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出发、问题导向、分步实施│集团运用线位BIM构建S126数字公路基础
阅读:5083 2022-03-01

集团交通事业部以数字化感知为基础、数据传递应用为主线,构建“1+4+12+N+智慧云”智慧公路框架,实现南京126省道(大周路至苏皖省界段)改扩建工程项目“安全、高效、体验”三大目标,在全省率先突破智慧公路关键技术与应用模式,实现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寿命周期智慧公路示范样板。

640.png

智慧公路建设体系


线位BIM技术应用

交通事业部交通BIM中心基于线位BIM为全线构建数字公路基础,利用BIM技术对横溪高架结构的漫游和效果图方案展示,对图纸完整度和深度进行详细核查,以及校核东善桥桥梁工程量和设计图纸,并对桥梁结构、管线与管线、管线与桥梁结构等部件进行碰撞检查。


640 (1).png

横溪高架结构效果图


640.gif

横溪高架下部结构方案


640 (2).png

工程量统计

640 (3).png

图纸检查


为打造S126品质工程,实现全线数字化管理,应用钢筋级BIM模型,实现BIM数字传递和施工方案模拟的需求。由于采用新技术,钢筋出图困难,设计人员难以准确避免碰撞情况,S126项目管线种类繁多,新建管线工作量大,如何更好地展示给项目管理人员以便决策,对BIM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单位使用的Revit软件与设计BIM使用软件不同,如何将设计阶段的模型和信息传递到施工阶段应用也给BIM组带来了新的挑战。面临项目设计阶段的这些困难,BIM组从需求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摸索,勇于试错,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1

精细化模型

在设计阶段构建BIM精细化模型,做好实体BIM,为施工阶段做好措施BIM提供完备的基础,提升施工期的计量便捷性。将BIM构件落在最小的计量单元上,保证施工精准依托BIM模型计量。最后,通过打造精细化模型,满足施工工艺的方案模拟,保证施工方案进行详实的展示。


640 (1).gif

桥梁精细化模型展示


640 (2).gif

隧道精细化模型展示


2

辅助正向设计

钢混组合板梁(跨度4×30m)采用全宽预制面板,为提高施工速度,设计使用预制箱梁结构,采用在安装钢箱梁和桥面板后浇筑剪力槽口的施工工艺,在施工图设计时存在剪力钉与桥面板钢筋碰撞的可能,而设计人员难以准确完全的避免碰撞,从而选择了先BIM建模、后出图来矫正剪力钉和钢筋位置的正向设计思路。


640 (4).png

桥面板布置图

640 (5).png

桥面板钢筋布置图


3

管线方案展示

BIM组将现状、规划管线模型与路桥隧模型上传到数字公路平台,形成126初步综合模型,通过平台上进行进行模型交互,并转化通用的PDF格式三维模型,便于方便项目参与人员查看并统筹监督指导施工。


640 (3).gif

数字公路平台


640 (4).gif

PDF格式三维模型


4

BIM数字传递

为了方便施工阶段使用实现BIM模型传递,BIM组探索了在不同软件之间BIM模型打通的技术路线。同时为了方便施工管理,在建模之初就在BIM软件中给构件提供“出生证明”,方便施工单位后期数据采集填报及工程计量,为后期施工管理平台和智慧工地服务。


640 (5).gif

三维模型的过程传递

640 (6).gif

数据的过程传递


126省道改扩建工程项目在规划设计中进行线位BIM应用:辅助设计,进行方案比选,图纸检查、工程量统计和碰撞检查,保障设计品质;协同正向设计,在复杂节点采用先BIM建模后出图的正向设计思路,提高了工作效率;数字化成果交付方式多样化,建设数字公路,实现BIM过程传递,为建成品质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4月8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办DeepSeek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题培训会,厅长王玉志、厅党组书记任海涛等领导出席,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润晓主持。我院数智中心王耀辉应邀授课。
在建筑设计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南京長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長江都市”)积极拥抱AI技术,携手腾讯云接入DeepSeek大模型,开启了一场以智能技术驱动建筑设计创新的精彩实践。
2025-04-08長江都市 AI 科技 建筑科技  阅读:1015
中国建研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国家重大需求,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战新产业“百大工程”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着力解决国产BIM软件无“芯”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以百大工程“国产工业软件技术底座平台建设及产业化应用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产业化进程,推进科研成果在重大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
2025-04-08中国建研院 BIM 科技  阅读:2053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公司设计研究院方案创研团队始终站在行业前沿,不断深挖 AI 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创新应用潜力。凭借 Deepseek、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以及灵感渲染等先进技术,创研团队精心搭建起一套完备且成熟的 AI 工作流程。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演进,AI 有望达成自主设计,届时将显著提升建筑设计的效率,拓展设计的创新边界,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04-01八局设计 AI 科技 建筑科技  阅读:1215
近日,重大设计总院已全面接入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通过与公司内部管理系统及数字化产品的的深度融合,实现AI赋能企业管理、市场经营、数字设计、智慧运维等业务场景,为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开启了新篇章。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