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公寓“资本泡沫”已破灭,谁还能救你?
阅读:6172 2020-11-23

蛋壳,正在经历一场生死危机。

 

11月16日,一则蛋壳“破产”消息登上了热搜。随后,蛋壳官微辟谣。与蛋壳合作“租金贷”业务的微众银行也回应称,“租金贷”暂不上征信。至此,这场长租公寓“金融游戏”正式进入高潮。

 

然而就在接下来的两天,蛋壳蛋壳股价出现绝地反弹。美东时间11月17日,蛋壳股价涨幅高达75%,次日涨幅更是惊人超90%。股价之所以突然飙升,全因蛋壳或被我爱我家接盘的传闻。不过我爱我家已否认了收购事宜,但依然有相关人士爆料称我爱我家对蛋壳的收购洽谈已有实质性进展。

 

无论事件背后的真与假,无疑蛋壳的业主、租客以及供应商们都急切盼望着这根救命稻草。对此,这场靠租金贷玩杠杆游戏的蛋壳,究竟还能撑多久?


01.

资金链断裂,

引发三方集体讨债


“要给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一个温暖的家”,这曾是蛋壳成立之初的愿望。在上万年轻租客维权之下,这一宣传标语显得尤为刺眼。

 

从11月起,蛋壳的负面新闻就开始频繁登上热搜。业主没有收到房租、租客的返现未到账、排队退押金以及拖欠供应商货款等,以致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多地维权事件频发。这些事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蛋壳资金链断裂了,一时间,蛋壳成了“老赖”。

 

640.webp.jpg

事实上,蛋壳的资金困局久矣,在经历了今年1月纳斯达克上市的短暂“高光”时刻后,疫情之下的蛋壳迅速进入了低谷震荡期,品牌纠纷不断:

 

陆续遭遇了CEO高靖被政府部门调查、APP被工信部点名下架、COO顾国栋离职、运营主体公司新增被执行人,近期的供应商、业主、租客群体性投诉事件更是让蛋壳焦头烂额。目前的蛋壳基本成了一个“空壳”,服务系统呈瘫痪状态,员工跑路,服务保洁停止、断网......

 

在这场资本游戏中,供应商、业主、租客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随着事件的逐渐发酵,越来越多的租客申请退租,越退租,蛋壳越没有现金进账,基本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离死亡只剩一口气。

 

蛋壳之所以出现今天如此囧面,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自身管理混乱、成本控制和拓客能力相关,导致了在经营层面出现问题;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运营模式。

 

02

蛋壳模式,

租赁市场玩“金融游戏”

 

创业拼的不仅仅是商业模式,更是资金模式,这背后离不开资本的支持。那么,披着“长租公寓”马甲的蛋壳,究竟做的是一件什么事儿呢?

 

直白点来说就是“二房东”,即蛋壳从房东手里把房子收上来,进行统一风格装修,然后再转租给租客。由于长租公寓的行业门槛低,同时也是一个规模效应及其明显的行业,蛋壳想要从行业中脱颖而出,只需要做到扩大房源的同时降低租金,吸引更多的用户,以此抢占市场。

 

所以,以蛋壳为代表的长租公寓企业通常采取“高进低出”“长收短付”。高价从房东手里征收房源,再低价转租给租客。显然这是一个赔本买卖,然而“租金贷”模式的出现,很好解决了资金问题。

 

所谓的“租金贷”模式是,让租客与金融机构签订“租金贷”合同,金融机构一次性把钱打给蛋壳,租客只需每月偿还金融机构贷款——月付的房租即可,利息由蛋壳支付。

 

咋一看,这是两全其美的事。对蛋壳来说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对租客来说可以减轻“押一付三”的资金压力,但事实上并不那么简单,这是典型的“寅吃卯粮”,“加杠杆游戏”。该模式敏感而脆弱,任何一个环节——若租金收入下降、租金贷来源减少,都会使得杠杆破裂。


不赶巧的是,今年上半年疫情冲击则加速暴露了该商业模式的问题,已有上海、杭州、成都等多地长租公寓企业出现“爆仓”、“跑路”现象。


据贝壳研究院统计,截止2020年上半年,媒体公开报道陷入经营困境的长租公寓达84家;此前,2019年共52家长租公寓面临不同程度的资金链断裂、跑路或倒闭。

 

同样,在过去的运营中,为了短期获得大量资金,蛋壳采用了大量的租金贷,2017-2019年租金贷使用比例最高达到91%。在一场疫情的冲击下,这成为了资金链断裂的直接原因。如今,蛋壳将在数十万租客、业主、供应商的声讨中,逐渐滑向死亡深渊。

 

03

规模之争,

存活与出局

 

什么驱使着长租公寓行业恶性发展?归结起来主要是创业者野心和市场无序竞争。

 

要上市,企业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行,同样也是蛋壳创始人高靖首先要实现的目标。在扩大规模这块,高靖采取边“烧钱”边融资的方式。

 

自2015年成立至2020年上市前,蛋壳公寓实现5年8轮融资54亿元。有了钱后可以不断扩张,创业的四五年间,蛋壳房源数量从8000多间疯狂涨到50万间,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的长租公寓品牌,并成功在纽交所上市。

 

期间,有了资本的蛋壳还走上了收购之路。2019年1月17日,有媒体爆料,蛋壳宣布以2亿美金(包含现金和债务)全资战略收购爱上租,涉及原爱上租的全部资产、100%股权并入蛋壳。

 

此时的蛋壳越做越大,营收在增长,亏损却在扩大。疫情之下,进一步使蛋壳经营情况更加雪上加霜,入住率出现下降趋势。从蛋壳发布的Q1财报来看,


一季度营收为人民币19.396亿元,同比增长62.5%;净亏损人民币12.344亿元,而去年净亏损则为人民币8.16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经调整净亏损为9.789亿元,亏损扩大逾20%。

 

为什么会亏损了?我们从这几组数据就可以了解:运营开支同比增长了58.5%、租赁成本同比增长67.5%,技术与产品研发开支同比增长25.6%。显然,蛋壳的成本在不断攀升,产生的后果便是,一旦亏损必然要缩小规模,其扩张态势也就停滞了下来。

 

截至今年3月底,蛋壳运营的公寓数量共计419030间,较2019年末的438309间出现明显收缩。通常蛋壳与业主签约为三年,收缩之后必定要解约部分不赚钱的房源,于是各种问题也就迎面而来了。业主、租客集体讨债频频爆发。

 

此外,为了上市融资,据相关报道高靖挪用了一笔国资,之后也就有了被调查一事。目前这笔钱已被政府监管起来,这也是为啥蛋壳突然之间资金断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纵观整个长租公寓行业,总体呈粗放式成长,缺乏完善的政策及法律管控。首月返现、签约立减等,无不是长租公寓企业常见的促销手段,行业基本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好房、自如、蛋壳莫不是如此。只不过在这场规模之争中,有的还在苟延残喘,有的早已出局。

 

04

蛋壳生与死,

谁来解救?

 

眼下,解决蛋壳公寓目前困境的,除了被收购,政府接管,似乎没有更大的可能性了。

 

曾经,爱上租也是遭遇资金链断裂,后才被蛋壳公寓收购、度过危机。如今时过境迁,蛋壳公寓变成了需要被拯救的角色,但看上去蛋壳公寓资产包袱更重。

 

根据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分析,今年5月,长租公寓第一股“青客”爆仓后,上海市有关部门就曾牵头建行旗下上海建信住房服务公司进入,挑选部分房源进行接盘。


同样今年6月,蛋壳出现资金危机时,北京市有关部门也牵头建行总行进行沟通,但因为蛋壳负债规模过大,一个月后,这场协商以失败告终。

 

再者就是近期绯闻闹得最大的我爱我家与自如。据相关人士透露,蛋壳也曾与长租公寓大佬自如洽谈过收购事宜,但自如兴趣并不大。


紧接着就是绯闻闹得最大的我爱我家,对于上市企业我爱我家来说,蛋壳这笔账不太好算蛋壳负债高达60多个亿,没有新的盈利点,接盘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场真真假假的绯闻倒是给蛋壳带来了一定的股价上涨,不知道又有多少韭菜被割。目前来看,这种上涨趋势显然是短暂的。


一方面蛋壳经营业绩不佳,另一方面美股表现也不好,究竟是否会有接盘侠来,将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此外,由政府来出钱补漏洞的概率很小,目前监管部门的善后对策主要是与房东协商降租金、延租期,与租客友好协商涨租金抵租期等。


那么,蛋壳究竟何去何从?这是十万租客、业主、供应商最关心的问题,毕竟它已不是企业存亡问题,而是民生问题。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2021年一季度至今,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不减,4月以来,多地加码房地产调控力度,延续前期房地产调控密集趋势,合肥、广州、深圳等地接连发布楼市调控新政。
2021-04-12丁祖昱评楼市 土地政策 地产市场  阅读:4338
尽管压力重重,仍有不少房企加速迈入千亿阵营。克而瑞数据显示,从全口径销售额来看,2020年千亿房企数量达到43家,较2019年增加9家。
2021-01-06地产深度报道 房企 地产市场  阅读:4474
•2019年,全球建筑设备租赁市场价值为797.3亿美元,并预计在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将达到4.5%。
2020-12-19Absolute Markets Insights 地产市场  阅读:4849
代建模式,成为房企应对激烈竞争、分散风险、维持发展的新选择。而代建也逐渐成为近两年业内讨论的高频词,2020年以来,有不少房企陆续加入代建蓝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7月发展代建业务的品牌房企已经超过30家。
2020-12-13丁祖昱评楼市 地产市场  阅读:5836
采访地点选在黄浦江畔的仁恒滨江园,这是仁恒置地在上海最早的房地产项目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初买下浦东的一块地开始,钟声坚一步步把房地产生意扩大到中国18个城市,但他依然觉得这个市场“大得可怕”。
2020-11-16新加坡仁恒置地 地产市场  阅读:6164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