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优化组合,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城市综合体伫立于城市街头,如雷贯耳的有巴黎的拉德芳斯、德国索尼中心、香港太古广场、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广州中山路、深圳老街……他们既是城市的形象名片,也担当着城市发展起搏器的作用。本期周刊,精选了五个城市综合体设计的案例,希望通过我们的分享可以一探不同城市综合体的独特魅力。
目录
1.鹿特丹De Rotterdam大楼 | OMA
2.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 | 扎哈·哈迪德
3.杭州来福士广场 | UNStudio
4.南京证大喜玛拉雅中心 | MAD
5.名古屋御园座综合体 |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NO. 01
- 鹿特丹De Rotterdam大楼 -
#
荷兰/鹿特丹
OMA
点击上图,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库哈斯 和他的事务所O.M.A.设计的位于荷兰鹿特丹的De Rotterdam大楼是为开发商MAB和OVG地产公司设计的。De Rotterdam大楼将提供16万平方米的可用空间,成为荷兰同类建筑中最大的一座。
De Rotterdam大楼包括三座相互连接的混合用途大厦,高度为150米,容纳了办公室、公寓、饭店、会议室、体育馆、餐馆和咖啡馆等。鹿特丹的居民和办公室职员都可以利用饭店的健身设施、餐馆和会议室。办公室、饭店和公寓的大堂位于基座上,也为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人提供了一个交通枢纽。大厦是旧港区Wilhelminapier再开发的一部分,靠近Erasmus桥。
De Rotterdam大楼的体量很简单,几个细长的矩形相互错动叠加起来,十分具有力量感!
NO. 02
-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
#
中国/南京
扎哈·哈迪德
点击上图,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是利用举办2014年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后续能量,所形成的一处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支柱性项目,它位于南京的城市轴线与长江的交叉点处,是城市结构与沿江公园自然景观的组成部分,对河西新城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且积极的催化作用。
这处建筑综合体包含两座南京卓美亚酒店的塔楼、一座拥有会议设施的文化中心、城市广场、办公设施与综合性空间。这里最初为2014年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提供住宿服务,如今,综合体主要服务于酒店的运营,同时会议中心也成为江苏省年度会议的举办场所。
在塔楼造型上,两座高层建筑的轮廓自下而上逐渐变细,内部空间具有极其宽敞的视角,高度分别为255m和315m,是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迄今为止建成的最高建筑。
NO. 03
-杭州来福士广场-
#
中国/杭州
UNStudio
点击上图,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如果说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曲线是浪漫的,那么UNStudio 的曲线可以说事趋于理性的。来自荷兰的著名建筑事务所UNStudio 设计的杭州来福士广场(Raffles City Hangzhou)综合体近日落成开放。这对盘绕在一起的双塔有着优美的曲线轮廓,通过下面的裙房相互融为一体。
杭州来福士广场(Raffles City Hangzhou)容纳了酒店、商场、公寓、办公等功能。
来自UNStudio的首席建筑师Ben van Berkel谈到:“杭州莱佛士城将成为一个交汇点,是商业行为的枢纽,也是游客和居民的新去处;在高度可持续的环境中,为工作、生活和休闲提供一个多功能的场所。”
NO. 04
-南京证大喜玛拉雅中心-
#
中国/南京
MAD
点击上图,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南京证大喜玛拉雅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MAD正在尝试通过这一城市尺度的作品,实践一座理想中的“山水城市”。
有着26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极具人文传统,同时是中国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之一。MAD一直秉持的理念,就是在现代城市中人和自然共生的传统哲学,重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满足现代生活的各种需求的同时,营造融合而富有生机的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契合。
项目基地由六个地块组成,其中两个街区被一座立体城市广场连接。不同尺度的连廊、走道穿插在几个连绵起伏的商业综合体中,引领人们从繁忙的地面街道漫步到立体公园,游走于建筑与景观之间。
NO. 05
-名古屋御园座综合体-
#
日本/名古屋
隈研吾建筑设计
点击上图,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名古屋御园座(Mizono-za)位于名古屋局园区中心位置,是一个集剧院、商场和公寓的新城市综合体建筑。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希望通过建筑恢复历史性的空间。
剧院部分的外墙使用了黑色的陶瓷砖和白色的格子架做装点,以此作为设计主题,象征城市“花朵”。建筑内部空间采用了大胆的朱红色,这其实是延续了老Mizono-za的特征。红色从内部溢出,在入口处形成明显的色彩对比,起到了很好的标识作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