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闻要将档案馆建筑和社区文化中心建在居民小区之间,内心是彷徨的,档案馆要求静谧,社区中心则需要人气,这一对天生性质相反的建筑要如何和谐共处,他们又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社区的居住环境?有时看似难以化解的矛盾,是区域更新大局观下的战略手段,也是社会效益与设计理想共赢的绝佳契机……
襄阳洲际酒店由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创设计。作为襄阳规格最高的国际品牌酒店,项目历经6年的设计与建造,终于在2024年竣工投运。
南海未来城是盐南高新区践行“科创赋能、项目引领、产业主导”战略目标,打造“绿色会客厅、现代数字谷、创新活力城”,全力建设“创新之核”的重点板块。近期,由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创全过程设计的南海未来城流量经济港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项目以“生态赋能、科创引领、产城融合”为核心理念,将滨海湿地生态与科创办公功能有机融合,打造一座集研发办公、企业孵化、商业配套于一体的智慧科创综合体。
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十四五”规划,102重点项目之一。项目位于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中海路-规划一路交叉口西北侧,基地北侧为交椅湾新河公园,南侧是公园绿地;西侧为高中建筑用地,东侧为正中科学园。本项目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总计96班,提供学位4560位。项目提出“滨海森林”的设计概念,整体采用分散布局的方式,通过尺度消解的策略回应滨海湾新区生态性、宜人尺度的规划特点,并达到示范性、地标性的目标。
黄浦区文化中心位于上海老城厢以南、黄浦区中华路980号,用地东至河南南路,西至迎勋街,北至中华路,南至江阴街,是原上海南市影剧院以北地块。上海的老南市区是明代上海县所在地,但是自上世纪中叶至今这里都不是上海文化建设的高地,文化设施匮乏。随着老南市旧区改造和文化场馆规划整体开发,原有南市影剧院拆除后,需要就近建设一个区级文化中心,满足周边乃至整个黄浦区居民文化演出活动的需求。项目于2017年举行国际方案征集,最后确定由法国何斐德建筑设计公司联合华东院进行设计。
项目基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路88弄,北至郭守敬路、东至张江路、西至高斯路,南至6-4地块边界。地块总用地面积约15.17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约为37万平方米,其中一期项目投资约21亿、地上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
近日,“外滩·老市府”品牌揭幕仪式暨全球招商品鉴会在老市府大楼内举行,标志着外滩“第二立面”又一地标性历史建筑——老市府大楼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和复合的功能业态,重新回归、服务城市。本项目由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携手202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英国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共同打造。
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行政学院)项目为上海市核心城区的城市更新重点项目,位于黄浦区陆家浜路500号,建筑面积近16500平方米。2017年4月正式启动新党校建设项目,2020年8月新党校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全面开工。设计保留西侧办公楼,将其整体改造为校(院)宿舍及餐厅,西南角原有报告厅保留并改造成健身房,场地北侧建筑整体拆除,在原址新建高层教学综合楼。
上海新金桥物流亚太分拨中心由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担任设计总包,以其简约的白灰结合设计,勾勒出庄重优雅且绿色低碳的现代物流园区新形象,成为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内的标志性示范项目。
项目由华东院第九建筑设计事业部原创设计,由属地单位华东院大湾区总部下设的福州设计院配合。方案整体力求呼应建设单位对自身企业二期发展的愿景和价值,打造一个集成、高效、绿色的未来工厂样本,缔造科技园区公园化、管理层级物理化、建筑外观精细化、研发办公高效化、员工体验人性化及高差过渡自然化的创新基地,助力城市未来发展建设。
近日,由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创设计的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上海发那科(FANUC)智能工厂(三期)开业庆典在上海宝山盛大举行。项目预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将带动整个上海的机器人产业迈入新的台阶。
青浦是上海历史之源,崧泽古文化遗址、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和青龙古镇等历史文化古镇,是上海人的文化故乡和精神摇篮。作为上海首批完工亮相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历经8年的筹划、4年建设,上海蟠龙天地于近期正式建成并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