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 川建院加快数字化转型,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阅读:3134 2022-12-29
640 (26).jpg


近年来,川建院立足全国一流数字化城市空间服务生态平台发展定位,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部署,抓好各项改革,取得较好成效,相关举措和经验以简报形式收入省国资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刊第83期

以下为文章全文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建院”或“院”)立足全国一流数字化城市空间服务生态平台发展定位,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部署,抓好各项改革,取得较好成效。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中,紧扣“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行业趋势,强化战略引领、搭建发展平台、探索实践应用,推动数字化在企业落地生根,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01

强化战略牵引

以提升发展引领力推动数字化“落地”


01  以点促面”,高站位明确数字化转型方向


2020年,川建院提出数字化转型总思路,将数字业务作为企业“十四五”规划先行战略和核心抓手,以数字化转型引领业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以投资为核心打造创意设计、工程管理、工程勘察、数字业务,确立2025年末完成数字化转型目标,建立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并在行业内具备一定影响力。


02  “内外联动”,高质量编制数字化框架规划


委托国际知名第三方机构在院内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院发展定位和业务实际编制《数字化框架规划》,制定数字化战略实施路线图,明确建设“智能化协同建造、一体化项目管理、智慧化空间运营、平台化管理赋能”4个核心业务场景,塑造“数字化平台能力、数据化资产能力、数智化组织能力”3项核心能力,力争5年内成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数字化城市空间服务生态平台”。


03  “上下同步”,高标准凝聚数字化发展共识


院高层领导带队多次前往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等标杆企业考察调研,深入学习数字企业发展模式,借鉴探索“互联网+建筑”发展方向。定期召开推进数字化转型专题工作会,高层领导同中层干部专题研讨数字化转型方向、思路和规划,凝聚内部合力,做好创新发展知识积淀。加强数字化转型宣传,内部杂志专题报道14次,层层传递数字化转型理念,不断浓厚氛围凝聚共识。


02

搭建发展平台

以增强创新创造力推动数字化“生根”


01  牵住“牛鼻子”,建立组织平台



紧紧抓住建立机构和明确责任人这个“牛鼻子”,建立“1+1+1”组织支撑。设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人员配备,有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设立数字技术部,聚焦业务数字化,开展生产运营管理相关的业务平台建设和提升设计生产业务数字化能力;成立全资子公司四川观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数字化业务,开展BIM、CIM技术在城市空间“规建管运”中的应用研究,推进数字科技项目落地。


02  用足“工具箱”,搭建成长平台



坚持多元化人才引进,通过面向国内外市场化招聘、专业猎头公司推荐、内部选派等多种方式,建立起一支IT技术和工程技术交叉融合的数字业务团队。坚持市场化激励,创新运用国企改革工具,对承担数字化转型职责的中层管理人员100%实施契约化管理,执行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及三年一任期考核;加大对数字化转型人才的薪酬激励,“一人一议”对标市场协商约定薪酬,建立绩效年薪占比超过70%的考核分配机制,全面对标市场化科技型企业。


03  构建“生态圈”,打造共创平台


640 (27).jpg

640.png

▲ 成立成都市CIM创新应用实验室


坚持“双轮驱动”链接外部资源,建立互利共赢生态体系。主动“走出去”,与格力电器、商汤科技、成都传媒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政-产-学-研-用-金-介-才-媒”协同创新体系。积极“引进来”,与四川万物共算、成都佳华物链云科技等科技公司共建“成都市新城建CIM全产业链创新应用实验室”,与成都电信共建新城建联合创新研究中心,交叉融合空间规划技术、工程设计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在新城建领域聚焦打造示范片区和项目。


03

探索实践应用

以打造核心竞争力推动数字化“开花”


01  狠抓流程再造,推动信息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


聚焦“流程再造、提质增效”目标,优化协同设计系统,将方案设计、协同设计、模块化设计、质量管控等全过程纳入系统平台一体化管理,有效提升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优化OA办公系统,建立党建、企业、业务、知识管理和高管驾驶舱五大门户,上线流程400个,实现办公业务全部“线上化”。新建人力和财务管理系统,基于统一平台和数据标准,实现人财数据集中管理、实时汇总,集团化管控得到有效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大大提升。


02  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数字技术和核心业务深度融合


640 (28).jpg
640 (29).jpg

▲ 建筑能源管控项目


引导一线单位在新技术和具体业务场景中积极探索,找到“价值兑现点”。充分发挥数字科技对场景营造的赋能作用,开展智慧TOD、智慧公园、智慧楼宇等9个覆盖不同城市空间的场景研究,成功搭建新华坊智慧公园项目CIM+智慧公园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综合服务有机融合。实施大源国际绿色低碳智慧楼宇既有建筑改造科研项目,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主导研发基于BIM的智慧楼宇低碳节能运维平台,完成沃尔玛超市、山姆超市、美凯龙、大源国际中心等商业、办公、医疗类建筑的能源管控,实现节能减排降至20%-25%。


03  深挖数字项目,推动产学研用与技术攻坚深度融合



坚持应用牵引、重点推进,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主编《四川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设计施工一体化标准》,参与《成都市城市信息模型(CIM)标准化白皮书》等系列标准编制工作,从应用端促进产品创新。构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成果研制和推广机制,推进“建筑信息化模型全产业链协同工作平台研发与示范”“基于数字孪生的CIM城市空间数据服务平台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装配式建筑OpenBIM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研发项目数十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6项。


640 (30).jpg
640 (31).jpg

数字化专题工作会 (部分)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技术与BIM应用分会公布了“第八届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评选结果,OVUD三项成果从全国多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二类成果2项、三类成果1项。
2023-03-29中电光谷建筑设计院 科技  阅读:729
3月25日召开的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上,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联合市科协、宝山区政府等单位发布《2023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同济设计集团入选榜单。
2023-03-28同济设计TJAD 榜单 科技  阅读:1309
中建西勘院、中建地下空间公司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对项目诸多技术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突破技术瓶颈,形成一系列企业特有的工法、专有技术和专利成果。2021年,中建西勘院、中建地下空间公司获评3项四川省省级工法,省级工法是彰显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履约与创新能力的生动写照,《科技引领》栏目特别策划《省级工法掠影》,走进项目现场,展示项目创优亮点、实现技术创新创效的故事。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快推动中央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国机集团积极推进司库信息系统建设。
2022-12-29国机集团 司库信息系统 上线 科技  阅读:3189
近日,中建八局与网易公司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双方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务实合作,携手推动建筑产业变革升级。签约仪式期间,网易公司CEO丁磊与中建八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明,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章维成举行会谈,并共同为中建八局·网易伏羲挖掘机器人揭幕。网易伏羲负责人范长杰,中建八局总工程师亓立刚参加签约仪式。
2022-12-12中建八局 战略合作协议 科技  阅读:3898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