留下来,驻足欣赏?


  在本次改造中游人动线经过重新梳理: 一是入口原有沥青消防通道位置增加移动花箱,花箱内种植竹林,将原有的6米沥青道路缩小为2.4米的人行尺度木栈道,使游人进入入口广场区域后,收缩视线;然后进入枯山水中心庭院空间,视线豁达开朗,空间爆点为聚集于白砂、十五块景石,茶亭与枫庭红叶。

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心庭院如何让游人停留下来,安静地观赏景观?

原有的交通动线是两侧都可以走进廊架的,但是现在我们的设计控制游人的动线,让他们进入中心庭院之后往左侧新增的茶室建筑的外侧台阶上走,可以进入室内喝茶,也可以坐在台阶上观赏整体的园林美景。然后,绕过巨石雕塑往廊架里面开了一个小门,从小门进入后场通道和样板房庭院。最后从样板房庭院中的月洞门走出来,沿着被红枫林遮掩的长廊缓缓走出中心区域。


640.webp (30).jpg

平面图

640.webp (31).jpg

苏州万科麓巷动画


空间开合,对比变化——在小空间中避免同质化,用强烈对比形成反差之美!


通过八境空间的营造,来形成空间开合与对比变化。这八境空间分别如下:第一境 竹林幽境、第二境 樱花物语(未实现)、第三境松瀑庭(保留原设计)、第四境 巨石雕塑、第五境 长廊与茶室、第六境 枯山水与枫之庭、第七境  进入样板房的林荫小径、第八境 样板房静谧花园


640.webp (32).jpg

易亚源境制作的思维导图




640.webp (33).jpg


设计与施工优化(找到最合适的材料)



以下文字来源苏州天园景观艺术有限公司王晶和开发商相关人员的文章:

4.1  白砂选择  

砂石不可打磨,拒绝一丝匠气,我们选择粗解后的花岗岩,粒径10-12毫米的灰白色碎石,为主石和植物的深色调提供一种中色背景,经过仔细耙制,形成或急或静的“水纹”。

因国内石料开采环保限制,砂石的采购与施工颇受波折,事后证明砂石的颜色和大小运用必须非常严谨:只有浅灰色或灰白色才能塑造场地的素雅和敬畏,融洽了石与树的光影关系;10-12毫米的粒径让人不感觉过于细腻和粗糙,也利于耙制肌理。


640.webp (34).jpg

(五角硬币上为日本原版白砂样品。第一张图的石子粒径太大,第二张图的石子粒径还是大,第四张颜色偏黄,到了现场被退回去了。 最后我们选用的石子粒径大小以第三张图为准,颜色偏灰色系。)

640.webp (35).jpg


4.2  十五块景石 

枯山水中,石头象征山川、岛屿,所以石头的选择必须是自然原石,不得半点人工修饰。石头的肌理,尽可能挑选粗犷和多棱角,最大程度还原存于山野中的风蚀和沧桑;石头的颜色,青灰色尤佳,沉入砂石之中,给人稳重之感。经过反复斟酌筛选,最后选择高度从30cm-180cm泰山原石18块。

置石的过程中,砂石之上共精选出十五块景石,按5、2、3、2、3分成五组,象征五个岛群。枯山水庭园强调横向布局,所以岛群的平面构成直接左右了场地格局,根据空间和已选石头的客观条件,岛群有大有小,有密有疏,有起有伏。

枯山水中山石体量和高度多较小,几块形态质感都不错的主石因略微过大而做了竖向埋入,山石主副结合,副石顺应主石搭配设置,既强调统一的协调,也注意石块之间的对立与呼应,从而使整体的配置形式丰富又有趣。石组横陈平抛,配合砂石、苔草营造“荒寂”的禅意氛围。


640.webp (36).jpg

640.webp (37).jpg


4.3  屏风与建筑  

单体屏风打样确定大小尺寸及做工(100*100粗打样——120*360一比一打印布,确定尺寸——120*360 两段*七段小样 确定木条做工细节,使用直角交接——夹层材质的选择,亚克力,不同种类的无纺布,最终选择轻薄透光型无纺布)。


640.webp (38).jpg

640.webp (39).jpg

640.webp (39).jpg

640.webp (41).jpg

640.webp (42).jpg


4.4  样板房花园之汀步及石桥  

日式庭园讲究用材,材料运用得当,用心陈设,自然效果可期。样板房花园的绿岛占主体,起伏的绿岛之间形成沟壑。因为交通功能的需求,该花园庭院是一个进入式庭园,砂石填满的沟壑需要嵌以汀步石,汀步石同样必须选择原石且大面需平整,最后我们在苏州市郊一个即将拆迁的市场里觅得些许龟纹石旧料,如获至宝。


640.webp (43).jpg

640.webp (44).jpg

640.webp (45).jpg


4.5  植物选型  

在日式庭院的植物造型之中,红枫是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在号苗前期,易亚源境绘制了枯山水主体空间带植物的立面图,结合十五块景石的前后位置关系,研究每一植物的树型以及高度。施工单位经过历时一周(将近整个施工周期的三分之一)的寻找,最终确定了以三棵造型优美的低分支主体红枫配合数棵树型飘逸的小红枫为中心的植物结构。


640.webp (46).jpg

植物配置手绘草图(第一张图研究了植物与廊的关系,第二张研究了红枫的天际线)640.webp (47).jpg

640.webp (48).jpg

640.webp (49).jpg

640.webp (50).jpg




640.webp (51).jpg


施工成长阶段


茶亭成长史


640 (1).gif


中心庭院成长史



640 (2).gif


样板房花园成长史


640 (3).gif




工程档案


项目名称:苏州万科麓巷

项目地址:苏州市吴中区湖滨路9号万科麓巷售楼处

开发商:苏南万科

景观设计:上海易亚源境 (www.yasdesign.cn)

景观施工单位:苏州天园景观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师:金笑辉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