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华侨城·万科·侨城里 | 柏涛建筑
阅读:4848 2022-10-12

640.png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这里是杜牧诗中的春风十里扬州路

辛弃疾词中的烽火扬州路

古老而婉约的历史长途


640 (1).png

扬州华侨城·万科·侨城里位于扬州中心城区北部,瘦西湖-古城-古运河文化轴。扬州作为一座具有近7000年文明史和2500年建城史的城市,具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面对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城市,新的居住建筑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能够带给居住者什么样的生活体验?如何将江南文化与建筑设计相融合,营造真正带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归属感的居住场景?接下来我们共同探索。

640 (2).png




里坊制
  / 解题

面对具有深厚历史沉淀的扬州,设计采用“里坊”形制来延续传统同时衔接当代生活,通过“融”、“迭”、“破”的设计策略,将时空、场地、文化及建筑进行有机融合。

[融] 古今文化融合,合院式建筑围合感

640 (3).png


[迭合院式建筑演变

640 (4).png

[破创新“T型”洋房

640 (5).png

整齐划一、纵横相交的街巷,展现着盛世的气派与魅力,看上去就像棋盘一般划分街区,而这正是“里坊制”。里坊制采用以方格网为基本单位的城市交通格局基本形式,对城市功能区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640.jpg



视觉通廊
/ 创造

打开一扇窗,链接城市空间。

640 (1).jpg
640 (2).jpg

在规划设计中利用住宅不同的建筑高度所形成的极具变化性的城市天际线丰富城市上空,增加城市的视觉变化多样性,减少城市高层住宅对人的视觉压迫。

640 (6).png



街坊巷院
/ 重构

项目根据功能不同划分为里坊组团、高层建筑、商业群楼、幼儿园四个部分。通过建筑体量围合入口空间和行进路线,内部采用“复道回廊”系统,将住宅单体之间串联起来,在功能上规避室外多变天气,在文化上打造扬州园林空间感。

640 (3).jpg


洋房顶部使用深灰色真石漆,顶层之间相互呼应,形态轻盈灵动;低层住宅使用坡屋顶的形制 ,统一整体性;整体的基座设计,使得板式洋房和T型洋房形成一个整体。

640 (7).png640 (8).png640 (9).png


里巷的设计,丰富了建筑群的形式的同时增加了社区之间的衔接,内与外,动与静,主与次之间,创造了有趣的空间体验。


640 (10).png

“里巷”尺度

640 (4).jpg

图片来源 © 扬州万科

640 (5).jpg

图片来源 © 扬州万科
640 (11).png

640 (6).jpg

图片来源 © 扬州万科
640 (12).png
图片来源 © 扬州万科

统一的材质与整体性的划分,为里坊组团的整体性提供了解题思路。

640 (13).png


高层整体呈现简洁构图结合现代材料,体现扬州包容创新的精神;里坊通过传统建筑元素提取结合现代设计手法,折射扬州传统生活情境。

640 (7).jpg

街,带来了便捷高效,配套完善的生活体验;坊,代表着高品质生活圈层的聚集;巷,邻里间的人文情怀,在这里体现;院,是东方人骨子里独有的情怀。


640 (8).jpg

大门

640 (14).png

商业裙楼

640 (15).png

幼儿园

我们转译的传统要素不仅有里巷还有回廊,将住宅单体之间,用风雨连廊有机的串联起来。在功能上规避室外多变天气,在文化上打造扬州园林空间感,无形中是对扬州地域特色的继承,也是对江南地域气候特征的顺承。


项目档案
项目位置: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
开发企业:扬州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柏涛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设计主创:赵晓东、朱维吉
设计成员:熊胜洋、胡俊雄、王江伟、陈乐熹、蔡志豪、谢保城、李佳红、杨舒文、林海辉、阳素梅、黄旭、林榕蓉、杨朝杰、曾艺萍
施工图设计: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麦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瞻博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单位:上海城市之光灯光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摄影:陈桂明
用地面积:198,349 ㎡(B3、B4地块)
建筑面积:506,408 ㎡(B3、B4地块)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