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的发展与历史的沉淀是一个相伴相生的过程。在中国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留历史城市固有的个性与风貌,如何适应不断生长变化的城市空间和生活方式,如何使珍贵的历史遗迹成为人们城市生活中自然存在的一部分,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设计课题。
由泛华集团出品的明城墙玄武门至神策门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位于南京市秀美的玄武湖畔,道路建成运营后,因其承古启今的出行环境和道路景观、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成果、突出的综合效益等,得到各方一致好评。
南京独有的城市格局和建筑形态所呈现出的古都历史文化风貌,是这座城市最珍贵的人文资本,其城市更新与建设应以古都文化为根基,与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文脉紧密相连。
由泛华集团南京设计分公司出品的明城墙玄武门至神策门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位于南京市秀美的玄武湖畔,地处玄武湖景区和内城区之间的分界线上,是南京的文化名片——明城墙遗址的重要段落之一。本项目以“古都秋韵”为主题,全线共分七个主题段落,由北至南依次为玄武秋韵、秋月春华、缤纷秋色、古都新貌、金风送爽、秋日私语、神策幽思。通过秋景的营造来勾勒古都南京的风貌,打破了城墙对城市空间的割裂,构建真正的山水城林;完善了城墙游览线,重塑积极的市民生活;真正“还城于民”,以自然生态为本底,描画古都南京的独特韵味。
项目南起玄武门,北至神策门,东抵明城墙,西至城墙外30m(近玄武门段50m),总用地面积约6.9万平方米。内部的昆仑路南起现状玄武门路,北接入神策门公园内,道路全长约2.14公里(含神策门公园连接线)。昆仑路长约1.71公里,为城市支路,建设宽度为10.5米;神策门公园连接线长约432米,为等外道路,宽度保持现状6米宽度。
1、充分结合现状限制条件,经济可行
平面线形结合现状保留建筑和拆迁限制条件,在维持规划线位整体走向的基础上,将西侧红线向东侧进行微调,保障了实施的顺利和可行,节约了拆迁的的工程成本,避免了社会矛盾。在地块与城墙间高差约7~8米的前提下,采用合理可行的高差消解方案,合理确定道路标高,确保安全美观的同时,控制填挖方量,节约工程成本。
2、快慢流线分离,安全高效
在道路东侧将慢行系统引入绿地空间,与车行分离,保证出行的安全、安静与舒适。此慢行道可供自行车游览,方便到达各景观节点,也可兼作游步道,局部又以小径或汀步穿插其间,结合蜿蜒的路线和高差的变化起伏,营造丰富的景观感受。
3、跨隧道采用大跨径钢箱梁,社会影响小
道路跨越玄武湖隧道节点处,综合考虑隧道的安全性、施工的影响度、景观的美观性,进行了多方案的综合比选,并进行多轮论证咨询,最终采用可行性更高社会影响更小的大跨钢箱梁方案。考虑到行人在地面道路与跨玄武湖隧道桥面之间通行的安全性、方便性和舒适性,在桥梁东侧设立两座梯道。梯道坡度为1:4,踏步横向宽度3.2m,每级踏步高10cm,宽40cm,有效解决了人行的连通问题。
4、新材料新工艺——EPS轻质填料
跨玄武湖隧道处,为减少桥后路基段的沉降,降低对隧道的安全影响,台后填料采用新型的EPS轻质填料,轻质高强度,且施工时不需碾压,施工周期短,提升了社会效益。
5、景观特色,打造“古都秋韵”城墙名片
全线共分七个主题段落,由北至南依次为玄武秋韵、秋月春华、缤纷秋色、古都新貌、金风送爽、秋日私语、神策幽思。采用不同的景观手法、树种、色彩,将全线打造成一张有表情,有特色的城墙名片。
在道路设计工期短,任务重的条件下,泛华集团南京设计分公司对现场进行了认真详实的调研,充分结合现场可利用的建设条件,制定了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
“怀古”是南京很重要的文化特征,“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2400 多年的建城史给南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审美意向。这一文化特征正适合以空旷幽远的秋景来体现。南京的气候特点也使秋天成为这里最宜人的季节,栖霞的红叶满山,石象路的浪漫秋色,灵谷寺的金桂飘香,和满城的梧桐林荫路,都是南京著名的秋景。明城墙玄武门至神策门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秋景,既有怀古的感伤和幽思,更融入了今天城市生活的暖暖秋意。
道路建成运营后,因良好的出行环境和优美的道路景观,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方面的领先水平,突出的技术创新成果,得到使用者的一致好评。
请问这个写文章的人是谁怎么联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