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NA对话Aedas全球设计董事韦业启 | 城市复苏,首先要学会“找自己”
阅读:6650 2020-12-22

「城市复苏计划 Urban Revitalization Plan」


基于多年深耕行业的经验累积与对业内趋势前瞻性的敏锐触觉,ARCHINA建筑中国开启全新栏目“城市复苏计划Urban Revitalization Plan”。以新鲜有趣的视角发掘城市中不同类型与尺度的项目故事,寻找“复苏的城市空间”,从专业深度和情感温度双重角度进行创新表达,传递空间、城市价值,希望在先行者表达思考结果的同时,也能推动从业者的再思考,接力城市发展。

640.png



《城市复苏计划》第二期受邀嘉宾

640.webp.jpg

Ken Wai / 韦业启


Aedas全球设计董事  / RIBA中国分会荣誉主席 / RIBA理事成员-亚洲及澳大拉西亚区域


采访视频来源于Aedas




前言



“当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开心的看球赛,我想这时的城市已然复苏。这是以一名普通民众身份对城市复苏的理解。但以建筑师的身份来理解,我想城市只有’找到自己’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苏。”




突然爆发的疫情,为我创造了一个重新思考设计的机会


“来上海五年多,我从未看过那样冷清的上海。没有了都市日常的喧闹与拥挤,寂静直面而来,逃无可逃。日常生活被打乱,一开始会觉得心理压力很大,但得益于身边伙伴的支持,让我很快便适应了上海的节奏。公司IT部门也很快的解决了可远程协同的在线办公软件的问题,虽然我更喜欢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但也逐渐习惯了。”访谈开始Ken这样回忆了年初那段艰难的时光。


这场疫情是对全球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验,也是对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从业者,尤其是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的巨大考验,增加的社交距离、紧缺的公共空间等城市暴露出的问题,让以前易被忽视的细节,如今却变成民众最关注的焦点。除了对公共空间提出了更高要求,Ken认为:“面对疫情的常态化,在之后的规划设计中,应该更加注重通风和空气过滤系统,降低封闭空间的病毒传播,希望能从物理环境中给员工更多的心理安全感”。




疫情之下,许多旧城的韧性明显不足,城市更新需求剧增


突然爆发的疫情,在我国的爆发初期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进行的有效控制,成功阻止了疫情的蔓延和扩散,十分幸运地避免了一场大灾难,没有对老城区造成重创,但这次疫情暴露出的老城区衰退问题却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相信在推动对城市未来反思的同时,会为中国下半场城市更新带去些新思考。


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他的墓志铭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永远都不会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人亦如此,一座城市更是如此,而城市更新就是其“成长”的重要方式,因为没有人会永远活在过去,生活环境更应该随着时代而进行更新。




城市更新背后真正的逻辑是“找自己”


疫情之下,民众对空间产生了极强的不信任感。未来城市更新将会更多的关注到城市的公共安全与健康,提升旧城更新中综合防灾的调控能力,营造健康宜人的绿色公共场所等有助于恢复民众对空间信任的策略,但这些只是城市更新的基础,在我看来,中国城市更新背后真正的逻辑是“找自己”,要更多地考虑社区、历史及归属感等问题,寻找与原有城市之间更好的融合。


就像上海之所以是上海、巴黎之所以是巴黎、伦敦之所以是伦敦,是因为这些城市都拥有不同的灵魂,上海的小资、巴黎的浪漫、伦敦的优雅,刻画着城市精神,所以城市更新也是再次发现自己的过程,不用急于全部推翻。



在城市记忆中寻找复苏根基


首先,需要在城市的记忆中寻找复苏根基。


城市记忆的重要形态之一即为城市建筑,但构成城市记忆的真正实质是附属在建筑之上的精神内涵,经年累月的特色民俗、文化、生活与历史。所谓城市记忆,其实就是一座城市、一个区域不可替代的独特个性。


如今许多城市,在经历一代人之后,好多原有的特征也随之消失不见。许多珍贵之处也都变成了听过的声音、闻过的气味、看过的色彩。


所谓更新设计,并非是颠覆基地周边的环境,留下一两座标志性的建筑,凭空创造一个和以前完全脱节的新环境。所以让设计师走进空间去感受和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空间的用途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实地的去感受才能真正的触及城市记忆,以其为支点才能实现重焕区域活力的目的。


找到根基后,设计师一定要想清楚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如果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当出现不同的声音时,一定坚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之前受客户委托要求拆除大部分里弄做一个shopping mall,但在我对场地考察后提出做精品酒店配套的商业街的设计方案,最终甲方采纳了我们的意见。设计师并非单纯是甲方的执行者,创意落地实现的过程,需要多方的配合与支持。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保留与历史相关的建筑


在伦敦留学的经历,让我对这座城市极其熟悉。虽然伦敦城市更新的历史也已有数百年,但是我相信即使我现在回去,不用地图导航也能找到我想去的地方。


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拆除经历风雨的历史遗存的粗放式更新方式,让许多原本极具特色的老街老巷失去了独有的特色,变得千篇一律,虽然可能会获得短暂的经济效益,但失去的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城市更新与建筑遗产保护从来都不是矛盾体


六七年前,Aedas在伦敦对一个大型工业场所进行了改造设计。项目位于国王十字车站附近的旧铁路场,我们没有将其中历史建筑全部拆除,而是对其中的大部分进行了修复和再利用,使工业建筑的有趣特质得以保留。在过于破败的区域,我们将小型的现代建筑植入了这个由18世纪和19世纪的建筑构成的网络之中。这种做法可以让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立刻对该区域的历史、文化和演变产生强烈的兴趣。尽管该项目面积仅占国王十字区车站再开发区域的20%,但它凭借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剩下80%的区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持续吸引更多的人群和企业入驻。


640.webp (1).jpg
640 (1).png

英国伦敦圣潘克拉斯万丽酒店


我们将原有建筑物进行了翻新重建,设置包含公寓、办公、商店、酒吧、餐厅及酒店在内的各类业态,将各个区域通过庭院中交织的人行步道连接,不仅保持了街区的渗透性,还营造出脱离主干道的静谧空间。在保留原有建筑历史风貌的基础上,以四通八达的交通、开放的公共走道和各种用途的平衡,达到激活地块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640 (2).png
640 (3).png

英国伦敦摄政王区更新项目



城市更新要符合公众利益,寻找普通人的认同也同样重要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然而过度膨胀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在为城市带去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病”。庆幸的是,通过多年的摸索,基于公共轨道交通基础上的城市的高密度开发模式,即人们常说的TOD模式也已被证实是治疗这一“疾病”的有效方案。


老城区交通的改善与优化是众多城市共同面临的难题,为了引导城市结构的合理化改变,我们也会以TOD模式来进行城市更新,像我们最近在做的保利虎门TOD项目,我们会更加注重社区氛围的营造,利用科技模拟探索出最宜人的社区尺度,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空间,在承载城市记忆的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空间是调整出来的,这点很重要。


640 (3).png

保利虎门TOD项目


城市更新不能仅仅停留在精英层面,要走进更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城市里普通人的更多认同,实现人们享受高品质生活的权利。



图片

当日常变得不日常



疫情或许让我们永远回不到过去,但却可以让我们去往值得期待的未来。


640 (4).png
与团队一同享受烹饪时光的Ken


年末将至,Ken回忆起年初那段岁月,除了开篇所讲的点滴忧虑,还有一丝暖意。“疫情让很多人爱上厨房,这其中也包括我。烧饭的过程很快乐,但让我更享受的是与亲人、朋友围坐一起,无关紧要的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聊氛围,而一众伙伴席间的真情流露,也让我明白岁月虽艰辛,却可因这些人与事而变得片刻温柔,治愈人心。”


疫情缓和后,街角的咖啡店重新开始营业,买上一杯沿街走走,感受着上海老弄堂与旧时光,是一天的惬意时光。Ken很喜欢上海这座城市,对于这座城市的未来也充满着期待。而对于建筑师这个职业Ken也同样充满期待,也愿意去守护更多治愈人心的空间。


最后,提前祝大家Merry Christmas!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为深入贯彻城市高质量发展理念,开拓设计师视野,激发多模式城市更新的路径创新,日前,华建集团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环境院)特邀西班牙著名建筑师Josep Acebillo与Santiago Parramon,举办了一场主题为“Barcelona Model: Urban Recycling and Acupuncture”《通过超局部干预促进城市公共空间再生》的讲座。
纵观历史,古罗马排水渠不仅构筑了城市水系统,还连接了公共空间,促进了文明发展。这表明,基础设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塑造城市运作方式的关键。
2025-03-21AECOM AECOM 城市更新  阅读:1688
当前,城市更新和绿色低碳成为建设行业面临的两大挑战。中建八局响应国家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投资、设计、运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较早的将城市更新作为业务重点进行攻坚,以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带动和支撑作用的更新区域作为重点项目,深化政府合作,研究目标,制定方案,整合科创资源、产业资源、金融资源,全域谋划运作,为城市更新赋能,不断为每一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2025-03-20八局设计 城市更新 EPC  阅读:1898
城市的未来,是历史的延续还是创新的飞跃? 这是盛裕集团在城市更新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我们相信,城市更新不只是对建筑和空间的重塑,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复兴。
2024-05-09SJ盛裕集团 SJ盛裕 城市更新 改造  阅读:20015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