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6·18 | 福建设计:创新引领数字赋能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阅读:4894 2022-06-19
“十四五”开局之年,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集团的领导下,进一步深化创新内涵、激发创新热情、凝聚创新力量,利用数字技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赋值赋智,形成了以“设计驱动、智慧建管、智汇运维、智领未来”为主的“智汇+”数字赋能方案,激活传统业务的数字活力,探索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01



数字赋能,设计驱动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源头。BIM正向设计是工程数字设计的关键技术,公司通过建筑、结构、设备、岩土勘察、装修、幕墙等专业的全专业一体化协同设计和数字交付,驱动模型信息的正向传递,提高数据准确性、时效性,实现造价管控周期前置,大幅提升设计质量,达到事前控制设计限额的目标。

钻探参数采集系统


针对国内工程勘察现场钻探作业现状,公司对现有国内使用量最多的XY-1系列工程钻机进行了改造,采用了基于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通过在钻机对钻探质量影响最大的主要部位安装传感器,实现了对主要钻探参数(扭矩、压力、转速、深度)和取样自动采集远程无线传输、云存储和异地终端显示。

640.png

640 (1).png

钻探参数采集与可视化


福州长乐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空管工程


该项目针对机场空管建筑设计主体结构复杂、流线型外观、民航专项设计复杂且协同难度高的设计管控难点,积极探索数字化解决方案,将BIM+造价管控技术深入设计应用,基于岩土、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风洞试验等全专业模型实现设计优化并快速提量。

640.jpg

640 (1).jpg

福州长乐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空管工程


项目结合勘察结果创建三维地质模型并对各土层赋予三维可视化信息,便于后期各阶段进行地层分析。同时在结构设计上,根据带有三维可视化信息数据的地勘模型进行桩基设计,对桩型、桩长等进行可视化优化,保证桩型设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640 (2).png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桩基设计

项目塔台为高耸异型剪力墙结构,总高度将近100米,同时项目所在地为滨海地区、夏季台风盛行,当地基本风压达到0.8kN/m2。为保证塔台的抗风性能及塔台管制员的舒适性,在初步设计阶段,将BIM正向设计信息模型数据用于风洞试验3D模型打印,同时提取项目设计数据,根据最终的风动试验报告数据,优化设计方案。在塔台顶层优化设置了40t质量协调阻尼器。

640 (3).png

基于3D打印模型的风洞试验 

640 (4).png

建筑性能分析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综合模型自适应分析、模拟预安装、三维校审等数字化手段,实现装修末端的精细化布置以及墙面、吊顶的造型分割与分缝。根据计量规则存储和读取构件信息,并行计算工程量,并分类输出工程量清单,最终实现量价一体的精细化设计管控。

640 (5).png

640 (6).png

装修模型

通过星宇大数据集成平台,交付BIM轻量化模型,平台支持模型浏览、漫游、属性查看、剖切、测量、过滤、查询等功能,通过移动端便可查看空间净高等信息,实时协调各专业间的碰撞问题,便于项目参建各方的沟通交流。

640 (2).jpg

数字化交付



02



数字赋能,智慧建管


公司集BIM、GIS、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一体,通过智慧工地生态管理平台、建设工程监测信息管理云平台等,对施工现场的真实环境、数据、行为进行交互、感知、决策、执行和反馈,显著提高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等资源要素的集中管理水平,实现施工现场的智能化、精细化管控。

智慧工地生态管理平台


该平台实现公司对所有工地项目施工过程的全方位管控,将人工智能、机器视觉、GIS、BIM、无人机等技术手段融入项目施工过程管控的各个环节,为提升现场管控力度、完善流程衔接提供便捷化、智能化的应用场景,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劳务用工管理、绿色施工、进度管理等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深度融合。

640 (7).png

某智慧工地示例

 

640 (3).jpg


信息化案例

自动化、平台化/智能化监测


当前电子设备、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公司深入研究 “自动化+平台化/智能化”监测技术,并基于自动化、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开发了一套“建设工程监测信息管理云平台”。平台无缝对接各类型传感器,建立监测项目数据,通过平台化智能管理,实现监测成果自动化报警、实时化监管、在线化审核及审定、一键化输出成果报告等功能。

640 (8).png

建设工程监测信息管理云平台

640 (9).png

软件著作权



03



数字赋能,智汇运维


公司集成运维数据信息与服务资源,打造“智汇运维”建筑新运维模式,通过智慧园区可视化管理平台等,实现建筑能耗、设施设备、消防、安防监控等系统的统一监测、智能分析、联动控制,有效提高建筑运维效率与服务水平,达到建筑集约化管理、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智慧园区可视化管理平台


该平台融合应用BIM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度整合安防管理、消防监测、车辆管理、能耗监测、环境监测等子系统,将物联网应用神经延伸至企业各业务场景,通过实时、高效、动态的联动管理新模式,实现园区“数据可视化、状态全感知、 业务在线管、事件全过程”的智慧化管理。

640 (10).png

640 (11).png


640 (12).png

640 (13).png

智慧园区可视化管理平台



04



数字赋能,智领未来


为助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公司汇聚BIM、GIS、物联网等设计、施工、运维数据,构建城市数字孪生体,打造数字驱动的新型城镇化城市治理体系,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字乡镇大数据管理平台

图片

该平台基于“倾斜摄影+GIS +BIM”模型,实现智慧化的乡镇管理,涵盖乡镇人口户籍管理、电子政务、二违治理、古建筑保护、网格化管理、美丽乡镇展示、综治管理、知识管理等内容,实现乡镇全方位数字化的管理。通过日常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移动化、智慧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进基层治理,为乡镇政务提供有力支撑。

640 (14).png

640 (15).png


640 (16).png

640 (17).png

数字乡镇大数据管理平台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全方位激活创新基因,激活创新能量,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业务转型、产业升级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数字化的驱动引领作用,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近日,奥雅纳发布了一项题为《拥抱人工智能:重塑当今城市与建筑环境》的调研。结果显示,人工智能(AI)正在影响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及其基础设施设计, 中国建筑环境领域对AI工具的使用水平位于全球前列。
2025-05-14Arup奥雅纳 调研 AI 科技  阅读:1679
近日,深圳大学、中建八局华南公司和深圳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三方联合申请的深圳市科技创新局2024年度科技研发项目“面向无人机应急救援应用的低空复杂环境视觉与雷达融合感知系统研发”通过立项,并成功获得深圳市财政资助。
2025-05-10中建八局科技 科技 立项  阅读:1571
4月26日上午,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盛大开幕。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携AI智能数字人亮相科交会。
近年来,中国低空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提出推动安全健康发展,加速规模化落地。
2025-05-04湖北省建科院 低空经济 无人机 科技  阅读:1328
索缆桥梁作为大跨度桥梁的核心承力构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结构安全。近年来,索缆桥梁运营安全正面临多源风险叠加挑战:从设计阶段的无加劲纵梁吊杆拱桥的结构冗余度不足、施工中防腐措施不到位等质量隐患,到长期服役中的材料老化、重载交通加速疲劳劣化;从传统检测手段难以捕捉锚固松动等隐蔽病害,到突发火灾、地震等极端事件威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亟待突破。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