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头古城NT195改造 | 坊城设计
阅读:5442 2022-07-10
640.jpg

(△图片由万科城市设计研究院提供)

背景

      项目位于南山区南头古城,毗邻古城东门。项目由同一业主拥有的两栋不同年代的建筑组成,其中一栋是80年代的四层半框架楼,另一栋是其南侧60年代的两层半砖混海沙楼,南侧楼栋结构检测鉴定报告评估结果为危楼。

640 (1).jpg

(△中山东街沿街商铺改造前立面)

      现状两栋楼首层为沿街便民商铺,二层以上为原居住空间经过重新划分而形成的多个“极小居住单元”,消防安全隐患严重,无公共社交空间,居住单元面积为6-8平方米,且无采光的空间,亟需改造成为满足未来居住与使用需求的空间。

640 (2).jpg

(△砖混海沙楼改造前隔间现状)

      在南头古城狭小街巷的上空出现一处跌级退台和外挑式花池的屋顶花园,在高密度城中村环境中,描述了一种顽强生命力与美好生活场景,这是南头难得的一处风景,触发了设计的原初概念。

640 (3).jpg

(△南头古城狭缝绿化)

-思考

      在各历史年代沉积已久的南头古城中,如何回应场地与人文,打造南头古城中的一种新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设计概念

      狭缝花园-受古城一角的中屋顶花园启发,希望通过危楼-海沙楼的拆除重建,将空间化零为整,通过扩大间隙、逐层退台、出挑阳台花池等设计动作,在密集的古城居住空间中释放更多的光线及活动空间,营造更轻松舒适的社交生活场景,让扎根于南头古城、怀抱梦想与对美好生活憧憬的深漂人,感受到富有生命力的空间,碰撞出更多的想法与创意。

640 (4).jpg

(△轴测图)

640 (5).jpg

(△改造效果图)

-剖面设计

      首层为开放商业空间,通过业态和社群活动营造社交场景。二层以上兼备公寓、精品酒店经营的多变商业空间,为未来商业定位及运营提供灵活的空间及设备条件。

      在拆除重建的建筑中,通过北侧之间的4米灰空间和南侧退台的空间塑造,创造更有利的楼间采光通风条件,也通过对场地的积极回应,创造出更多更舒适的绿色社交空间。

640 (6).jpg

 (△南北向剖面图)

640 (7).jpg

(△东西向剖面图)

-立面设计

      希望通过竖向砖的肌理及节点设计,营造贴合南头古城整体风格规划的文雅气息,门窗与小阳台的排列,结合耐旱的植物绿化,营造一个现代与自然融合的绿色建筑,成为南头古城的多样建筑层积中的另一种风景。

640 (8).jpg

(△改造立面)

640 (9).jpg

(△商业入驻前效果-图片由万科城市设计研究院提供)

640 (10).jpg

(△商业入驻后效果-图片由万科城市设计研究院提供)


-空间设计

      项目在设计之初预留充分的商业经营可能性, INNONOW酒店品牌的入驻,通过前卫的室内空间设计,也充分挖掘了建筑设计方案中预留出来的平面与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创造了一个更加有趣的空间场景。


640 (11).jpg
640 (12).jpg640 (13).jpg
640.gif
640 (14).jpg
640 (15).jpg
640 (16).jpg
640 (17).jpg
640 (18).jpg
640 (19).jpg
640 (20).jpg
640 (21).jpg
640 (22).jpg
640 (23).jpg
640 (24).jpg

(△酒店入驻后效果-图片由楹诺·小半城 INNONOW提供)


-技术图纸

640 (25).jpg
640 (26).jpg
640 (27).jpg

640 (28).jpg

640 (29).jpg


项目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中山东街楹诺·小半城 INNONOW

项目建筑面积:约1000㎡

设计时间:2020年7至10月

竣工时间:2021年2月

委托方:万科城市设计研究院

建筑设计单位:深圳市坊城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主管合伙人(主创):陈泽涛、曾宪志

项目负责人:廖晓裕

设计团队:曾宪志、廖晓裕、胡铖韬、马如帅、周莹钰、房琪、蒋文龙、方正豪、卢镜深、蔡敬宗(排名不分先后)

室内设计单位:蜚声设计

施工图设计单位:深圳市博万建筑设计事务所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