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北京、上海等地的城镇化率已经高达80%以上。所以未来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还是要依靠存量更新的支持,而非盲目的扩建。惊喜的是,在城镇化率逐渐走高的今日,涌现出越来越多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为一座旧城注入新的活力并赋予其新的魅力,有的时候甚至会比一个新建筑更能打动人。
本期《建筑中国周刊》主题为城市更新,今天推送的案例有由教室改造而成的住宅、前苏联工厂改造而成的办公空间、废弃油仓改造而成的公共空间、农场改造而成的学校还有从饭店改造而成的综合性酒店,这些案例都很好的理解了城市需求,在有机更新的同时又赋予了城市新的魅力。
目录
1.阿姆斯特丹一间由旧教室改造成的公寓 | Standard Studio
2.前苏联工厂改造成的夏日森林办公空间 | KAMP Arhitektid
3.废弃油仓改造而成的筒仓468公共空间 | 光设计团队
4.农场改造而成的Bressol小学 | David Sebastian & Gerard Puig Arquitectes
5.饭店改造而成的北京三里屯CHAO巢酒店 | gmp
点击上图,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这间公寓改造自一个学校的教室~项目名为“Ons dorp”,意思是“我们的城市”,位于阿姆斯特丹Elisabeth Wolffstraat。由Standard Studio工作室为一个五口之家设计。曾经教师的休息室被改造成了卧室,而现在的起居室便是曾经的教室。
由于教室的高度,房间做了一个夹层,下面设置了方格子木架子,正好作为三个孩子们的玩具仓库。房间的家具几乎都是胶合板材质,加上高高大大的窗子和门,房间内显得非常明亮~
点击上图,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这是一家位于爱沙尼亚(Estonia)塔林(Tallinn)的儿童服装办公室。办公室前身是一件空荡荡的前苏联工厂,经过KAMP Arhitektid建筑工作室的改造,这里成为了一个有着“明媚的夏日森林”主题的办公场所。
为了将空旷的大空间尺度化小,KAMP Arhitektid利用了许多木制元素制造了一些类似“木屋”的空间,作为会议室、工作区。同时“木屋”围合出的区域作为公共交流、休息的区域,为了迎合森林主题,甚至五米高的树都被种植在这些公共区域。整个办公空间仿佛置身在一个室内小镇的感觉,有房屋,有街道,有广场。
点击上图,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一座废弃的油仓,在蜂窝智能,互动灯光及疯狂音响的帮助下成功的幻化成一个迷人的光艺术作品及公共空间。由总部位于马德里的光设计团队(LDC)设计完成。
Silo 468座落在海边,面对赫尔辛基与芬兰的中心。自然光,风及水面上光的运动形成了照明概念的原理。墙面一共穿有2012个孔洞,寓意2012年赫尔辛基世界设计之都。
点击上图,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Bressol 小学位于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这里曾经是一座当地的农舍。来自巴塞罗那的建筑事务所David Sebastian & Gerard Puig Arquitectes对其进行了重新改造,使这里变成了一座充满欢乐的小学校。
点击上图,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北京三里屯CHAO巢酒店由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改造后的酒店塔楼轻盈优雅,具有雕塑感,令人印象深刻。立面玻璃幕墙与混凝土构成的竖向折叠肌理虚实交替,产生特殊的光影效果,每两层为一单元的横向分隔,比例均衡。除外立面改造,同为gmp设计的多功能“日光礼堂”更为酒店增添了一个极具氛围感的活动空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