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洞察】数字工具Space Explorer:后疫情时代的空间规划思路
阅读:3560 2020-08-22

640.webp.jpg

© Arup

经历一场波及全球的大流行病与大隔离,我们渐渐恢复了生活与工作的“新常态”,而新冠疫情引发的省思从未间断——如何透过控制接触表面和接触距离减少感染风险?如何管理城市密度和空间使用秩序?都是建筑环境和城市规划业界积极响应的课题。

有鉴于后疫情时代空间安全的需求,奥雅纳凭借建筑和规划领域专长,开拓了 Space Explorer + MassMotion 数字分析工具的新应用领域,为空间规划带来防疫性的新思路。

在先前的后疫情新常态话题中,我们参考世界各地新兴见解,用一张长图概述了新冠疫情对整体建筑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大家生活、社交、办公、出行以及消费娱乐方式的改变。

640.png

© Arup

一图看尽我们的后疫情新常态

(点击阅读详情)

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让我们认识到防疫除了勤洗手和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也同样关键。各国“保持社交距离”的条例转变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空间规划和使用方式。许多企业需要在非常时期安排员工居家工作,拓展在线业态,更要确保复工之后办公环境的安全性、弹性以及适应各类冲击的应变能力

640.webp (1).jpg

© Paul Carstairs / Arup

640.webp (2).jpg

© Grzegorz Malanowski

640.webp (3).jpg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

保持社交距离不仅影响人际互动,也改写了空间规划策略

在“保持社交距离”这一概念下,如何调整办公空间、座位、人流动线以确保运营如常?

现有空间可容纳的最佳人数是多少?

空间规划如何应对下一次疫情冲击?

奥雅纳以本次疫情的全球经验为基础,开发了Space Explorer + MassMotion数字分析工具应用,为业界与客户提供防疫性的空间规划建议。

数字工具帮助运营空间安全重启

点击浏览

Space Explorer将人类移动行为与智能建模功能整合在一起,并融入病毒传播和扩散的最新数据。因此,我们应用Space Explorer根据真实的空间尺度、设施配置及使用强度等数据进行计算,可以有效厘清空间运营的安全状况,进而提出跨楼层的配置计划,包括空间规划、设施配置、人流动线安排、使用强度及部门组织等建议。

在后疫情阶段,有效干预措施、防疫性的空间规划是保障各行各业重启生产、恢复安全运营的重要前提。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反复,各地安全距离指标(从2米、1.5米到1米)以及限制人群聚集禁令也参差不同、并因应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空间规划策略的复杂性可想而知。Space Explorer可以根据当地疫情及安全指标的变动,确定对公共环境、室内场馆的可能影响,动态地调整空间最佳使用模式。

640.webp (4).jpg

© Arup

640.webp (5).jpg

© Arup

Space Explorer + MassMotion

启发安全、经济、实用的空间规划方案

Space Explorer结合MassMotion软件的强大功能与空间分析工具,可以应用于重塑办公空间、零售空间或其他人群聚集的场所,尤其是保障企业、学校及医院——这些空间牵动经济、教育、公共健康等社会发展命脉,也是我们认为需要优先调整的对象

640.webp (6).jpg

© Arup

MassMotion应用案例

640 (1).png

© Arup

640.webp (7).jpg

© Arup

奥雅纳墨尔本智慧办公室项目:

后疫情时代的办公空间规划关乎企业韧性发展

我们的数字化团队通过基于风险的方法(Risk-based approach)将最佳的空间规划策略进行可视化。面对后疫情时代以及其他常态循环的流行疾病,Space Explorer + MassMotion的分析成果提供了一项经济高效的数字化进路,这类防疫性的干预理念也正陆续落实在未来的空间规划项目中。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近日,奥雅纳发布了一项题为《拥抱人工智能:重塑当今城市与建筑环境》的调研。结果显示,人工智能(AI)正在影响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及其基础设施设计, 中国建筑环境领域对AI工具的使用水平位于全球前列。
2025-05-14Arup奥雅纳 调研 AI 科技  阅读:1727
近日,深圳大学、中建八局华南公司和深圳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三方联合申请的深圳市科技创新局2024年度科技研发项目“面向无人机应急救援应用的低空复杂环境视觉与雷达融合感知系统研发”通过立项,并成功获得深圳市财政资助。
2025-05-10中建八局科技 科技 立项  阅读:1599
4月26日上午,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盛大开幕。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携AI智能数字人亮相科交会。
近年来,中国低空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提出推动安全健康发展,加速规模化落地。
2025-05-04湖北省建科院 低空经济 无人机 科技  阅读:1377
索缆桥梁作为大跨度桥梁的核心承力构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结构安全。近年来,索缆桥梁运营安全正面临多源风险叠加挑战:从设计阶段的无加劲纵梁吊杆拱桥的结构冗余度不足、施工中防腐措施不到位等质量隐患,到长期服役中的材料老化、重载交通加速疲劳劣化;从传统检测手段难以捕捉锚固松动等隐蔽病害,到突发火灾、地震等极端事件威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亟待突破。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