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打造沪皖合作示范项目!长三角一体化(合六)科技创新城启建
阅读:5801 2020-09-07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及视察六安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安徽重要地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绿地第一时间布局沪皖合作示范项目。
9月6日,“长三角一体化(合六)科技创新城”动工启幕,绿地集团携手六安市政府,全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沪皖合作示范项目。项目总体合作范围约2.7平方公里(约4100亩),预计总投资约200亿元,将建成国际生态智慧城,推动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加速合六同城化。


640.webp.jpg

安徽省委常委、六安市委书记孙云飞,六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叶露中,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绿地集团党委书记、执行总裁茆君才,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安徽创谷资本董事长钱进,深兰科技董事长陈海波等出席签约仪式。

640.webp (1).jpg

仪式现场,绿地集团、六安市金安区政府、华东师范大学共同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此外,绿地集团还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同济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等机构、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合六(合肥、六安)双城区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是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长三角产业转移辐射城市、国家级陆路交通枢纽城市,以科技研发、智能制造、商贸产业导入为主,向东对接合肥,合六双城共同组成沪宁合杭甬发展带上的节点城市,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合六)科技创新城位于六安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域,将围绕“合六经济走廊之核”的战略定位,布局新兴产业,建成集枢纽交通、会议中心、总部办公、科技创新健康产业园、星级酒店、商业集群、运动中心、生态环境、国际名校、品质住宅为一体的高标准产城融合示范区。

该项目将引入华师大、安徽医科大创新创业学院、上海交大设计研究总院、北京易华录、深兰科技、科大讯飞等合作伙伴,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沪皖合作重大示范项目,进一步加快合六一体化的建设步伐,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推助六安成为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关键一子。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

640.webp (4).jpg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合六)科技创新城作为标杆项目,以六安城市为依托,以绿地综合资源、资本优势为核心,打造多方共赢的新型城市产业示范中心,将成为六安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六安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升级。

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大企业之一,绿地切实提高思想站位,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发挥地缘优势、产业优势,紧紧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主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新一轮深度布局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助力长三角主要城市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抢占战略先机。

640.webp (5).jpg


今年至今,绿地在长三角一体化重点区域布局重大项目,紧跟国家战略加速深耕:3月,绿地新一轮投资江苏,签约江苏银行、落地南京溧水中国中医健康养生产业园、绿地淮海全球商贸港;4月,绿地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医药集团签约合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生物医药、医用物资产业园;6月,杭州湾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开业;8月,绿地携手中车,在苏州汾湖落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首个大型智造产业区。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近日,奥雅纳发布了一项题为《拥抱人工智能:重塑当今城市与建筑环境》的调研。结果显示,人工智能(AI)正在影响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及其基础设施设计, 中国建筑环境领域对AI工具的使用水平位于全球前列。
2025-05-14Arup奥雅纳 调研 AI 科技  阅读:1727
近日,深圳大学、中建八局华南公司和深圳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三方联合申请的深圳市科技创新局2024年度科技研发项目“面向无人机应急救援应用的低空复杂环境视觉与雷达融合感知系统研发”通过立项,并成功获得深圳市财政资助。
2025-05-10中建八局科技 科技 立项  阅读:1600
4月26日上午,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盛大开幕。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携AI智能数字人亮相科交会。
近年来,中国低空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提出推动安全健康发展,加速规模化落地。
2025-05-04湖北省建科院 低空经济 无人机 科技  阅读:1377
索缆桥梁作为大跨度桥梁的核心承力构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结构安全。近年来,索缆桥梁运营安全正面临多源风险叠加挑战:从设计阶段的无加劲纵梁吊杆拱桥的结构冗余度不足、施工中防腐措施不到位等质量隐患,到长期服役中的材料老化、重载交通加速疲劳劣化;从传统检测手段难以捕捉锚固松动等隐蔽病害,到突发火灾、地震等极端事件威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亟待突破。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