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TE ARCHITECTURAL SPACE AND PROMOTE FUNCTIONAL 建筑功能业态由原电子产品卖场升级为科技体验型商业和科技创新企业高品质办公,原来的功能布局及动线组织已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首先增加高品质双层挑高大堂结合室内装修提升昭示性和吸纳力,通过交通组织和高地区人员分流设计提升大堂导流能力。 其次植入中庭空间,在满足办公空间采光及通风要求的同时创造绿色生态化的办公环境,促进空间共享与科技信息交互,并通过中庭连通地下商业、地下交通及屋顶绿化空间。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TO IMPROVE ARCHITECTURAL SPACE 为了提升建筑空间,建筑方案设计时将中庭东南角的一颗框架柱在首层~八层范围切除,但九层~十一层范围该柱仍做保留。结构团队面对的难题是,既要解决9~11层柱悬空转换的问题,又不能影响建筑中庭空间效果的需求。 在经过充分计算与论证后,结构设计团队采用在9层增设斜拉构件的方式解决上述难题,在斜杆两端分别在原结构处设置钢结构环形箍板,环箍与原结构采用对拉螺栓的方式连接形成整体;斜杆与环箍之间再采用焊,形成整个斜拉转换体系。 ▲ 模型计算 & 现场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因现状结构情况较为复杂,斜杆连接节点有部分对穿螺杆施工困难。结构团队针对斜撑的节点进行了复杂受力分析,优化环箍的构造节点,部分对穿螺杆改为后扩底机械锚栓,并设置节多道加劲肋对环箍进行构造加强,最终该处复杂节点的施工得以顺利完成。 ▲ 完成效果
暖通节能环保,打造低碳、健康、舒适环境
CREATE A LOW-CARBON,HEALTHY AND COMFORTABLE,CREATE A LOW-CARBON,HEALTHY AND COMFORTABLE 采用较高的新风量标准,提高新风系统过滤等级,设置UV-C盘管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合理设置空调系统及末端设备,使室内相对湿度在全年保持30%~60%的水平并保证室内噪声有效控制,满足LEED及WELL认证标准的相关要求,为客户提供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 ▲ 改造后A座实景 通过对中庭进行热环境模拟,设置内遮阳设施,并在顶部侧面幕墙设置电动通风窗及机械排风系统,有效改善回廊夏季温室效应,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六层以上回廊封闭,削弱冬季烟囱效应及首层大堂的冷风侵入。 办公内区采用变风量全空气空调系统,冬季及过渡季加大新风量对室内进行自然冷却,优先利用室外低焓值空气消除内区余热、余湿及其他有害物质。降低空调系统能耗的同时提升舒适感。 塔楼办公新风系统采用乙二醇热回收装置,回收能量的同时,避免新风与空调回风直接接触造成传染源通过新风系统交叉感染。
电气环保利旧措施,节约公共资源
ELECTR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CYCLING MEASURES TO SAVE PUBLIC RESOURCES 第一主干配电利用原有密集母线,无论从用电安全性、耐火阻燃能力、占用竖井空间等安全因数,还是从使用寿命、可维护性、负载扩展性、绿色节能等长期的经济性方面,利旧母线都是最好的选择;第二电缆线槽经填充率核算后,满足规范要求时利用原有线槽,当部分不满足要求时在局部新增电缆线槽,不一盘否定,这样也大大降低了施工工期,符合国家对既有改造项目发展策略。
简约实用的照明设计,创造温馨舒适光环境
SIMPLE AND PRACTICAL LIGHTING DESIGN CREATES A WARM AND COMFORTABLE LIGHT ENVIRONMENT 采用LED灯可以提高建筑空间光效,降低照明功率密度值。室内公区照明及夜景照明均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不同需求、不同时段及自然光环境设定多种场景模式,可使照明系统全自动运行,系统将按照预先设置切换到若干不同的基本工作状态,如“白天”、“晚上”、“周末”、“节日”等,根据预设的时间自动地在各种工作状态之间进行转换;既可满足照明功能需求,又绿色节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