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会上,北京建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郑琪进行了《数据·模型·计算》的主题分享。他从传统实验研究到数据、模型、计算驱动研究的转变,回顾了信息化、数字化到数据化的发展历程,并强调数据与算法结合形成智能。他指出,建筑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关键期,通过AI、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建筑将不再是孤立存在,而是实现智能管理;要通过新的生产力方式改变过去传统产业的工作方式;鼓励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智能建造,提升行业竞争力。
北京建院总建筑师刘淼结合工作实践,分享了自己面对技术更新的态度和把新技术融入工作的经验。回顾1992年从手绘转向计算机设计,2018年推动团队全面停止使用CAD,建立三维正向BIM设计环境,通过严格纪律破除技术惯性。强调管理者需塑造AI环境,通过强制规范和兴趣引导,帮助团队不断实现突破,推动行业从三维建模向智能生成升级。
北京建院建筑与城市设计院杨霖和北京建院第三建筑设计院康润琪,结合设计实践,分别进行了AI辅助建筑设计的应用经验分享。
康润琪作《SD WebUI辅助建筑表现》主题分享
BIAD建画AI平台介绍
北京建院“BIAD建画AI平台”内测发布, 深度融合Rhino三维设计环境与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图像大模型及视频大模型,实现了行业知识智能问答、prompt优化、AI效果图生成、AI快速调案以及AI视频等功能,构建AI增强型设计工作流。三维建模调整即时驱动效果图智能更新,实现跨模态智能协作,形成“设计-呈现-优化”的智能闭环,带来实时可视化革命。
01. DeepSeek AI助手
基于图像大模型,输入经DeepSeek优化后的提示词、参考图片,实现较强语义理解的效果图。
深度融合三维建模环境,实时联动三维模型视图,实现跨模态智能协作, 三维体量联合语义理解即能生成高细节效果图。
针对效果图中三维体量相关部分的调整,可以在三维模型中简要提取调整区域,对已有效果图上建筑形体相关区域局部修改调整。
针对效果图中非三维体量部分,也可以在三维环境中绘制修改区域,对已有效果图中无法定位体量的部分实现局部修改。
06.视频生成
基于视频大模型,输入提示词、参考图片,实现较强语义理解的图片转视频。
北京建院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将持续深化AI技术探索与实践,积极开拓更多融合创新的应用场景,通过建筑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的智能生态体系。致力于以数字化手段重塑建筑设计全生命周期,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方向转型升级,为建设人民城市、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让智能建造成果转化为服务民生、赋能发展的强劲动能。
撰文:数驱设计实验室
编辑:袁飞
校对:赵楠、刘笑楠、张寒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