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设计力量拥抱美好新生活,带你预览“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
阅读:4769 2021-06-04


在上海新天地 20 周年之际,“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2021于5月28日至6月14日期间在新天地免费开放,向公众展出20件极具时代符号的优秀装置艺术作品。

今年是上海新天地与设计上海合作的第5年,本届设计节突破原有模式,启用“老带新”方式,四位新策展人苗注雨、汪昶行、闫震、张婕,将与策展人侯正光、孙信喜、陈敏娟、曹晶一起,联合20位国内外出色的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共同以“新 · 生 · 活”为主题,从“生活再生新“、“传承再创新”和“可持续再循环”三个层面对于理想未来新生活作出创新诠释。

新天地广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带着观者住进“无界之岛”,用数字网络打破时空藩篱,重塑人们对于未来之家的想象。UKER设计用一面“幻彩屏风”勾勒出疫情之年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特殊的相处方式,墙里墙外,人与人之间既保持距离,又彼此相望。惟昔设计和SHOWLAB则将极具时代感的老物件一一解构并重新定义,以其形成的独特“回响”与观者建立交流。Bespoke 携手C&E在湖滨道联合开辟出一条“阡陌”,日常的嘈杂在其中被隔绝,聚焦在个体之上的感官体验被无限放大。Puzzle Lab 的“数字景亭”仿佛一个沉浸式万花筒,随着亭内的光影变幻,一切意义在色彩与光影逐渐消解。

无界之岛
幻彩屏风
回响
阡陌
数字景亭

进入新天地石库门街区, VAVE Studio 和卡司通渴望和观者一起孕育一个神秘的“气泡宇宙”。 2-LA Design用3D打印技术创造而成的“初新”不仅是循环纤维形体的放大,也代表着可持续再循环的理念。麓刻景观设计事务所渴望将“瞬间”定格并放大,在它面前的每一次牵手、拥抱都会被交互设备捕捉,转化为急促变化的灯光效果。IK Design将画框放大,打造了一扇“记忆之门”。在这扇门内外,观众可以用当下的心情、直觉,去留下点痕迹。

气泡宇宙
初新
瞬间
记忆之门

匠铸三维在新天地时尚I做了一个社会实验,当人们在“数字环亭”内外或坐或站,或交谈或独处时,建筑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尽数体现。LIN architecture在书法中寻求对空间概念探索的新突破,“国风椅”以互动座椅为载体,以书法为文化内核,通过研究文字在书法中的运笔走势,将“上海”二字融合进了座椅中,呈现出一个独具中国风的艺术形态与气韵的公共媒介。如何为城市空间注入全新活力?设计师们的心中自有答案。当ennead把“翠飐”这方可再生农场搬进了城市里时,不仅让食物变得触手可及,同时也在都市环境中创造出了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亲密互动的绿色空间。

数字环亭
国风椅
翠飐

设计师们对时间的思考也从未停止。艺瓦建筑设计将抽象的时间具像化,“过隙亭”的20张红色切片封存着2001年至2021年的时光,当观者经过这个红色的时间隧道时,对特定时间的独家记忆将被唤醒。查澜文化对一棵枯木的剖面年轮进行光学采样,将获得的波形数据与乐器相连,用音乐实现了“一棵树”的“新生”。走进姜斌与庄雁华打造的这座“宇宙瓷场”,和青花瓷纹样的宇航员一起获得独自探索未知的勇气,在榫卯结构的龙骨中感知巨龙腾飞的攀登精神。日清设计在新天地放下了“”只耳朵一只耳朵朝向新天地石库门街区倾听过去;一只耳朵朝向新天地时尚I倾听“现在”;另一只耳朵朝向远处城市喧嚣,倾听着“未来”。

过隙亭
一棵树
宇宙瓷场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是设计师们情之所钟的元素,「多少MoreLess」在新天地时尚I&II的天桥上种下了一片竹林,结合艺术家许赟的书法作品,让观者们在其中穿行时暂时远离城市喧嚣,体验一回“竹林七贤”的悠然自得。八人集则结合了京剧与潮玩文化,以纸艺雕塑的形式将穆桂英和杨宗保请到了现代人群中,希望每一位年轻人都能“二十不惑”。在新天地时尚II,基准方中刘哥舒团队把东方明珠和霓虹灯装进了盒子里,重构触感、视感和体验感,邀请观者们一起“打堆堆”(四川话,挤热闹)。布凯时尚将植物的自然之美糅合艺术的再生之美,呈现出“浪潮”和“上海之花”两件花艺艺术作品,传递出奋发向上的精神。

竹林七贤
二十不惑
打堆堆
上海之花

这场为期18天的“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希望通过一系列互动装置,用“创新”、“再生”和“活用”的理念重新定义美好设计,在后疫情时代带给人们更多的幸福感和治愈力。据悉,除了设计节,上海新天地将以20周年为契机,以“由新创造CreatedinXTD”为主题,继续开展贯穿全年的设计、时尚、艺术、建筑、社交等多个领域庆典活动。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世界知名建筑大师贝聿铭(1917–2019)的首个全面回顾大展“贝聿铭:人生如建筑”(Life Is Architecture)上海站即将在本周开幕,展期由2025年4月26日至7月27日。
2025-04-30贝氏建筑事务所 展览  阅读:1317
在为期三周的 “EARTH to SPACE: Arts Breaking the Sky”艺术节期间,美国华盛顿特区肯尼迪中心将迎来一场盛会,汇聚音乐家与宇航员、诗人与研究者、视觉艺术家与工程师、演员与环保人士、建筑师与天文学家、舞者与科学家、电影制作人与太空设计师等各界人士。Foster + Partners 为该艺术节打造的特别展览《From Earth to Space and Back》,邀请观众畅想一个人类已在火星留下足迹的未来,探索未知世界的梦想触手可及,太空科技的进步也正在深刻改变地球上的生活方式。
2025-04-14Foster + Partners 展览  阅读:1361
INTERNI杂志网站也公布了陈耀光作品《礼物》的首支视频,陈耀光在视频中首度对此次参展作品《礼物》做了介绍以及自己对本次展览主题“Cre-Action创动”的理解,视频中还首次公开了《礼物》的概念图和搭建过程。
2025年3月29日上午11点,聚焦冯纪忠先生三个重要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东湖休养所(1950年,35岁)、花港茶室(1960年,45岁)、方塔园与何陋轩(1980年,65岁)的展览“冯纪忠:形意之变”于红印艺术中心盛大开幕。展览由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红印艺术中心承办,并由左宜右有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建筑学者徐文力担任策展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荣休教授,建筑理论家和建筑评论家王骏阳担任学术主持。展览通过建筑模型、建筑图纸、文献档案、装置与影像等多种媒介,从五个层面——形、情、理、神、意——探讨冯纪忠的园林与建筑设计理念。
2025-04-07基准方中 展览 研讨会  阅读:1675
12月9日,由我院主办、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海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和海南省勘察设计协会联合支持的“向南向海向未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70周年成果巡回展(海南站)在海口顺利开幕,展览于12月8日至12月10日在海口市华彩海口湾中心广场展出,12月11日至2024年2月17日在金地集团湾西地产公司提供的海口市金地云海湾云海美术馆展出。
2023-12-15UAD浙大设计 70周年 展览  阅读:7920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