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NA专访世博比利时馆设计师康尼克斯|可持续性“被动房”
阅读:4113 2010-10-18

媒体:《建筑中国周刊》,建筑中国网


本期嘉宾:世博比利时馆设计师 康尼克斯


本期记者:黄晓靓


采访地点:ACMC上海国际建筑文化传媒中心




《建筑中国周刊》:作为一名建筑师,您认为什么样的房屋可以为居住者带来幸福感?

Sylvie: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会有所不同, 所以我们建造的房子应首先考虑如何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需求。  

Conix: 是的,因人而异是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主要因为每个人的住房需求都会有所不同。

Sylvie: 通常我们会先构出一个基本的模式框架,但内部的结构会大相径庭。例如,有些屋子的厨房会偏大,另外一些起居室的空间会更宽敞。

第二点,采光也很重要,与外界的自然环境是互通的。我认为通常情况下,日照充足,阳光漫布的房间会提升居住者的满足感。

《建筑中国周刊》:您会为自己建造怎样的房子呢?

Conix:
首先是零碳的选材,能源可以自身获取,如太阳能、地热、人的体温等,极少依赖外部供给。例如“被动房”,也就是超低能耗房。

其次房子的风格就要看选址了。不过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到“绿茵环绕”,即将建筑本身融入环境中。

Sylvie: 对于我来说,开放宽敞的空间,与自然的结合同样重要。我最关注的部分是阳台的部分。事实上,我认为每一位居住者都应该拥有一个露台,不论冷暖,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气节变化。即使在市中心的高楼大厦,也能通过这个露天的环境感受整个城市的活力。

《建筑中国周刊》:您认为衡量可持续建筑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Conix:
首先是选材,例如我了解的一些欧洲的绿色环保材料,比较的持久耐用。

但是因为建筑的功能多样,并非所有的建筑都必须持久。

Sylvie: 是的,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一夜间”平地起,但是他们的质量确实非常糟糕。而为此付出代价远非开发商,而是这些大楼的住户。

《建筑中国周刊》:世博比利时馆的设计是你们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吗?请问在和中方合作的时候,如何平衡两国文化间的差异?

Conix:
是的,我们在前期花了大量的时间来了解中国的文化,包括研究中国参观者的一些游览习惯。我们运用脑细胞中神经元的理念。这样从两个入口(比利时展区和欧盟展区)进来的游客可以以最短的时间分散到场馆的各个部分。外墙我们选透明玻璃材料,一到夜晚“脑细胞”的灯光与色彩变幻吸引更多地参观者。另外我们也考虑到建筑结构应易于搭建,方便拆卸同时是可回收的。我们并非空降一个建筑物,而是对周围环境,人文,生活习惯的充分了解后,我们才会开始我们的工作。

不久,我们会在中国设立一个事务所,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参与更多的项目。特别是像一些精品酒店,博物馆,展览馆等。
 
《建筑中国周刊》:你曾提到建筑师的创作激情是尤为重要的素质之一,可以简单的描述一下吗?

Conix: 以访者的角度来讲,对一个建筑作品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觉体会。而建筑师借用作品传达自己的情感,哲学观和生活理念。试想当你踏进一个建筑物的时候,即使不喜欢不赞赏也是体会之一,如果什么也感受不到是很可悲的,那么对于创作者而言绝对是失败的。

另外,在比利时,有些建筑师习惯接大项目,对于一些小的住宅项目或一些产品的再设计翻新不感兴趣。但是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建筑师无法造出一所好的房子,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建筑师。

Sylvie: 我们不认同重复性的设计,因为每一次的创作情感是不可复制的。所以在我们招募建筑师的时候,他必须和我们说同一种建筑的语言,即富有创作激情,活力四射的,甚至有时候可以是情绪化的。

《建筑中国周刊》:您在毕业后一年内自己成立了康尼克斯建筑事务所,当时您应该是年仅24岁吧?

Conix:
23岁。正式毕业前,我就开始参与一些项目。毕业后我特别想试着成立一家自己的事务所。在刚成立的前两年,公司只有我一个人,而办公地点就在我家。当时客户来了,接待泡咖啡的都只有我自己,而会议室就是我家的起居室。后两年,慢慢的我开始雇用一些兼职的实习生,但是还得常常担心是不是能按时发工资。

我的合伙人Sylvie曾在伦敦工作两年,荷兰4年。10年前,我决定为自己的事务所找一个接班人,在Sylvie来康尼克斯工作的两年后我认为她可以先成为我的合伙人,如今我们一起工作已有7年了。

《建筑中国周刊》:从0到100分,您有多喜欢建筑师这份工作?

Sylvie:110分。我喜欢看到人们喜欢我们设计的房子。尤其是刚建成的时候,当用户告诉我们对我们的房子非常满意,而10年后仍是同样的评分,没有什么可以比这个更让人开心了。

Conix: 我非常享受建筑师这个职业。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不同的挑战和变化。试想如果当时我选择成为一个律师,那么一天工作下来,我没有办法具体看到我的成绩。从无到有这种满足感是无可比拟的。

《建筑中国周刊》:两位闲暇之余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Sylvie:
我喜欢和朋友相聚共处的时间,另外还有烹饪。

现在我想学习一下中文。

Conix:很多。

我有三个孩子,一个两岁的孙女。周末我们会聚到一起,在厨房一起准备食物,聊天,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很棒,我们一起徒步登山旅行还有滑雪。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近日,重庆设计集团重庆市设计院独立自主研发的“协同设计一体化平台”和“CQADI 数智审图平台”全面推广,双平台搭建起覆盖设计全流程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构建了智能建造体系的核心支撑。
2025-04-24重庆市设计院 双平台 科技 建筑科技  阅读:1599
可持续顾问咨询企业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技术赋能、战略规划与标准制定,推动行业向低碳、高效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025-04-23ARCHINA 可持续  阅读:1168
4月8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办DeepSeek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题培训会,厅长王玉志、厅党组书记任海涛等领导出席,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润晓主持。我院数智中心王耀辉应邀授课。
在建筑设计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南京長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長江都市”)积极拥抱AI技术,携手腾讯云接入DeepSeek大模型,开启了一场以智能技术驱动建筑设计创新的精彩实践。
2025-04-08長江都市 AI 科技 建筑科技  阅读:1081
中国建研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国家重大需求,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战新产业“百大工程”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着力解决国产BIM软件无“芯”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以百大工程“国产工业软件技术底座平台建设及产业化应用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产业化进程,推进科研成果在重大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
2025-04-08中国建研院 BIM 科技  阅读:2134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