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大家都说,今年旧改的热地会在东莞、佛山这两个城市呢?
一是原来的广州、深圳好的项目已经被拿的七七八八了,差不多的项目也已经有不少房企虎视眈眈,就连蚊子腿肉也不放过。剩下那些算不过来的项目、开发难度大的项目还在等着哪家金主爸爸来宠幸。
二是周边城市也有开发改造的机会。除了广州、深圳之外,东莞、佛山三旧”改造任务分配也是比较重的。说明什么,说明有机会啊。所以,很多房企逐步开始向其他的城市扩张版图。
于是,东莞、佛山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大肉”了。
从去年公布的东莞前期服务商的数据来看,东莞市政府正大力推进东莞的城市更新项目。通过城市更新,进一步对东莞的产业升级。产业的升级将会对东莞的人口涌入,人才吸引起到极大的作用。因此,东莞在未来几年,将成为房企争相涌入的旧改热土。
借由今天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公开的《东莞市2020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我们就来看看,2020年东莞市旧改这块肉能怎么卖钱。
关于计划数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总的计划用地指标:1095.4217公顷,其中三旧改造用地占9.61%,将近百分之十,跟18年差不多。但相较于19年来说,下降了4.41%。
今年的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三旧改造用地共有36宗,合计105.2923公顷。各类用地供应详情如下表:
土地用途 | 数量(宗) | 用地面积(公顷) |
商服用地供应 | 3 | 4.3523 |
住宅用地供应 | 7 | 20.0027 |
工矿仓储用地 | 16 | 66.5686 |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 9 | 11.8809 |
交通运输用地 | 4 | 2.4878 |
旧改商服用地供应:主要是以协议出让的方式进行,供地时间在第1、3季度。
旧改住宅用地供应:主要是以协议出让和招拍挂的方式进行,宗地现状大多是三通一平,供地时间各个季度均有。
工矿仓储用地:是今年计划用地供应的大头。主要是以协议出让和招拍挂的方式进行,时间集中在第1、3季度,大部分是地上有建筑物的现状。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大部分是教育规划用地,主要以划拨的形式供地,集中在第二季度,现状以毛地占多。
旧改交通运输用地:均以协议出让供应,时间集中在第一季度,均是地上有建筑物用地,大部分位于东城街道牛山社区。
关于计划原文:
与其他城市不同的事,东莞政府对城市更新的项目,可谓是极大的支持。以广州为例,对旧改的项目设立众多的限制,例如容积率,公建配套比例,融资地块等。
东莞政府为了赋予土地更多价值,在文件中提到了不设容积率上限,有条件分割销售等优惠政策。对于开发商来说,利润空间也更大了,增加了市场主体的参与度。但另一方面,对于“工改”项目,则严格限制了“工改居”,侧面也说明政府真正想做的是产业升级,对旧产业进行一轮大换血。
从土地的供应来看,今年的供应量可谓是非常丰富。周边的广州深圳两地,在土地的供应上已经不如往年了。
一方面一线城市的开发强度已经到达了顶峰,随之而来的土地供应量已经跟不上需求,提前进入了存量开发时代。
另一方面,现在正好赶上二线城市往一线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产业是一座城市的经济命脉,产业升级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旧产业急需被替代,而城市更新正是因此而生。因此,东莞的城市更新,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机遇和市场!
再来讲讲东莞的旧改
自从去年东莞政府颁布了新的政策之后,东莞模式就开始展露了。东莞的模式介于深圳和广州之间,最大的改变在于取消了村企合作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单一主体挂牌招商模式。由政府划定更新单元,通过对更新单元的统筹安排,捆绑落实土地贡献、公共设施规划要求,补足交通、教育、医疗等城市短板,改造权与土地产权分离。
东莞作为传统的制造名城,面临产业升级转型巨大挑战,但东莞市“三旧”改造项目多以住宅、商业项目为主,“工改工”进展缓慢。因此,在政策上,放宽了工改项目的限制,利用财政的支持,大力推进工改工项目。
因此,无论是审批,管控,财政支持方面,东莞的旧改项目都是非常优质的,也印证了去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房企涌入东莞的旧改市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