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行业内在某一段时间曾经存在过一些精神读本的话我入行的时候曾经听无数人和我提起这本杂志,和我说着自己曾经在什么时候受到里面一些观点的影响我在那个时候就想着,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一次万科总部,收藏一套万科周刊但是人就是这样,以为很快就会实现的事情,一拖就好多年2018年,我听说万科即将搬离,才专门打了一次飞滴去了趟万科总部,并且写了篇文字纪念:我在万科总部的一天从我入行开始没多久,万科周刊就不太对外传阅,后来没多久就停刊了
这本杂志魔幻的地方就在于,他本来就是一本房企内部的期刊但是很多人都说这本杂志影响了万科后面的20年,影响了无数的从业者,甚至也改变了行业的某一些标准
今天我们穿越周期,带大家回看一下,差不多30年前的万科周刊,到底记录过什么你翻看每一期的内容你会发现,关于房地产的内容,万科周刊充满了批判主义精神而之所以真诚那是因为万科周刊里,批判最多的是万科自己类似这样的内容和标题绝对不是标题党,里面所有的内容都在和大家剖析万科曾经犯过的错误
这个项目不论是对上海还是对万科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项目对于这样的项目,谁都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万科选择一边开发一边总结一边沉淀其中提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盘太大,规划概念领先,但是后期的工程管理不能跟得上,从而导致成本的控制和施工的质量其实未能尽如人意这些全部都在万科周刊内有着详实的记录,而这样的记录也为后续开发其他项目所用不论是上海万科的下一个远郊大盘万科假日风景还是异地大盘项目,都没有再犯工程管理上的问题
从此之后的万科就开启了在项目中学习,在实践中反思的精神不论是谁,不论大家从事着行业开发的哪个环节,都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所得投稿给万科周刊
比如业主因为小区维权事件被打伤,这样极敏感的话题,万科居然也放了
而这些内容成为良好的习惯,最后成了整个万科内部宝贵的知识财富从简单的文字大家可以看出那时候的万科内部号召大家学习索尼、学习松下、学习麦当劳的服务精神,重视自己的物业服务如今我们看到各个房企都在把自己的物业模块做大上市,不知道内部是否还有这样的谦卑学习的精神
也正是这么一股的自我批判精神,万科算是少有的可以直面投诉的一家企业包括当初推出“王石online”和“让万科在投诉中完美”两个论坛栏目,也是一样的逻辑万科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为客户提供公开投诉论坛的公司,同时也是极少数能够让客户和老总直接对话的地产公司“投诉万科”论坛开放后,迅速成为当时万科客户投诉、万科总部和一线跟踪投诉处理情况的主要渠道这是个完全对外开放的论坛,让每一单投诉都暴露在大众注视下,以全新的管理形式和监督机制也正是因为这些机制的存在,让万科人面对投诉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如何解决而不是如何回避
万科周刊从一开始就有着非常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这是一本似乎超过商业化企业内部期刊该有的姿态存在着的杂志在这样的模式下,万科周刊内很多的观点至今来看依然历久弥新
这还是那一期杂志的封面文章,一个大大的stop表达了当时万科的态度
对城市,对企业,甚至对人进行排名,单纯的数字比较在这个行业内没有意义
任何一个学科都应该服务大众,而不是用来包装自己,单纯的悲观很容易,但过渡的悲观并没有太多利他的意义
回看周刊内的各个短文,颇有一丝百家争鸣的气势,这样的感觉在整个房地产行业真的好久好久没有再遇见过了
而很多的观点到最后,万科都没有停留在说的阶段,无数逻辑都纳入了企业基因,甚至不少都成为了万科标准“在93年建筑材料价格飞涨时,成本控制不免受到相当大的压力,要实现在楼市宏观调控期间也能稳定发展,就要以平均回报率为标准,而非商品价格高峰期的超额利润,重视售后的物业管理,万科要走的是一条长远看良好发展的道路,而非眼前利益...”后来的万科内部有一条红线准则:不行贿、不囤地和不拿地王,也是来自这个理念的衍生但也是因为这样的纲领,让万科把注意力放在对的地方,从而成为现在这样的企业
我们大陆房地产企业之所以和港资开发商不同,大家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有受万科的影响如今我们看着港资企业在市场里的没落,是不是当初都应该庆幸,万科在前面做了正确的选择,让我们有一条标准化道路可以走03、
当然,这本杂志有趣的一点是,虽然很犀利,但是他又足够的包容,甚至还有很多温度很多东西你说不清它是散文、杂文、日记、常识、游记,还是牢骚,这些在杂志内都可以找得到
还有,姚牧民1993年曾在万科周刊上发表一篇《坐飞机的感慨》文章就谈自己和王石坐在经济舱上,眼睁睁看着客户坐头等舱抱怨的故事,你可以说没什么营养,但真实有趣老总王石为了让每个作家都提高产量这样说:“今天请大家来,饭不能白吃,除了保证稿件质量以外,每人都得保证每周写多少个字,下面,保证一周一篇的举个手?”逢节假日,各老总们会意思意思,为周刊供几篇稿,王石还一度成为主要撰笔人,笔名帆生,直接署名为王石的文章也不在少数总之,万科周刊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它的独特性且很难被模仿是因为这本小小的周刊是万科人自己创办,大部分稿都是万科内部人撰写,选题格外自由,不带任何框框,按照自己的审美和意愿编辑的正是因为内容上的足够扎实,通过杂志本身也为万科这家企业构筑的早期的组织架构但是大家是否知道,这样的体制架构的雏形,其实是来自万科周刊万科周刊在创办的时候的制度一直是走在时代前言,在开办的初期就采用了科学现代的制度搭建团队从此万科建立了中国房企内部最早也是最干净的职业经理人体系在这样机制下的万科周刊的主编,后来每一任都是万科体系内骁勇善战的大将十年后,他们和王石再次聚会,上图从右到左分别是:林少洲、丁长峰、全忠、单小海、王石、王永飙、缪川、韦业宁、陈公正...
这些人有的还在万科,有的或许已经离职,但是在那个时代,万科周刊为整个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与此同时,也是通过这本周刊,万科开始规范化自己的员工培训制度新人培训课程可以说是丰富多元化,且上课的都是大佬级别人物
还有英语角、证券知识科普、谈判技巧等等。整个知识体系自上而下的传递,从而渐渐的构筑成了万科文化这些企业文化在各个末端都能够折射出点滴共鸣,比如说那个时期的万科式神作:万科17英里17英里,我能和这个世界保持的距离,这句口号应该影响了一代地产广告人吧
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文字杠杆
大概意思就是当我们的内容足够好的时候,其实是会有杠杆撬动更大层面的蛋糕
其实我们回看万科周刊的点滴经历,在一开始坚持内容的强势之后的滚雪球效应
在一开始的坚持,从而产生出足够好的内容,成为企业专业壁垒,也成为企业发展行业准则
另外通过内容找寻好的产出者,并且形成培训体系,从而为企业甚至整个行业输出人才
仔细想想,就是一开始坚持之后的结果
05
这些事现在回忆起来似乎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仔细想象在如今的行业里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很多的连锁反应都来自一开始的坚持,但是如今的行业土壤似乎已经不允许让我们继续做内容上的坚持
房地产越来越像金融企业,产品也越来越标准化,对待一个项目的人文主义观点,也都停留在楼书上快速略过
无数地产人怀念万科周刊,是那本杂志呈现出的纯粹以及对专业的敬畏偶尔的翻看能够唤起我们这些地产人的职业价值和从业使命我们这一代的地产人,每个人都影响着一块土地70年的时间万科周刊创刊于1992年,在2012年停刊了,这本杂志在这个时代里停留了20年,距离现在已经30年了行业推动着我们快速的前进,不要忘了,我们曾经那么的固执坚持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