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逐渐意识到建筑是不可能真正消失的。尽管我极力使建筑隐形,但是它却不可避免地在该地塑造了另类的景观。此前,我从未注意到自己应该为此所承担的责任——在建筑之地创造新地貌的责任。
”
——隈研吾
建筑大师隈研吾擅于使用自然元素,把日本禅意美学的“侘寂”融入现代主义建筑体中。他采用一种与20世纪当代主义截然相反的方式,摈弃工业化的材质,从抽象、极简里脱身,让空间蕴含着过去又定义着未来。
那么,建筑师在创造地形地貌时到底应该关注哪些因素呢?现在,通过粒子、倾斜、膜、洞孔、时间,让我们一起跟着隈研吾走进《消失的建筑》。
CONTENTS
01 粒子
02 倾斜
03 薄膜
04 洞孔
05 时间
01
粒子
Particle
#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竹屋 #
地点:中国北京
主要用途:酒店,私人寓所
项目坐落于北京近郊长城脚下的一片森林之中。项目的重点要求是保持当地的原始地理特征完好无损,并尽可能采用当地出产的建筑材料,以反映中国长城的原始规划理念。
长城附近的林地地势较为复杂,起伏不平,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建造一种不但不会破坏当地地貌,反而对其有利的房屋。所以,设计巧妙利用一道竹墙作为隔离和过滤周边环境的装置。
竹子的弱点正是其魅力所在:城是用坚固的石头和砖块建造的不可穿透的壁垒,而竹墙则可以让风和光线自由通过;其次,这种竹制过滤装置可以作为连接不同国家的纽带——竹墙是中日之间文化交流的一种象征符号。
photography:浅川悟志
02
倾斜
Oblique
# 勃朗峰大本营 #
地点:法国夏蒙尼
主要用途:办公空间
该项目是为一家专门生产户外运动产品的公司总部设计的办公建筑。人们在该建筑的所处之地就可以仰望雄伟的勃朗峰。
为了使建筑“消失”在周围的高山和森林环境中,建筑外墙和屋顶采用厚实的、带着树皮的橡木板进行建造,使建筑看上去如同森林中的树木。
屋顶设计得十分宽大,且与地形保持着一致的倾斜角度。在屋顶下只有一个巨大的房间,阳光透过屋顶上木板的间隙为室内带来自然采光,整个建筑像是一个设置在林地中的露台。
photography:比阿特丽斯·卡弗里,
CAUE摄影室,米歇尔·德南塞
03
薄膜
Membrane
# 800年后的方丈庵展馆 #
地点:日本京都
主要用途:临时展馆
该项目旨在通过创造一个现代版的小屋,以现代的思想和建造方法向原始的小屋表达敬意。“方丈”一词在日语中意指简陋的小屋,因此项目命名为方丈庵。这是一座面积约为3米×3米的小屋,人们在其中可以近距离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追溯日本住宅的历史起源。
在日本中世纪的动荡时期,鸭长明为自己建造的方丈庵是一座可移动的住宅。为了突出强调他的“移动性”理念,设计运用了ETFE塑料板,这种材料可以卷起来,十分便于携带。
设计把磁力强大的磁铁固定在一个由杉木木梁构成的网格框架上,然后利用磁铁将塑料板拼成一个夹层结构。三块柔软的塑料板组合成一个单元,最终形成了一个坚固的立方体小屋。
photography:丹羽丽
04
洞孔
Perforation
# 贝桑松艺术中心与音乐城 #
地点:法国贝桑松
主要用途:艺术中心
贝桑松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建于17世纪的坚固城墙在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所在的狭长地带位于杜河的沿岸,从贝桑松的一座地标性建筑——星形碉堡可以看到这里。
设计保留了那些曾经作为要塞的五角形建筑和砖砌仓库,并通过屋顶将它们连接起来。长长的屋顶沿着水流平缓的河流延伸,下面覆盖着两个不同的项目——艺术中心和音乐城,诸如通道、露台和花园这样的外部空间也被嵌入其间。
屋顶由植物、玻璃和金属面板,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组成,形成了一种自然主题的马赛克图案,让人们可以在室内柔和的光线下舒适地度过美好的时光。屋顶上的马赛克图案一直延伸到外墙之上,产生了奇妙复杂的光影效果,渗透整个空间,将不同的建筑、不同时代的奇思妙想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photography:尼古拉斯·沃尔特福格尔
05
时间
Time
# 船厂1862 #
地点:中国上海
主要用途:零售店,剧院,多功能空间
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废弃船厂(建于1972的砖结构建筑)被改造成了一个全新的综合体项目。令人惊叹的砖墙后面完美地容纳了一座剧院和一个零售商店。
为了保持建筑的原有风格,设计了一个贯穿整个建筑的30米高的空隙结构。这个空隙结构有助于游客欣赏和体验这里的原始风貌,而支撑着建筑的混凝土立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效果。
外立面的西端是一层半透明的幕墙。幕墙是由固定在直径8毫米的不锈钢丝上的多孔砖块构成的,砖块的疏密变化为立面增添了一种渐进的层次感。
剧院位于建筑靠近江面的东端。在演出的过程中,舞台后方的幕帘可以打开,观众们可以透过一扇巨大的玻璃窗看到江面的景色。
photography:伊利塔·阿塔利,加纳永一
*文中部分文字来源于图书
“让建筑消失”不只是空口号,“负建筑”理论的实践,治愈心灵的温暖设计,少达致多,东方美学。你是否还想继续探索建筑“消失”的秘密?快快识别下方二维码获取珍藏经典吧!
37项代表作亲自阐述设计理念及实践过程,
5个关键词总结建筑与地貌的思考
丰富的实景图片、平立剖等技术图,
实用参考,探索可能!
建筑大师作品的珍藏级读本
《隈研吾:消失的建筑》
火热销售中
现在购买即可享7折优惠
机不可失,快快把书籍收入囊中吧!
书籍详情及购买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