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新区暂停建设!深圳真的要把东莞吞了?
阅读:7577 2020-08-01

这半年,东莞的动作太多了!


原本以为下半年之后,东莞会让我们消停一点,结果昨天又给PLUS抛了个大瓜。


7月29日,东莞政府发布了《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暂停滨海湾新区范围内各类建设行为的通告》,暂停各类建设行为(包括此前已经获得审批的项目)以及相关用地、建设的行政审批


640.png

公告一出,不少人认为,这是深圳扩容的前兆,滨海湾新区可能要并入深圳了。


640.webp.jpg

以下是政策全文:


东府函〔2020〕75号《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暂停滨海湾新区范围内各类建设行为的通告》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已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莞市滨海湾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已经东莞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为高质量推进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现就暂停滨海湾新区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行为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滨海湾新区规划范围包括交椅湾、沙角半岛和威远岛三个板块,西北以太平水道为界,东以东宝河为界,南以狮子洋为界。具体界限以滨海湾新区设置的界桩为准。


二、
自发文之日起,暂停各单位和个人新建、改建和扩建任何建(构)筑物行为,包括发文之日前已在虎门镇、长安镇取得相关批准文书及报备的项目。市有关职能部门和虎门镇、长安镇相关职能部门应暂停上述范围所有用地、建设申请的行政审批(经市政府及其授权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依法批准的土地出让建设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除外)。暂停建设的已批项目,按照《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东莞市滨海湾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三、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用地和违规建设。一经发现新增“两违”行为,坚决从严查处,落实“一案双查”要求,同步追究自然资源、城管等部门相关责任人失职失察责任。虎门、长安镇要落实属地责任,严格贯彻执行。


四、
动员各方力量支持滨海湾新区的开发建设。对违反本通告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处理,涉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由相关部门将有关问题线索移送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与虎门、长安镇政府加强联动,对在执法中违规操作、徇私舞弊造成不良影响或产生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责。开展群防群治,落实属地社区责任,及时发现并制止“两违”行为。


六、本通告自发布至滨海湾新区土地整备工作结束期间有效。


特此通告。


东莞市人民政府

2020年7月28日

滑动看全文

乍一听,公告和深圳扩容似乎有那么一点逻辑上的关系。


但其实呢?


.01

滨海湾新区


这两年,东莞政府在滨海湾新区方面的文件陆续有来,不断更新发展定位、制定发展规划、补充发展细则和完善发展方式。


不难看出,东莞政府是不遗余力地想给滨海湾新区打造一个强大的未来。


640 (1).png

就在今年的1月10日,东莞政府公示了《东莞市滨海湾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文件明确定义滨海湾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先导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平台


7月17日,该规划被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评为全省规划设计一等奖


640.webp (1).jpg

其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这张区域发展格局图展示的三个重点:突出港澳协同、加强对接广深、强化城市联动


按照规划中的发展趋势,到2021年,滨海湾起步区框架基本成型,初步建立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制。 


到2025年,滨海湾新区的产业和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港澳协同、国际协作平台作用凸显,促进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


到2035年,全面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滨海湾新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


总之,东莞滨海湾新区的定位很高,在东莞提出的“一廊两核三带多个节点”建设格局中,滨海湾新区和松山湖并列为“两核”,未来的城市定位将是东莞城市副中心与新增长极。


区域要发展,交通要先行。


《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提出,滨海湾片区将打造轨道+中运量+常规公交的多样化复合公交出行服务体系,规划6条中运量公交线路,将补充轨道交通的覆盖和服务范围。


滨海湾新区的位置得天独厚,临深和临海两个条件足够让这个片区成为王者;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通勤圈的目标,也正逐渐从纸张走到地面,比如深江铁路在7月2日开始动工,预计五年半后能够交付使用。


可以说,滨海湾新区的发展一直在向好,规划和行动都同样给力。


因此,政府突然说要暂停在滨海湾新区的各类建设行为,就连此前已经批复的项目都要停止,还不给解释、没有下文,就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了。


.02

深圳扩容信号?


对此,深圳扩容的猜测是最多的。


640.webp (2).jpg

此前,PLUS已经就“深圳扩容/扩权”这个话题进行过多次讨论。


比如建立“深圳都市圈”有什么发展上的必要性:比扩容还劲爆!深圳都市圈背后暗藏什么玄机?


而扩容又似乎只是粗暴地通过切割临深城市的土地,来满足深圳市的土地需求。因此,在行政上的“扩权”似乎比物理意义上的“扩容”更符合深圳发展的逻辑。(详情可看:重大信号:深圳扩权不扩容!


那么东莞滨海湾新区暂停建设的公告,和深圳扩容有关吗?


其实不然。


根据上述规划我们可以看到,滨海湾新区对于整个东莞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贸然且粗暴地直接分割东莞市这么黄金的一个区域,对东莞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那么还是那句话,地方阻力会非常大。


深圳市的确发展的很好,也是一线城市,但也不至于鲁莽到不顾东莞的发展吧?如果东莞发展动力受阻,深圳也未必能通过这样的扩容再次腾飞到另一个级别。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早就讲烂了。


因此,哪怕这次滨海湾新区的暂停建设公告的原因是深圳,PLUS也猜测,可能东莞政府想先暂停建设,重新评估这两年的建设成果,着重查处违建行为。


整顿清楚后,深圳就可以通过扩权,利用滨海湾新区优越的位置,对深莞进行统筹规划,重点打造两城之间的交通联结网络。


比如此前《学习时报》中就提出的:在不改变原有行政区划的基础上,由深圳主导规划、国土、交通、建设、环保、科技、金融和社会事务等


那么滨海湾新区的举动是否会印证深圳扩权的猜想,就等政府的下一步公告了。


.03

会影响东莞楼市吗?

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这次滨海湾新区的举动,是想脱离虎门、长安的管理,不承认此前的建设审批,未来很可能利空虎门、长安等地。


那不管是“利空”还是“利好”,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最想知道的,无非是东莞的楼市到底会怎么样?滨海片区的楼市房价会怎么样?


640.webp (3).jpg


就如截图的对话所示,其实所谓的暂停建设、脱离虎门,都是在区域发展上的影响。长期来说,可能会对虎门、长安这两个东莞GDP大镇造成经济数据上的动荡。


至于房价?虎门、长安的房价因此会跌吗?滨海湾新区的房价会暴涨吗?没有的事。


滨海湾新区还在起步的阶段,主打产业和交通,但要说发展起来,还是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而虎门和长安,在“临海”、“临深”这两个概念上,已经吃进了一大波红利,这两年的房价也算是到顶了。


640.webp (4).jpg

根据合富大数据统计的2020年第29周东莞一手住宅各区域成交均价来看,虎门和长安都是东莞房价金字塔的顶层,而且两个城镇的经济发展、周边配套都已经比较成熟了,大跌已然不符合逻辑。


又因为东莞最近新政连连,一手住宅的备案价格比较透明,二手房买卖上出现的群魔乱舞现象也渐渐平静,未来的房价将会随着调控的收紧变得更稳定,房地产市场不良现象也会越来越少,大涨或大跌都不会出现的。


至于想买房的吃瓜群众?刚需请自便,投资要谨慎。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各级政府、房地产开发商以及行业从业者们都在积极地应对变化,探索破局之路。我们看到,通过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调整商业模式、拓展新业务是不少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核心抓手,也是各级政府引导与刺激政策的重要落脚点。
2022-03-21克而瑞科创 土地政策 科技  阅读:5668
中国地产行业诞生以来,从没有这样的风雨飘摇、黑云压城。近几个月来,如同鱿鱼游戏,每一周都有一两家开发商轰然倒下,行业陷入一个股债双杀的螺旋式下降过程。近期中央看到问题,政策表态要维稳行业,很多人乐观地认为是否政策转向了,地产春天又要来了。要放弃幻想,地产已经进入青铜时代,是一个冰河期与寒武纪,不会再有春暖花开,要做好漫长冬天的准备。
2021-12-29旭辉集团 土地政策 旭辉  阅读:6897
2020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宏观环境和房地产行业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加之房地产严控措施不断升级,作为资源与能源利用主要载体和空间打造主体的房地产品牌企业积极调整发展节奏,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打造安全、健康、高效的绿色品牌体系,助力企业重塑品牌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健康持续稳健发展。本文对有利于房地产品牌企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和利好因素进行梳理,以期对企业发展有所裨益。
2021-10-13中指研究院 土地政策  阅读:4848
是的,如你所看,近期,楼市调控从未如此密集。
2021-08-13米宅 土地政策  阅读:6057
在各种政策持续收紧下,房企融资规模大幅下降,政策推进下房贷集中度管理成效初显,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速创历史新低,从政策调控的稳定性、连续性来看,下半年融资环境将维持收紧态势。
2021-07-09丁祖昱评楼市 土地政策  阅读:5077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