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黄山区浦溪河青蓝桥改造 | 思朴设计 (SPD)
阅读:6030 2021-07-04

项目地址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 

项目业主  |  黄山市黄山区人民政府 

项目设计  |  思朴(北京)国际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合作设计  |  北京中交泰成路桥科技有限公司、黄山聚光浦溪河生态治理服务有限公司 

主设计师  |  李凤禹(规划设计)、周春鹏(项目负责人)、许宏元(结构设计)、尹茗喻(景观设计)、梁胜亮(景观施工图) 

参与人员  |  李文玺、李佳佳、李丹、李扬、黄裕恒、王萌萌、崔瑶、余美霖、刘帅、戴俊、唐玲湘、宋宁、孙磊、杜善朋、潘东、倪宗瑛、陈列 

设计时间  |  2019 年 

施工时间  |  2019 年 -2020 年 

建成时间  |  2020 年 

项目面积  |  65 平方米

“一座桥,带你回到旧时光”


 

有一条河流,起源于黄山三大主峰之一的光明顶,蜿蜒而下汇集于山间,流经整个黄山区,最后进入国家级生态良好的湖泊太平湖。这条串联着黄山区城镇村庄的河流叫浦溪河。

01 浦溪河公共空间营造.jpg浦溪河公共空间营造


思朴设计(SPD) 2016年初受当地政府委托,对浦溪河进行生态修复和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和建造。在项目设计之初,项目团队遇见了一座因为年久失修和阻洪而即将被拆除的石拱桥——“青蓝桥”。斑驳的桥面荒草丛生,依稀可见桥拱上青蓝桥之名,透露着悠长岁月流逝背后的那些如烟往事……

 

「  饱含岁月记忆的人文之桥

02 携刻岁月痕迹的老桥.jpg


斑驳的桥身肌理 」

03 斑驳的桥面.jpg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小城五七干校和师范学校的师生们只能绕道或者涉水过河去河流对岸上学,每逢山洪季节,经常会有师生被冲走……1978年,黄山二中成立,当时校长决定要修一座桥来联通两岸,之后的两年间,在全校师生的奋斗下桥梁竣工,起名为“青蓝桥”,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从此这座联通城市和学校的人文桥梁,历经四十载,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从青蓝桥出发,走向黄山区内外的广阔天地,也在内心深处留下对故乡深深的牵绊和回忆。

 

「 学校与青蓝桥

04 学校的历史更迭.jpg


青蓝桥联结着老城区与学校 

05 青蓝桥联结着老城区与学校.jpg


 

由于年久失修和部分桥段阻洪,2016年水利部门决定拆除桥梁,在老桥旁边建一座新桥联通两岸。


当时负责浦溪河滨水景观设计的项目总设计师李凤禹先生认为青蓝桥是黄山区有故事的人文遗产,承载了太多人文理想和记忆,建议政府通过微创保护和艺术化再生将保留青蓝桥。为此,思朴设计团队、各方专家与政府相关部门历经多次专业方案论证和技术研讨,最终由当地领导决定部分保留青蓝桥,通过艺术设计和建造,成为人文遗产景观。

 06 青蓝桥边建一座新桥.jpg

青蓝桥边建一座新桥,拆除老桥阻洪段最大程度保留老桥


「 历经多次勘探、论证、研讨

07 历经多次勘探、论证、研讨.jpg


为了实现行洪和最大限度保留桥体的双向约束,拆除0号桥墩需要有力的新结构形式替代原拱桥受力方式,项目组和国内中国结构顶级专家沟通均未得到满意解决方案。


08 拆除0号墩.jpg

遍访名家寻求解决方案,终于得到实战型桥梁专家许宏元大师鼎力相助,经过严谨的计算和结构设计,加固结构最大限度保留拱桥桥段,制定完整的工程改造方案及施工组织计划。

 

青蓝桥改造加固结构方案修正过程 

09 青蓝桥改造加固结构方案修正过程.jpg

10 最终实施方案效果.jpg

最终实施方案效果

 

「 青蓝桥改造加固施工工序

11 青蓝桥改造加固施工工序.jpg


艺术设计最大限度忠于青蓝桥原始的人文美学与历史价值,尽量采用原始材料和当地工艺,在桥头增加的玻璃为观众增加了时间流逝的暗喻提示,桥梁消隐于河流和生长的城市。

 

[ 主要设计措施 ]

 

[ 01 ]

增加混凝土结构支撑,形成艺术桥身


12 设计措施-01.jpg


[ 02 ]

新旧材料对话,创建戏剧化场景

新桥面、新栏杆、新支撑结构、旧桥体


13 设计措施-02.jpg


[ 03 ]

桥面铺装延伸 细分空间活动


14 设计措施-03.jpg


[ 04 ]

增加入口艺术景墙,唤醒城市记忆


15 设计措施-04.jpg

 

[ 05 ]

保留现状树,新增桃树隐喻桃李芬芳

镜面不锈钢包裹结构镜像河流与文化


16 设计措施-05.jpg

 

[ 06 ]

箱式变电站艺术化改造,营建入口景观


17 装饰箱式变电站.jpg

 

[ 07 ]

建设对岸观桥广场,遥相对望

青蓝桥到青蓝翘艺术舞台的质朴蜕变

 

观景台距青蓝翘距离判定 


18 观景台距青蓝翘距离判定.jpg


19 总平面图-01.jpg

 总平面图

20 施工图-01.jpg

  施工图

 

「 航拍青蓝翘鸟瞰效果

21 航拍青蓝翘建成效果.jpg


2020年4月青蓝桥艺术营造进入施工阶段,为确保施工安全和设计方案实现度,设计团队驻场服务,时刻检测桥梁结构是否位移、沉降及变形。


22 施工过程.jpg

  桥梁专家许宏元大师和景观设计师尹茗瑜女士现场讨论技术方案


 2020年7月黄山市突降70年一遇的暴雨,河流水位暴涨,在洪水的冲击加固后的青蓝翘巍然屹立,科学+艺术再生遗产景观接受了大自然的洗礼和洪灾检验。


23 水灾.jpg

2020.07


 


“河流见证了桥梁的诞生 桥梁传承了城市人文精神”

老桥新桥交相辉映 

24 老桥新桥交相辉映.jpg


“青蓝桥艺术再生为青蓝翘 实现从危旧桥梁到人文舞台的蝶变”


「 在桥头 看时光与记忆漫漫流淌... ...

25 在桥头看时间与回忆流淌 1.jpg


26 在桥头看时间与回忆流淌 2.jpg

黄山区人民和国内外访客将时刻见证青蓝桥精神的发扬光大。青蓝翘以河流主场的身份,带着她独特的美和永恒的回忆,无声地讲述动人的故事和令人激情澎湃的未来。


27 青蓝桥建成照片 1.jpg


独特的造型、超越时空的内涵,艺术让桥梁以新生命形态继续联通彼岸两边,延展着当地文明的轨迹,诠释着城市品格与温情,传续着平凡而卓越的人文光辉。


28 青蓝桥建成照片 2.jpg

 


————————   青蓝翘首望 犹识故人来   ————————

 

黄山北太平境有青蓝桥,始建公元1971年。联系婆媳河(今浦溪河)两岸城镇与二中(旅校),名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四十载光阴,无数鸿儒、学子过往驻足,情谊相牵,印动人场景无限。

 

公元2016年,兴修浦溪,建新青蓝桥而欲拆老桥。幸政府英明,得其永伫母亲河畔,化成人文艺术舞台。获多方相助齐心共为城市护脉、修缮、增韵。望山听水,翘首迎黄山百姓与四海宾客,共庆太平美好明天,曰“青蓝翘”。

 

李凤禹

思朴设计创始人

201910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