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绿科技 逐“绿”前行丨以绿色科技赋能碳中和
阅读:6972 2021-11-30
在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中,“绿色”是一个充满阳光与希望的词。



zhú
绿
qián
xíng


意味着负责任、有担当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最大程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建筑科技领域,就有这么一家机构,始终将“绿色科技赋能碳中和”作为企业服务客户的使命。

他就是建筑科技行业的先行者和探路者朗绿科技。

640.webp.jpg

640.webp (1).jpg


2021年是中国碳中和元年,碳中和赛道迎来了首次爆发式增长。朗绿科技作为朗诗控股旗下的绿色科技公司,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想,一直深耕于推动建筑行业“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朗绿科技的业务和解决方案与碳中和顶层战略完美契合,绿色科技赋能碳中和既是朗绿科技的企业使命,也是新时代赋予朗绿的重要责任。


朗绿科技的创新研发努力,是以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以绿色科技住宅、低碳公建、超低能耗建筑系统、综合能源服务、清醛⁺等多项解决方案,营造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切身感受的健康、舒适人居空间,最大程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逐“绿“前行。


640.webp (2).jpg

上海朗诗绿色中心(LGC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绿色办公建筑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建筑行业是碳排放C位和耗能大户,建筑领域走向节能、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双碳愿景的必由之路。碳减排是建筑行业可以做到并且必须做好的,建筑行业想要做好碳减排“必答题”,“绿色科技”赋能就是关键发力点。

作为一家低碳节能的绿色科技公司,朗绿科技已经为45个城市的186个项目提供绿色科技解决方案,覆盖居住、办公、酒店、康养、商业、教育等多种业态。


640.webp (7).jpg


朗绿科技全链条的技术体系、全过程一站式服务、对结果兜底的承诺等一系列措施,不断累积企业客户的信任,赋能企业碳减排,帮助更多企业实现建筑节能,成为企业客户赋能碳中和路径上的亲密合作伙伴。

点击蓝字 / 阅读相关文章



明源云与朗绿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华东电力设计院与朗绿科技达成长期深度合作
山东晨源与朗绿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朗绿科技与苏高新股份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640.webp (8).jpg


无论是客户的信赖,还是企业的声誉,这份托付在朗绿科技100多位各个领域的资深专家眼中,是光辉的荣耀,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帮助更多企业走向碳中和,是朗绿科技的时代使命,也是朗绿人的不懈追求。建构模型、模拟测算、实验分析,他们在每一个环节精益求精,往往产品研发成功后,也不满足于现有成果,死磕更严苛的国际标准。朗绿科技的专家们用智慧和责任催生出无限可能。

碳中和目标不是噱头,而是沉甸甸的责任。朗绿科技在这条路径上独自摸索前行了十多年,服务的1500万㎡绿色科技系统已经安全、稳定、高效运行12万小时,这离不开背后的运维管理团队。运维工程师们十余年如一日,无论寒冬酷暑,穿梭在机房和楼宇之间,以智能化、网格化、区域化的运维管理模式,全方位护航系统运行,保证室内舒适健康。



640.webp (9).jpg



好风凭借力,朗绿科技呼应时代的脉动,彰显先发品牌优势,为企业“碳中和”绿色转型提供全链条技术体系、全过程一站式服务体系支撑,为建筑领域低碳节能、健康舒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独到的智慧,为社会共绘理想生活图景贡献“绿色科技力量”。

朗绿科技,用绿色科技赋能碳中和,逐“绿“前行。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近日,奥雅纳发布了一项题为《拥抱人工智能:重塑当今城市与建筑环境》的调研。结果显示,人工智能(AI)正在影响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及其基础设施设计, 中国建筑环境领域对AI工具的使用水平位于全球前列。
2025-05-14Arup奥雅纳 调研 AI 科技  阅读:1744
近日,深圳大学、中建八局华南公司和深圳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三方联合申请的深圳市科技创新局2024年度科技研发项目“面向无人机应急救援应用的低空复杂环境视觉与雷达融合感知系统研发”通过立项,并成功获得深圳市财政资助。
2025-05-10中建八局科技 科技 立项  阅读:1609
4月26日上午,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盛大开幕。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携AI智能数字人亮相科交会。
近年来,中国低空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提出推动安全健康发展,加速规模化落地。
2025-05-04湖北省建科院 低空经济 无人机 科技  阅读:1392
索缆桥梁作为大跨度桥梁的核心承力构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结构安全。近年来,索缆桥梁运营安全正面临多源风险叠加挑战:从设计阶段的无加劲纵梁吊杆拱桥的结构冗余度不足、施工中防腐措施不到位等质量隐患,到长期服役中的材料老化、重载交通加速疲劳劣化;从传统检测手段难以捕捉锚固松动等隐蔽病害,到突发火灾、地震等极端事件威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亟待突破。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