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时代,设计如何赋能城市多元发展 | HPP 专题
阅读:5375 2020-06-12

640.webp.jpg

▲ 法兰克福全能城市综合体  © HPP



20 世纪 30 年代后随着欧美国家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汽车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原来已有的交通设施和道路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其城市或地区经历了以郊区蔓延为主要模式的大规模空间扩展过程,此举导致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土地利用的密度降低,城市密度趋向分散化,因此带来城市中心地区衰落,社区纽带断裂,以及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640.webp (1).jpg

© HPP

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意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最早是由新城市主义倡导者之一的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于1992年提出。其核心是将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400到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将城市交通融入建筑,集居住、商业、办公、公共设施等为一体的城市中心或中心广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

640.webp (2).jpg

▲ 经典TOD模式 © HPP

640.webp (3).jpg

▲ 哑铃型TOD模式 © HPP

TOD可分为经典TOD模式和哑铃型TOD模式两种基础模式。经典TOD模式指轨道站点核心区(300-500米服务范围内)以商业、公共服务、居住等功能为主,鼓励以多种形式灵活利用空间,提供公共绿地、小广场等,控制单一功能的大面积土地使用,激发站点周边空间的活力。哑铃型TOD模式则指在距离轨道站点600-800 米的距离上,设置一个尺度较大的公园,形成站点与公园两个较大的影响级,并以步行系统加以联通,从而有效扩大轨道站点影响面积,促进轨道交通的对城市中心区功能的疏解能力。

640.webp (4).jpg

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城市和交通可持续性的尝试中,以交通为导向(TOD)的发展无疑是最成功的方式之一。其抛弃过分注重功能划分的追求,通过最有效、最健康的出行方式组合,依托轨道交通站点的人流聚集效应,围绕站点打造高密度的商业空间,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城市运转效率。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 不同方向上功能定位

而为避免寄予厚望的TOD模式出现发展低效、缺乏活力等问题,差异化的功能定位、切实可行的选择尤为关键。在此,HPP为大家甄选全球7大独具特色的TOD实践案例,以分享多元设计思路。



01

汉堡港口新城海景区总体设计

以港口为交通枢纽的新型TOD模式

建成时间:2024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 HPP

640.webp (9).jpg

▲ 在建照片  © ÜSQ

汉堡港口新城是欧洲最大的内城开发项目,是欧洲滨水城市开发的杰出典范。预计到2025年, 这个占地157公顷的区域将建成一个新的生气勃勃的滨水城区。海景区南部是汉堡港口新城最后一个规划区段,未来在四到五年内将完成包括零售、餐饮、娱乐、邮轮码头、酒店以及办公与居住功能在内的综合建设。在公共空间规划建设过程中,德国新城规划强调步行体系的连续性和安全性,确保不同层级、规模的公共开放空间高可达性,通过突出场地的高识别性和可持续雨水管理,促进人、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640.webp (10).jpg
640.webp (11).jpg

© HPP

该项目中采用TOD开发模式,将邮轮码头、地铁、公交、出租车和停车场等多种出行方式共同垂直整合在一座建筑当中。同时,提供发达的城市步行道和自行车网络 ,并结合助力车、微型电动车等多种方式的汽车共享系统。HPP在该项目中担任总指挥,负责制定总体规划细则,并通过BIM平台来实现和控制相关建筑设计单位的协同合作。



02

莱比锡火车总站商业综合体

及地铁换乘城市通道

大型站城一体化改造更新

建成时间:1997 / 2013

640.webp (12).jpg

© HPP

展会城市莱比锡是一个拥有150万人口辖区的核心城市。莱比锡中央火车站建于1915年,是欧洲一直以来最大的火车站之一。火车站购物中心与城市中心步行区域相连,并与公共交通紧密联系:所有重要的有轨电车,公交车线路都在此设有站点。每天有几百车次的近程及远程火车经过此站。

640.webp (13).jpg
640.webp (14).jpg

© HPP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对火车站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为满足多功能的需求,原本单层的候车楼在原结构不变的基础上,被改造成三层的商业和服务功能中心。开放式的站台与购物中心的三层紧密相连,来往的旅客可以利用等车的时间进行休闲、娱乐、消费,最大程度地丰富了出行体验。几年后,伴随着地铁的修建,HPP又为该项目设计了一条从商场底部通往火车站对面街区的城市通道,全长215米。地下通道将火车、地铁、电车、公交车等地下及地面交通换乘区域串联起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该项目于1999年获得萨克森州建筑学奖。



03

绍兴地铁鉴湖车辆段上盖

及周边地块开发城市设计

公交导向引导土地开发

中标时间:2019

640.webp (15).jpg

640.webp (16).jpg

 © HPP

本次规划总体研究范围132公顷,其中重点区域50多公顷,车辆段占地20多公顷。以“田园站城连接体”为设计理念,旨在通过对各类田园、山水等自然环境要素的整合与连接,实现本区站城功能开发一体化,创造生态连接体的空间发展模式。

640.gif

 © HPP

规划强调公共交通网络、机动交通网络、主题慢行网络、上盖步行网络的高效整合与快慢分离,来体现公交导向引导土地开发(TOD),并通过水平与垂直交通多种交通组织方式,完成地面轨道交通设施层、9米交通停车层、12米景观活动步行层的快慢交通有效分离。希望通过本次设计,为绍兴创造一个更生态、更活力、更高效的“智汇客厅”,并使“慢享水城,乐居田园”成为城市未来生活的一部分。



04

重庆高铁站(菜园坝地区)概念规划

高铁站场、轨道上盖核心设施

中标时间:2010


640.webp (17).jpg
640.webp (18).jpg

© HPP

重庆高铁站的设计包括菜园坝高铁站场、轨道上盖商业住宅区、城市观景平台等核心区域及周边配套设施,中央CBD等。考虑到其绝佳的地理位置,长江江岸和山坡自然景观被因地制宜地纳入总体规划当中。高铁,地铁,客运站,出租车和观光缆车站点在圆形的站场建筑中充分整合。设计师大胆地创造了一个长形的公共平台,从山顶穿过站场建筑,直接通向滨水区域,即为拥挤的人流提供了一个高效的集散空间,又把建筑和山体,水景充分的结合,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观景台。



05

南京南站绿地之窗综合体

“高铁+地铁”模式下的大型综合体

建成时间:2020

640.webp (19).jpg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 HPP

南京南站高铁站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代表了南京重要的门户形象,作为南京主城三大中心之一,其独特的优势在于“地铁+高铁”的双铁经济模式,高铁南站是京沪高速铁路五大始发站之一,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

640.webp (20).jpg
640.webp (21).jpg

© 琢墨(ZOOM)建筑摄影工作室

“绿地之窗”紧靠南京南站,将建成集甲级写字楼、酒店式公寓、Loft、SOHO、停车楼、稀缺商铺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为各类商务人士提供智能高效,绿色健康的办公及生活环境。以“城市大门”为设计理念,限定城市街区的四个边角,形成一个围和的城市框架。紧凑而统一的外围建筑与宽敞的内部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鼓励人们在此举行盛大活动。



06

深圳北站汇德大厦

站城一体化经济模式的垂直综合体

建成时间:2020

640.webp (22).jpg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 曾天培

640.webp (23).jpg

 © HPP

该258米超高层位于深圳北站东广场,与一栋100米的公寓共同组成一座综合性商业地标。作为以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项目,汇德大厦依托“高铁+地铁”双铁经济模式的独特优势,被打造为集高端办公、酒店式公寓、商业休闲和交通换乘为一体的垂直城市综合体。

640.webp (24).jpg

© 曾天培

塔楼形态简洁明了,通过退台的形式由下而上进行三次11°角的旋转,呈现出了级级向上破壳而出的形态。旋转形成了多个三角形的高品质室内空中花园, 即能美化室内环境,形成城市阳台,同时也为作为地标的主塔楼增加了绿色环保的设计元素, 使塔楼的形象更加符合时代精神。

640.webp (25).jpg

 © HPP

项目在设计初期就注重激活城市和车站一体化的设计,通过车站及交通枢纽空间与周边区域的融合,实现项目与城市的有机共生,同时提升车站周边的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步行空间,快速引导人群至不同功能区,缩短工作、商业及娱乐之间的距离,提高项目的附加价值。


07

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

“生态雨林”式多元立体空间

建成时间:2022

640.webp (26).jpg

640.webp (27).jpg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 HPP

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地处深圳市南山区留仙洞总部基地的核心位置,是一个以公共交通为导向(TOD)开发的项目。该项目由HPP、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法国AREP联合打造,从不同层面同未来的大型交通枢纽西丽高铁站建立理想连接,并直接得益于这个驱动深圳发展的新引擎。为打造与西丽高铁站、石鼓地铁站和公共巴士站等交通无缝对接的多元立体公共空间,改善公共人流的换乘效率和体验,项目设计时建立迅捷高效的垂直系统和高层与底层建筑间的水平系统,使地上地下的立体交通空间和复合功能业态充分融合,给市民提供休憩、社交、商业、办公等多样选择,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640.webp (28).jpg

 © HPP

创新中心以产业的人本需求为出发点,打造符合多样性、持续可变的产业空间生态系统。借鉴独特的“生态雨林”结构,将园区分为“地表层”,“伞盖层”,“树冠层”。“地表层”是位于建筑高度三十米以下的城市街区,连接城市交通、汇聚人流,足够的高度保证自然光线的渗透,将大尺度城市空间与小尺度街巷空间充分融合,成为尺度适宜、多样丰富的城市公共客厅。

640.webp (29).jpg

 © HPP

640.webp (30).jpg

▲ 在建照片  © HPP

“伞盖层”是“漂浮”于地面30米之上,长420米、宽165米,总面积接近15万平方米的弹性产业空间。宽敞、通用的“伞盖层”产业空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可能性。“树冠层”由位于“伞盖层”之上的七栋塔楼组成,企业提供相对私密的办公环境,更为独角兽企业打造稀缺性。产业信息通过竖向交通体系充分交织,不断向孵化企业输送养分,提供更多发展可能性。



未来的项目如何解决TOD所固有的多重复杂设计挑战,将取决于每个项目周边的特殊环境,以及如何平衡设计师、决策者、建造者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在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张过程中,TOD作为当下可与区域规划、城市振兴、郊区更新和可步行社区结合的一种新兴方式,正在全球迅速卷起热潮

近日,HPP联合合伙人甘远哲受邀参与CADE《建筑人er》直播,以汉堡港口新城海景区总体规划和深圳南山科技中心(留仙洞六街坊)两个项目为例,以中外对照视角,为大家分享依托海港和城市多层级交通打造复合型综合体城市节点的两种不同TOD项目设计经验。如想回顾本次直播,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内容。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国内TOD模式探索走出了初级阶段,作为“经验主义”的学科,在“描述”之外缺乏可验证的数据作为客观理性的实证支持
2021-04-23Haskoll赫斯科 TOD模式  阅读:3397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