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批!朗绿科技获得碳中和技术服务认证证书
阅读:6030 2022-01-08


近日,朗绿科技全资子公司江苏慧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顺利获得国内首批碳中和技术服务认证证书。这是朗绿科技向“成为世界领先的节能低碳科技公司” 企业愿景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


640.jpg

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双碳”工作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纳入新阶段的发展蓝图中。在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又对2022年的碳中和及能源做出了重要部署,明确表示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640.png


作为建筑领域的绿色科技公司,朗绿科技始终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理念,践行绿色低碳发展路线,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耕于推动建筑行业“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目前已从被动式维护结构节能技术、智慧节能、超高能效设备、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应用四大路径,形成整合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节能减碳,深度契合“双碳”战略。

640 (1).png

640 (2).png


朗绿科技专注建筑领域,以创新为驱动,全面融合绿建与碳管理技术,为客户提供组织碳、建筑碳及产品碳的咨询服务,包括企业碳排放核查、减碳路径咨询、碳管理软件、建筑全生命周期碳管理、建材碳足迹等多种服务,帮助更科学有效地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提升企业未来竞争力。


朗绿科技具备行业领先的技术能力与服务经验,服务大量绿色低碳建筑项目,包括成功打造多个碳中和建筑/园区示范性标杆项目。我们将继续通过专业技术服务,助力建筑行业实现低碳转型。


640 (1).jpg

640 (3).png

近日,朗诗控股集团发布碳中和路线图。作为朗诗旗下专注绿建科技、综合能源及碳中和相关业务的成员企业,朗绿科技郑重承诺:

2022年,实现范围一的碳中和;

2025年,实现范围二的碳中和;

力争2030年,实现范围三(价值链)的碳中和。


朗绿科技在实现自身碳中和的同时,运用绿色科技、综合能源及建筑碳中和相关专业能力,助力客户及合作伙伴(范围三+)每年减碳100万吨以上,为碳中和持续赋能。


根据朗绿科技发布的《朗绿项目和产品碳减排核算报告》显示,朗绿对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湖北省、四川省、安徽省、河北省、天津市共8个省直辖市的13个城市共46个项目进行碳减排量计算得出,年碳减排量约4.4万t CO₂


640 (2).jpg

640 (4).png


朗绿科技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高效、更经济的绿色科技综合解决方案,实现“健康、舒适、低碳、智慧”的高品质建筑环境,提升建筑价值。积极探索绿色建造方式和管理模式,践行绿色设计、绿色建材选用等先进技术,助力打造高标准高等级绿色建筑。


640 (3).jpg

640 (4).jpg

640 (5).jpg

南京朗诗钟山绿郡


南京朗诗钟山绿郡项目,通过中央空调能效总控制、天棚循环泵能效控制、新风循环泵能效控制、地源循环泵能效控制、冷却循环泵能效控制等进行中央空调EMC节能改造,改造后年节能量1632.82 tce,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392.29 t,最大限度实现低碳环保。


640 (6).jpg

640 (7).jpg

640 (8).jpg

上海朗诗绿色中心


上海朗诗绿色中心项目,是全球首个按照美国LEED+WELL双铂金+中国绿建三星+德国DGNB+英国BREEAM五大权威认证标准打造的旧房改造类办公建筑,改造后的节能减排能力提升70%,年节能量33.71 tce,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67 t,被誉为上海最绿写字楼。


640 (9).jpg

上海某零碳办公总部


上海某零碳办公总部项目,旨在打造 “五零”建筑,即零碳、零能耗、零水耗、零废弃物和零甲醛,同时寻求获得LEED、BREEAM、WELL、中国绿建三星和中国健康建筑标准的最高分。项目将作为绿色健康、节能低碳的典范,推动行业实现碳中和。


此次获得碳中和技术服务认证证书,是对朗绿科技践行“节能低碳科技公司”理念的肯定。“低碳减排”并非难以跨越的鸿沟,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积极落实理念,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未来,朗绿科技还将为合作伙伴带来更多的绿色解决方案,共同推动行业发展,最终实现“双碳”目标。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近日,奥雅纳发布了一项题为《拥抱人工智能:重塑当今城市与建筑环境》的调研。结果显示,人工智能(AI)正在影响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及其基础设施设计, 中国建筑环境领域对AI工具的使用水平位于全球前列。
2025-05-14Arup奥雅纳 调研 AI 科技  阅读:1723
近日,深圳大学、中建八局华南公司和深圳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三方联合申请的深圳市科技创新局2024年度科技研发项目“面向无人机应急救援应用的低空复杂环境视觉与雷达融合感知系统研发”通过立项,并成功获得深圳市财政资助。
2025-05-10中建八局科技 科技 立项  阅读:1597
4月26日上午,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盛大开幕。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携AI智能数字人亮相科交会。
近年来,中国低空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提出推动安全健康发展,加速规模化落地。
2025-05-04湖北省建科院 低空经济 无人机 科技  阅读:1367
索缆桥梁作为大跨度桥梁的核心承力构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结构安全。近年来,索缆桥梁运营安全正面临多源风险叠加挑战:从设计阶段的无加劲纵梁吊杆拱桥的结构冗余度不足、施工中防腐措施不到位等质量隐患,到长期服役中的材料老化、重载交通加速疲劳劣化;从传统检测手段难以捕捉锚固松动等隐蔽病害,到突发火灾、地震等极端事件威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亟待突破。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