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理念融入产品,科技赋能产品力
阅读:4695 2022-05-26

近年来,在“房住不炒”指导思想下,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使住房逐渐回归居住属性。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红利减退,房地产企业竞争更加激烈,行业进入调整期。在这一过程中,产品力成为房企角逐利器,日益受到房地产企业关注。房地产企业不仅将产品力理念写进年报,凸显其重要性,而且通过产品打造和品质保障实现产品力突围,赢得市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图:房地产企业产品力打造方式及保障机制

640.png

640 (1).png

产品系打造

在构筑产品系方面,房地产企业不断迭代产品体系,打造适销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一方面,房地产企业通过对标,深研优秀产品项目优势,结合客群需求,打造差异化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如保利发展通过对标全球领先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现状、产品特点、未来趋势及竞争差异化特征,从产品精细化的各项细节上入手,其产品体系从“全生命周期居住系统1.0”到“全生命周期居住系统2.0——Well 集和社区”,再到以“乐、颜、精、智、康”为核心价值的五维度美学价值新产品体系,不断升级迭代。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精研客群需求,通过客户画像,打造专属产品体系。如万科根据客户的价值维度、家庭周期维度和细分指标等,将客户细分为5大类、11小类,设计对应产品;旭辉通过客户画像,将客户进行细分,打造专属性S与T两大产品系。

表:万科客群及产品定位
640 (2).png
640 (3).png

绿色发展

在绿色发展方面,“双碳”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将绿色健康低碳理念融入产品中,建设低能耗、低碳排放量的绿色建筑住宅。其一,房地产企业从产品研发理念升级,赋能产品绿色转型。如绿城集团将“绿色”与“健康”作为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依托节能技术及环保设计,做绿色理念的践行者;中国金茂升级绿色战略,打造“臻绿”生活模式,在“生态城市”、“生命建筑”、“‘零碳’运营”三个方面持续升级。其二,房地产企业通过提升工艺工法水平、新型材料应用、融入装配式技术等方式,推动绿色建筑落地。例如保利将装配式建筑融入保利新建造体系,结合新工艺穿插建造,以“新建造工艺、新建造组织、新建造材料”应用为核心,围绕绿色建造、建筑工业化等政策要求实施工艺升级;万科持续推动“5+2”装配式建造体系的应用,新开主流项目的工业化应用比例为83%。

图:房地产企业绿色发展方向
640 (4).png
640 (5).png

科技赋能


在科技赋能方面,近年来,房地产企业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成果,通过搭建科技平台、引入建筑机器等,保障产品高品质与高质量。

图:房地产企业科技赋能产品力
640 (6).png
其一,房地产企业秉持“科技”理念,赋能产品创新。如华发股份积极践行“科技+”战略,科技赋能产品及服务,在助力住宅及创新人居建设的同时,持续增强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积极探索具有前瞻性的创新业态;金茂以“数字·科技”为核心主线,强化科技賦能,推动产品创新。

其二,通过搭建科技平台,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建设效率。如万科通过 BIM、建筑工程人工智能审图、全天候现场监控等科技手段搭建智慧建造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工地“管理+服务”的智慧体系,实现从传统管理工地到智慧工地的转型;华润置地通过搭建BIM+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通过统一标准实现数据互通,缩短建设工期。

其三,通过使用建筑机器人等科技手段,辅助建造流程,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如碧桂园研发应用建筑机器人,利用测量机器人、内外墙喷涂机器人、内墙打磨机器人、封堵机器人等通过多机协同、人机协同等提升建造流程效率,实现用高科技助力建造智能化。

640 (7).png

产品保障

在产品保障方面,房地产企业通过建立高效的品控机制,全流程跟进项目建设,通过卓越的质检体系,提供项目交付时的品质保障。其一,建立成熟高效品控机制。房地产企业通过选择成熟营造团队,遴选对产品富有经验的人员,从材料定样、图纸审核、现场管理、联合评价等多维度进行高效率的品质控制机制。其二,全流程跟进项目,保障施工质量。房地产企业在施工阶段,项目团队各条线全周期驻场跟进,定时巡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各相关单位及时配合及时解决,通过模型、图纸以及施工的时时对比,保证项目效果的落地性。其三,卓越的质检体系,保障项目交付质量。房地产企业执行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内部质量审查与第三方质量评估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健康安全的高品质产品。如万科执行工程体系所有的质量检查制度,包括过程质量飞检、质量线上评估、城市公司月检、材料天网检查、交付评估等全周期全品类的质量检查,并在各地块之间进行检查,对质量风险零容忍。

图:房地产企业产品保障体系

640 (8).png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近日,奥雅纳发布了一项题为《拥抱人工智能:重塑当今城市与建筑环境》的调研。结果显示,人工智能(AI)正在影响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及其基础设施设计, 中国建筑环境领域对AI工具的使用水平位于全球前列。
2025-05-14Arup奥雅纳 调研 AI 科技  阅读:1805
近日,深圳大学、中建八局华南公司和深圳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三方联合申请的深圳市科技创新局2024年度科技研发项目“面向无人机应急救援应用的低空复杂环境视觉与雷达融合感知系统研发”通过立项,并成功获得深圳市财政资助。
2025-05-10中建八局科技 科技 立项  阅读:1654
4月26日上午,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盛大开幕。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携AI智能数字人亮相科交会。
近年来,中国低空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提出推动安全健康发展,加速规模化落地。
2025-05-04湖北省建科院 低空经济 无人机 科技  阅读:1456
索缆桥梁作为大跨度桥梁的核心承力构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结构安全。近年来,索缆桥梁运营安全正面临多源风险叠加挑战:从设计阶段的无加劲纵梁吊杆拱桥的结构冗余度不足、施工中防腐措施不到位等质量隐患,到长期服役中的材料老化、重载交通加速疲劳劣化;从传统检测手段难以捕捉锚固松动等隐蔽病害,到突发火灾、地震等极端事件威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亟待突破。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