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J2设计冯厚华:设计商业中心,最重要的是为城市发展创造价值
阅读:5230 2020-03-04
创立22年以来,J2厚华设计在 210座城市,设计创作了包括广州番禺 CBD 万达广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武汉万科君澜大酒店等涵盖商业中心、酒店会所、康体医教、文博市政领域的1900多个商业项目,项目总面积9170000+㎡,商业价值比三公里区域内高120%,并且连续3年位居由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评定的中国室内设计企业“商业及零售类别”排行榜首位。这样丰厚佳绩的背后,是其创办人冯厚华先生在设计信仰、商业理念与运营思维多方面的综合加持。



640.webp.jpg

冯厚华(Jeff Feng)

厚华创展创始人 

J2厚华设计总设计师

商业地产设计策略专家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数十年的设计策划经验,他深谙商业地产运作,善于对市场、场所及空间进行综合研判,以“创造城市中心,构筑美好生活”为核心理念,致力实现创意与商业、艺术与技术、文化与运营的完美平衡与价值。在设计领域,他被誉为“最具前瞻性设计师”,有“广州设计名片”、“中国十大室内设计师”、“亚洲商业地产十大风云人物” 等荣誉称号。


今次有幸邀请到冯厚华先生,深度了解这个公共与商业文化设计领域顶尖品牌。以下为访谈实录:



谈理念

商业设计最重要的是为城市发展创造价值



记者:冯老师您好,很高兴能够与您进行一场访谈。您创办的J2厚华设计是亚洲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商业中心设计品牌,想请问下J2厚华设计名字的由来,是否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冯厚华:我自己的英文名叫Jeff,第一个J就是它的首字母。第二个是JOY,是公司的一个理念,寓意人与人和谐开心的工作和生活,这两个加在一起,就是J2。


记者:看J2厚华设计的简介,我们的商业中心项目多达1900个,项目总面积达至917万㎡,商业价值比三公里区域内高120%,拥有这样的佳绩,请问您有特别的运营思维吗?或者说是哪些节点促成了现在的成绩?


冯厚华:公司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节点,就是2006年我们与万达集团达成合作。在此之前,我们在文化类、酒店类、商业类以及供链类都有涉及,其中商业类项目偏少。在与万达合作之后,我们收获到了很多关于他们的经营理念指导和商业支持,对其产品理念与设计等数据也非常清楚,这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促使了我们商业运营板块开始步入规模化和产品化。


第二个重要节点是在2008年,我们与新城控股达成战略合作,它的第一个商业项目便是由我们沟通打造的。现在这两家公司的商业综合体都已经是行业的龙头,我也很感谢他们给予我们机会,能够让我们互相推动。



640.webp (1).jpg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成都武侯吾悦广场


记者:我发现您的作品是风格多变的,那您一贯坚持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冯厚华:我们的项目一般都是数万方计的城市中心,我们以“创造城市中心,构筑美好生活”为核心理念,希望设计体现从城市设计到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的思考方式,从宏观尺度到细节把控,做有人情味、有文化、有品格的设计,给大家带来真正美好且愉悦的生活。


在具体的商业中心设计中,我们强调对城市、市场、场所及空间进行综合研判,控制开发成本及风险,以相对敏锐的产品定位意识,研究生活体验与时尚乐趣,创造适合企业及市场的产品。设计中,我们强调空间的整体,空间比例、灯光设计与部品选配等都要有一定的品格。同时,设计从声、光等视听效果上,要满足艺术上很强的可欣赏性,这和设计师的审美息息相关——设计要能够将文化符号与空间意象相融合,营构出意境臻美、精神丰盈的画面。


商业设计最重要的是为城市发展创造价值,这个价值不单是建筑本身,而还应该表现一个城市的规划以及社区的文化精神,以建筑成就城市的理想和高度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海南恒大海花岛国际购物中心


谈优势

设计、商业与运营联合,助力创造项目超高价值



记者:在商业以及零售设计等综合体类项目上,您认为J2厚华设计的核心优势在哪里?


冯厚华: J2厚华设计经历多年成长和进步,不断积累,逐渐形成非常强的商业运营概念,公司部门设置上也有创新与超前的理念,以及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积累并合作的商业支持团队。我们在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的设计、服务、经验与系统数据方面有着比较大的优势,为发展商提供发展、设计与工程管理、商业咨询等方面的综合服务。


同时,J2厚华设计从设计切入,除室内设计精英,我们还拥有跨国的建筑规划团队,还有成熟的机电、知名的公共艺术、城市景观、照明及平面设计人才,在创意与商业、艺术与技术、文化与运营方面,实现价值平衡。


事实上,公共空间除了设计的加持,也需要有商业的支持才能长久。我们随着时间的积累,在综合体类项目的设计运营观念与能力在量的积累下有质的提升,因而我们在设计不同类型项目时,会将许多有效的资源、理念结合在一起,在这背后我们也有很多商业支持团队助力我们的服务能力达至完美。


640.webp (6).jpg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


记者:近些年的项目中,哪个让您印象比较深刻呢,能否谈一谈?


冯厚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城的第一个商业项目。这个项目我们做得很成功。项目的商业投资前景、运营和工程的成本都是非常理想的,因为设计成果与商业价值都评价很高。也因此,后来他们也下定决心大规模进行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在2010年又开创了常州吾悦广场。


近几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今年年初开业的无锡融创茂,作为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标杆文旅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4.62万㎡,汇聚融创乐园、融创商业广场、水世界、雪世界、海世界、太湖秀剧场、星级酒店群、滨湖酒吧街8大业态,打造全业态、全天候、全客群、全方位的世界级一站式综合旅游度假目的地。




640.webp (9).jpg

640.webp (10).jpg

640.webp (11).jpg

640.webp (12).jpg

无锡融创茂



谈未来

不忘初心,打造品牌中坚力量



记者:您在公司的运营中,尤其关心哪些方面?


冯厚华:设计管理是一个很专业的工作,同时需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我们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以更好地沟通和服务客户,并协调内部资源。


同时,发展这些年,我们已经形成了商业项目的设计全流程化,包括一些前期的项目定位、建筑规划等,我们要开始往整个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设计能力去发展,完善与组合各方面的产业设计能力。


我十分关注品牌文化的建设,品牌文化在公司运营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引导我们在设计道路上的坚持与信仰,为公司注入更多的活力与生机。


640.jpg

640.webp (13).jpg

深圳恒大中心


记者:您是否有十分欣赏的设计师?他们对您有什么影响吗?


冯厚华:我个人经历来说,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启蒙阶段,在我还不太了解各个设计大师时,我会大量读一些杂志或者作品集,每一位设计师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第二个是学习阶段,我们要积极去学习设计界大师们的理念。第一个是在广美时,创立我们这个专业的尹定邦教授,他关于设计中的辩证关系、设计和社会的关系、如何创造产品价值等的设计思想都深深影响着我们,直到现在我还会去广美聆听他最近举办的演讲。第二个是我在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进修时师从的何镜堂院士,也是我们德高望重的大师。其岭南建筑的风格以及对空间的处理关系对我现在喜欢做的公共空间设计影响很大。


第三个是工作阶段,我们已经对这个行业以及目标都十分清楚了,也很难再找出困惑的东西。中国业内这么多著名的设计师,可能有三分之一是同学,其他的绝大多数设计师我们也都很熟,所以我们会有一种互相学习、借鉴的关系,包括外国的行家也都是。


记者:您被誉为“最具前瞻性的设计师”,您认为设计师如何才能保持前瞻性?


冯厚华:我们主力做商业中心设计从科学严谨的商业规划到升级商业价值,设计聚焦在多维度的价值链上,同时,公共空间设计要求设计师更加尊重共性的需求,而不是个性的表达,这使得我们保持着一种天然的前瞻性和敏感性,我们不断地研究推陈出新的消费心理、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从某些角度来说,我们必须保持这种高度的前瞻视角,才能创造性地定义商业空间,为消费体验赋能。


640 (1).jpg

640.webp (14).jpg

海南恒大海花岛健身中心


记者:您是广州美院的特聘教授,在设计教育上也投入了一些精力,您如何看待目前的设计教育?


冯厚华:当下的设计教育需要强化实施能力,这需要一些有经验、有运营的人来帮助学生。现在很多同学强调理论,这就导致他们的毕业设计作品,十页里有八九页都是搞研究的,最后那一页才是作品,这中间就出现了断层,缺少了最重要的实施能力。


记者:作为行业的前辈,对现在刚入行的年轻设计师有什么建议吗?


冯厚华:始终关注设计的逻辑与本质;喜爱自己的专业,并葆热情;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访谈后记


通过访谈,我们看见,冯厚华先生22年来,坚持不懈地引领着J2厚华设计探索与发展,成为专注于公共与商业文化领域的设计者,成为一个致力为城市发展创造价值的设计品牌,这些成绩与其多年来所坚持的品质感呈正向相关,无论是对城市文化的钻研、对城市建筑的理解,还是对商业中心、文博空间、文旅项目等采取的不同维度设计策略,最终都以一个个兼具前沿创意、商业价值与未来性的设计,点亮了城市中心。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在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背景下,盛裕集团凭借其国际视野和技术实力,积极参与中国的绿色转型进程。通过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项目,盛裕集团在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能源管理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在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次专访中,盛裕集团中国区总裁张祺博士将分享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核心理念以及未来的创新方向。
2024-12-21SJ盛裕集团 张祺 专访  阅读:2669
关于“好房子”这一概念,它确实承载了人们对于住宅的多元期望与需求。住宅作为人们生活的核心空间,其特性决定了它必须满足各类受众的不同感受和体验
2024-06-27ARCHINA ARCHINA 专访 女建筑师  阅读:20430
3月8日,ARCHINA建筑中国受邀参加由申寿润投资(SSR)及华润置地(CR Land)共同举办的“新世博,新征途”——世博天地Expo Place项目设计分享及参观活动。
2024-03-14AIA美国建筑师协会 AIA 专访 ARCHINA  阅读:13682
任飞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学士、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就职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现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建筑师,兼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科研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建筑分会理事。在公共文化建筑、教学科研建筑、极地建筑等领域进行了多项实践,关注建筑与其所处环境的整体和谐性,以及地域文化的延续性。主持、合作完成40余项建筑设计项目,包括中国南极长城站“十五”能力建设项目、中国南极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中山站工程、国家植物博物馆、国家电网电力科技馆、钓鱼台国宾馆3号楼及网球馆、北川抗震纪念园幸福园展览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平遥国际电影展电影宫、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新校区土交测绘学院、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江门市档案中心、清华大学北体育馆等。
2024-01-05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任飞 人物  阅读:3797
ARCHINA建筑中国在论坛现场专访B+H高级设计合伙人、亚洲区执行副总裁David Stavros先生,B+H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亚洲区执行副总裁徐丽云女士,以及B+H合伙人、医疗设计总监林建可女士。
2023-12-28ARCHINA 专访 B+H  阅读:4605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