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NA专访毕路德建筑顾问公司合伙人、首席建筑师杜昀|传统文化融合现代创新更新都市新面
阅读:4515 2015-03-09

杜总1-修图


ARCHINA: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逐渐失去了原本的特色,您是如何看待千城一面的现象?

杜昀:
城市长得千篇一律,本质不是设计的问题,而是现在人们的城市生活就是千篇一律的。为什么要你的城市和别人的不一样呢?这个壳是内容的呈现,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面,社会发展是必然的,我们只能认同或者跟上社会的发展,而不能逆向去做一个城市,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城市里面的基本功能是一样的,所以它现在长得就是一样的。过去的城市基本功能不一样,信息不发达,文化不一样,现代的各种互通渠道在过去几乎不存在,所以过去相对闭塞的城市长得各有特点。对城市设计而言,面对一个在国际化日益加剧、在政经科文等多元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令现在的城市消弭了过去城市特点的设计背景,去特意追求有特点的环境是逆势而行,是没有用的。

真正的特色价值不在于城市表面的建筑,而是根植其中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且是专属不同地域文化的故事。你只能把那些特点变成一种故事,让人们去体验,这是我们作为设计者能做到的。但是想要在这个城市里面去创造这些特点,我认为那是一个很傻的行为。毕路德一向认为设计师的角色,首先要对环境负责,他要把社会环境做得适合人们生活。其次才是尽量解决一些文化上的东西,解决的关键点是要令这些文化的东西符合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





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项目
毕路德的设计理念从融合地域特色、凸显生态低碳、以人为本三大主题核心入手,展示塞上湖城,西北水乡,山水相连的城市风情。
 

ARCHINA: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较之我国更为成熟,是否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您认为城市更新改造比较成功的地区是哪里?请详述。

杜昀: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城市更新改造过程,值得中国深思和智慧借鉴的地方有很多,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众所周知的加拿大格兰威尔岛的更新改造实践是我最欣赏的一个。它之所以成功,总体来说是明确了以保护为主体的规划布局、以大众艺术为导向的改造模式、以文化传承为凝聚力的更新策略上。从而成功地将一个历经了天灾与滥用的城市工业废弃地创造性地改造为综合性城市社区,不仅在原定改造目标“一个公园”升级为公园+临水住宅+公共艺术区等多功能混合的“城市公园”,同时创造了效益显著的、可持续增长的更新改造经济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它依然以个性、活力与丰富的公共艺术价值成为今天北美最成功的城市更新项目。

技术上具体表现为对老建筑的再利用、景观设计的系统性和交通方式的多样性等,例如建筑的雨篷、沿街装饰物等被刷成不同的颜色,反映建筑物的不同功能:绿色代表娱乐、红色代表商业零售、黄色代表生产、蓝色代表水上活动等,从格兰威尔大桥上俯瞰整个格兰威尔岛时,景观效果非常壮观;再如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场地的滨水特征,从临水住宅到戏水公园、水上平台、游艇码头以及承载多种水上休闲活动的设计应有尽有。另外包括公共汽车、自行车、小轮渡以及步行街在内的多样化交通网也是格兰威尔岛改造的一大特点。这个多功能交通体系在今天看来缺陷也很突出,虽然设计本意是为了鼓励大家放弃私人汽车的出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岛上的交通拥挤。但实际操作效果一般,岛上节假日车流量过大导致交通拥堵严重。类似这样的更新改造问题是每一个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会面对的,需要设计者有更长远的眼光和大胆的创想来给出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
 

2 (1)

2 (2)

2 (3)
遂宁观音湖湿地公园项目
公园整体设计通过时间、空间、文化等界限的突破,通过一种旅游线路的方式,把建筑和景观通过街、巷、院的概念合理地融入到场地之中。实现一种建筑与景观、文化与产业的无间融合。
 

ARCHINA: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 “冲突”时常发生,这种冲突或许包括人与人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保留与发展的冲突。从建筑师的角度,您认为应该怎么尽量避免这些“冲突”的发生?
杜昀:
在与再——再生与再用,用珍惜的方式对待存在之历史。
静与敬——静心与敬畏,以平静的心态礼敬自然之山水。
减与简——减少与简单,过简单的生活崇尚文人之审美。

深圳东门凯悦嘉轩酒店

出于中国哲学的“虚拟写意”与欧洲现代主义的“少就是多”的融汇,我们认为空间的纯净造就了无穷的想象而不仅仅是破坏装饰的功能审美。


ARCHINA:您认为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项目,不论是新建还是改造,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

杜昀:
好的设计项目,创造具有当地文化基因的意境,并引发高水平的审美体验。创造一个好的设计,设计者最好抱着对自然世界的宽松解读,让大自然活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如同所有伟大的艺术。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精髓与西方美学在空间设计上的融合,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精神层面的问题。

ARCHINA:毕路德近年在深圳等地进行了一系列建筑改造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毕路德是怎样做的?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能否结合一两个项目详细介绍一下。

杜昀:
自2005年接手第一个深圳旧建改造升级项目——深圳动漫科技园起,毕路德在国际先进理论指导下,前瞻中国城镇化进程,以智慧城邦设计家的视野率先为这座加冕世界最年轻、中国首个“设计之都”的年轻城市来构建未来的城市规划升级蓝图。

毕路德认为,由于经济、技术及价值观念等原因,对旧工业建筑常采取铲平式重建。这种在当前中国常见的盲目拆建行为,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新的伤害。深圳是一个新兴的城市,短短的三十余年已经面临许多城市发展多年的问题。闲置的旧工业厂房大部分都未到设计使用年限。旧工业建筑,应该可以通过适当的结构改造,使其功能转变以适应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需要;并在功能改造的同时,进行节能及建筑生态的技术改造,使建筑以低耗、节能的新面貌重新投入使用,并继续发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毕路德 南海意库项目实景照

深圳南海意库项目

这是一个建筑到室内及景观的一体性改造的项目,三位一体的改造设计为旧建筑注入新生命的历程,是令人惊诧的,更是感动。


ARCHINA:毕路德今后的发展定位是怎样的?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发展,重点的发展方向是否有所变化?

杜昀:
从区域上讲,毕路德的工作重心依然在以中国为主的亚洲,中国是我们身与心的故土与未来;毕路德虽然步入了第十四个年头,但依然保持着最初的设计激情和执着忘我的研究精神,同时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与市场环境相反的是客户和业内对毕路德的认可与预测,这也让我们非常有信心将BLVD品牌建设继续延续创立之初的理想主义色彩。可能与许多设计公司有着截然不同的策略与定位,但这完全是毕路德企业文化理念“至善和谐”的最佳诠释;从设计业态的发展来看,城市更新只是我们工作内容之一,众所周知我们的酒店与办公设计取得得成绩在全球室内设计领域已有目共睹,集中反映景观团队持续了六年多的滨水设计研究作品在14年已经被世界建筑设计节认可与更广泛推广市场有认为毕路德目前项目类型比较单一,特别是像建筑单体类项目,虽然周期短,完成起来相对我们主要做的大体量规划建筑景观一体的项目来说也要简单许多,可能给到推广的各种机会获得外界关注的机会也多一些,但毕路德虽然是商业公司,更希望秉持自己以设计事务所那样单纯设计为主的公司性质,所以未来我们无论在业务类型还是公司规模上都依然故我,会控制市场化的盲目扩容。当然我们也有考虑未来会更多参与公益性的、文化性的设计项目,更多机会去和国际知名设计团队一起交流合作的机会都是毕路德感兴趣并乐意尝试的。

毕路德BLVD在设计上始终有自己的传承。我们从不为自己贴标签,不是哪种风格、主义的忠实拥趸者,我们的设计永远都在坚持着源于设计作品本身的由内而外的境界感召力,这令很多作品的兴奋点都被隐藏在设计标准化的外表之下,我们创新的方式早已抛弃形式的狂妄,尽可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诉说存在于作品之中微小的角落。精致巧妙的结构构件、不同凡响的材料处理,出人意料的简单创新,别具匠心的流线安排……这些层出不穷的方案亮点只不过是毕路德惯常的设计思维方式之一。低调创新的传统使得毕路德的项目从来不缺被时间的智慧精密考量的品质,更不乏被审美与经典细细品味的惊喜。在这种传承中,毕路德的设计也在逐渐发生转型,至少在中国市场,很多项目的设计都在强有力地回应当下的社会热点,比如节能环保、文人精神等等。在工业时代标准化大规模生产逐渐进入数字时代个性化大规模生产的转型过程中,毕路德在思考自身的设计转型其实却隐藏着一种积极介入和回应当下的设计态度和社会责任,在这样默默的转型中也进行着内部众包式的设计生产方式,而非中央集权式的经验主义。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基于对理想城市构建的追求,7月22日上午11点,毕路德城市规划研究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举办了盛大的开业仪式。万科城市研究院钱源先生,启迪设计集团华亮先生、张胜松先生,毕路德集团杜昀先生、刘红蕾女士、黄健先生、张朝亮先生等领导及同仁共同出席开业仪式,就分公司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2018-07-25毕路德 毕路德 城市规划  阅读:6294
在2016建筑纪元展会中,Archina有幸专访到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区总裁、中国及北亚区装饰漆业务部董事总经理林良琦博士,阿克苏诺贝尔作为全球领先的油漆、涂料和专业化学品生产商,在展会中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创新产品,包括装饰漆涂料及高性能涂料等,也向我们展示了其环保理念。
2016-04-05ARCHINA ARCHINA专访 阿克苏诺贝尔  阅读:6925
2003年美国纽约大停电,城市交通系统瘫痪、自来水系统故障,对居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2012年飓风桑迪,使得美国、古巴、牙买加等地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以及灾难的发生,使得人们对于城市有了新的思考:城市为何这般脆弱?
2016-01-28ARCHINA ARCHINA专访 AECOM 韧性城市  阅读:8567
导语: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操控一艘巨轮的经验?巨大的船身,众多的乘客和船员,所有的前方,都将仰仗于船长的判断和经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高级管理者时常面临着的就是这样的工作:确定航线,排除障碍,坚定信心。
2015-03-31ARCHINA ARCHINA专访 AECOM 乔全生  阅读:9766
Aedas主席纪达夫一直致力于“城市枢纽“或大型城市内高密集本地化区域的研究,推崇密集型、高度连接的现代化城市规划。近日,他与AR建筑中国记者分享了他对未来建筑环境的理解,而他的设计灵感源泉,竟源于他的家乡威尔士。
2016-02-22Aedas ARCHINA专访 Aedas 香港  阅读:7837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