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开年以来,增城旧改项目就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层出不穷。许多旧村改造项目都纷纷抛出橄榄枝“招婿”。
根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增城旧村改造项目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的引入合作(意向)企业公告共计13则,涉及改造面积为1048.49291万平方米。其中有11条公告都是集中在4月份发布的(引入合作企业8则、合作意向企业5则)。
如此大手笔招引合作(意向)企业,只是单单与广州的其他区较劲,捍卫 “旧改大户”这个荣誉称号吗?这背后的原因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
但究竟是为何呢?请看下文!
增城区是广州市市辖区,与东莞、惠州相近,辖区内有7个镇6个街道,284个行政村。总占地面积为161647公顷,面积居广州11区第二。其中,农业用地205.78万亩,占84.91%;建设用地29.87万亩,占12.33%;未利用地6.69万亩,占2.76%。
增城区广州的辖区之一,虽然是属于一线城市,但是其城市化水平并不高,属于城市化进程的起步发力阶段。具体可以看一下增城的经济数据,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还是占据总值大部分。
但,为什么说有利可图呢?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炉,将广州定位为: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使得增城与南沙的地位相近,也给位于广州东部的增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九条地铁,七条铁路及站场,五条城轨,三座交通枢纽,一座机场”的规划,让增城在各家房企的眼前一亮。
同时,《增城商业网点空间布局规划》进行公示,规划范围达1616.47平方公里,包括了东部交通枢纽+空港商业中心+17个商业中心等,也展现了增城房地产市场投资机会。
如此喷香的“香饽饽”怎么会不招人喜爱呢?其中,表现得最明显的是嗅觉灵敏的“过江龙”——大华、升龙,借力旧改,纷纷入驻增城。
除了在政策上体现出支持之外,在近几年的工作报告中,也一直出现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的字眼。例如:
从2018-2020年政府的工作报告来看,城市更新改造工作一直出现在每年政府的工作计划之中,并且在改造的数量上逐年递增。
增城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步伐,做好荔城街金星村,永宁街简村村等重点村旧村改造和正果文旅小镇等3个老旧小区微改造。
2019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重点推动30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7个旧村改造项目、22个旧厂房改造项目。
从《2020年增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来看,2020年将计划开展“40个旧城改造项目、8条旧村改造项目扎实推进”工作。
推进项目,除了出台文件支持这一招以外,还有管控和倒逼。为了把控辖区内旧村改造项目的进度,促进项目工作的有序开展,倒逼开发企业自发推进。此前已经有不少媒体公众号发文,提到了去年增城出台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参与我区旧村改造监管工作的函》。
这份文件指出,增城将清理整顿已开展前期工作的33个旧村改造项目。若这33个项目未在2020年4月29日前挂网招商选择合作企业,合作意向关系终止。以这份文件为依据,提出了“增城旧改项目扎堆招标,有可能是为了赶在旧改监管政策限定的4月29日之前确定合作企业。”
参考增城区《增城区旧村改造项目公开招标选择合作意向企业试行办法》这份文件,提出“旧村合作改造类项目在基础数据调查前,公开招标、择优选择合作意向企业,由合作意向企业协助开展改造工作”,并且规定“协议合同期限不能超过12个月,一年内未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发布项目招商公告的,协议终止”。
对招标节点和签订协议期限的规范,这意味着政府将对旧村合作改造类项目进行加强监管,意味着对项目进行公开、有序、有效的管理。同时,从广州其他区的文件也体现了这一点,“禁止企业提前介入旧村改造”,除了限制了开发企业了解项目情况之外,还打击了中介平台公司倒卖项目的市场行为。
除此之外,对于合作(意向)企业择优选择,提出了评选量化的积分制,这也对开发商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详情可以留意各项目的招标公告)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东洲村旧村改造项目公开选择合作意向企业招标文件 附表二
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第三点关于企业项目经验的加减分项。中间同类项目经验占10分,其中减分项规定:在项目所在地参与旧村改造(含已公开招标合作意向企业、已上报合作意向企业、合作企业),但实施方案未生效或未启动拆迁安置区建设(取得施工许可证明)的,每个项目扣10分。
意思是说,如果某家开发企业已经在增城拿了一个旧村项目,但是还没有到实施方案生效或者启动拆迁安置区建设的节点,则需要扣减10分。多个项目的,以此类推。
想来这也是倒逼企业加快旧村改造项目进度的一个大招吧,为了不要被扣分太严重,中标合作企业的房企们想要继续在增城再夺项目,还是要硬着头皮干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