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
-----道德经
自从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更多的参与到全球化的分工之中,既分享了全球化的利益,也不可避免地经受全球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
黑天鹅事件频出,不确定性加剧,价值观杂交后的困惑,这三个特征是近2、3年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最突出的表现。对于中国的企业家们,如何带领企业在混沌中走出属于自己基因的发展路径,是一道难题。
有人继续选择豪赌,动辄营业额破万亿,痴迷于数字上的乌托邦。而大肆渲染后,依然难掩其内心的孤寂和恐惧。毕竟,当大潮褪去之后,底裤的颜色终究会露出。也有人选择云淡风轻,不在乎江湖排名,坚定的走自己的路。
本文所观察的远洋集团,近几年做事很是低调,在当下吹泡泡成风的市场下,远洋的低调看起来有些许另类和中庸,虽然时不时被某些八卦公众号翻出来一些“新闻”,隔靴搔痒,但鲜有人去认真思考李明带领下的远洋集团因何不再在乎排名,始终如一。
越是喧嚣,越要慎独;辉煌时不忘本,艰难时不抱怨。根植于中国文化、早已有国际化探索的远洋集团,一直没有忘记自己企业基因的底色。
睿和智库连续跟踪远洋集团近10年,不妨借此文章分析一下李明带领下的远洋集团所秉承的中国企业的中国底色。
中庸才能长跑
相比诸多房地产企业近5年利用高杠杆冲规模的激进方式,远洋集团总是看起来很中庸。但就是“中庸”的文化底色,让远洋集团一路走来,足够稳健和扎实。
遗憾的是,今人误读很多老祖宗的文化内核。一提起中庸,人们马上会想到陈旧保守,缺乏个性。其实不然。这篇只有3500字的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法,被人称为是孔子传授的心法。
理解中庸,先要理解“中”字,《说文解字》中,“中,内也。从口∣,上下通。”这个“中”字,相对于“外”来说是“内”,里面;在方位上,相对于四周来说是“中心”;在程度上,是相对于上下的中等。相对于“偏”来说,“中”就是“正”,不偏不倚。庸,何晏《集解》中解读:“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中庸,也常解读为中和,立足客观,尊重常识,恒常不变。
远洋集团从出生起,就一直是国资背景。在发展过程中几次股权更换,至今依然是国有相对控股的公众公司。这一基因决定了远洋集团很难像恒大、碧桂园等企业,走更为激进的道路,每年创造几个亿万富翁。
30年的改革开放,也是3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高歌猛进的时代,每一次宏观调控都会有几个“造富”企业轰然倒塌,而恪守常理的远洋依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