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e+建筑事务所由主持建筑师孟凡浩和朱培栋创立,是一家拥有国际声誉的多元化新锐设计事务所,目前分别在杭州、上海设有办公室。“line”即边界,以建筑设计为基点,“+”旨在突破传统行业领域的明晰界限,以“空间赋能”作为研究与创作的核心策略,回应时代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的现存问题,从而实现建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价值迭代和释放。
从城市空间塑造到乡村文明振兴,始终坚持批判性思考,营建根植于地域和文脉特征的设计作品,回应并诠释当代文化的多样内涵。在保证高品质完成度的前提下,积极介入城市公共空间、高端人居环境、乡村振兴实践、文化度假旅游等多种项目领域,深入挖掘商业逻辑下的潜在价值,致力于成为文化与商业缝隙中的摆渡者。
位于杭州大运河畔的LOFT49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创建的杭州化纤厂,80年代发展为蓝孔雀锦纶分厂。2003年,随着城市建设和产业结构重心由工业向第三产业转变,被闲置的工业厂房吸引了大批艺术家自发聚集于此,杭州第一座标志性文创园LOFT49因此诞生,成为浙江省首个新型文创产业聚集地,直至2019年关停开始升级改造。
不同于传统的社区中心,line+提出更符合当下年轻生活方式的社群综合体概念,以多元复合的空间功能和场景,创造精神依托、社群联结的栖息地。建筑设计以“内向与外向”的辩证关系为思考起点,向内求索精神共振,向外捕捉自然风景,创造内空间与外环境的耦合共生——它既是内向的,收拢自然光线、群体活动、个体精神的容器;也是外向的,以亲切活力的生活风景融入“武汉最美落日”的自然风景中。
HIS杭州国际学校是最早进驻杭州的K-15国际学校,也是浙江省第一所只招收外籍及港澳台籍人士子女的学校,由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IFS)负责建设和管理,2018年于钱塘江南麓的白马湖畔建设新校区,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和独立的ECE幼教。
艺术中心所处的东风韵艺术小镇,位于云南省弥勒市市郊,距省会昆明约一小时车程。自 2014年起,云南艺术家罗旭在此创作了“万花筒”“半朵云”等一系列类雕塑装置的建筑群落,红砖砌筑而成的大大小小的簇生瓦窑,与赤红无垠的云贵高原、粗犷的山体,构成了一个天马行空的异域世界,这一面积约1.6平方公里的艺术特色小镇由此为人们所熟知。
子罗城位于南京高淳雅达健康休闲旅游产业园——一个集酒店、餐饮、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多业态的主题度假园区内。按规划方案,用地三面环水,一侧为园区辅路,环境条件优越。
义乌壹号院延续TOP级产品在交通、商圈、教育与景观的“稀缺性”,择址义乌城市有机更新的主力场,义乌商贸之源红楼宾馆原址之上,具备城市能量崛起的历史独特性。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9万㎡,由12栋高层住宅与商业街区组成。
随着酒店向个性体验与目的地探索转向,聚焦老城的海华决定择山出城,在众多优秀设计团队中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与城市旅行相异的,兼具参与度、地域性与记忆点的全域度假模式,最终孟凡浩先生以其在文化度假领域丰富的经验以及多元而新锐的视野成为其“出城记”的首站操刀者。
“溪上飞檐”所在的浙江音乐学院,是中国第 10 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教育高等院校。在十年前的设计竞赛之时,基于对当下常规的被围墙所包围的封闭式式高校格局的反思,主创建筑师朱培栋即尝试以“开放的音乐艺术公园”为空间场景的原型,并以“流动地景、隐山乐居”——这一地景化和聚落化的形式操作来跳脱传统的大学校园尺度和界面,寻求一种更具自由性和开放度的艺术院校建设新模式。
健康产业融合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正成为市场新宠,在“医疗康养旅游”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中,具备中华特色的健康旅游市场亟待开拓。2017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会等单位联合引导,13个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建设,我们承接的项目所在地海南三亚市,即为首批入选目的地之一。
泰山九女峰山脉脚下的东西门村依山间溪流展开,相传立村于清朝康熙年间。小乡村在此默默延续了几百年,直至原住民背井离乡,留下村落在山中渐渐衰败。2019年,鲁商集团在此试点乡村振兴,引入朴宿品牌想将破败的村落盘活为高端酒店。我们受此委托,怀着对原始场地的尊重,希望保留百年间人与自然互动的空间记忆,用尽量少的设计手法和材料介入让场地本身的气质自然显露,给逃离喧嚣的人们制造质朴而舒适的休憩空间。
历时4年,署名威星智能的“城市客厅”在老城中独树一帜。面对这家由传统仪表业向智能化发展的上市公司,line+凭借一体化设计为其打造崭新的办公空间,容纳未来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场景与需求,映现“脱胎老城而不拘于老城”的全新企业形象。
历时4年,署名威星智能的“城市客厅”在老城中独树一帜。面对这家由传统仪表业向智能化发展的上市公司,我们凭借一体化设计为其打造崭新的办公空间,容纳未来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场景与需求,映现“脱胎老城而不拘于老城”的全新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