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繁华的武林门到传统诗意的拱宸桥,短短数十里河段汇聚了杭州的千年古韵,城市与运河的双重加持让杭州的城北区块成为宜居的代名词。如今随着运河音乐公园的开放,运河湾综合体的快速建设,运河沿线绿道的贯通,这一集文化、商贸、娱乐、居住功能为一体的杭州城市副中心逐渐向人们展示她全新的面貌。杭州天阅云合源位于运河新城核心区,东临京杭大运河,距离古运河南端终点拱宸桥1.5公里。当运河文化记忆与现代生活文明在此交汇,如何串联起城市生活的过往与未来,鲜明地标识运河文化的地域特征,成为本次设计的出发点。项目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强调运河景观价值的最大化,为居住者与运河发生关联提供更多可能性。地块东面沿河采用指状渗透的排布形式布置多层,充分吸纳沿河景观,西面高层区域与多层区域错落分布,避免了景观遮挡,实现户户看景的生活空间。设计强调从西面主入口至东面次入口的景观轴线,链接东面大运河景观带,并将住区配套用房沿河布置,为使用者构建一个充满仪式感、丰富且有层次的日常生活场景。沿河展开面 摄影:直角建筑摄影
沿河多层与住区配套用房 摄影:直角建筑摄影
高层与多层错落分布 摄影:直角建筑摄影
在建筑语境中,意向设计是以某种具体的形象作为设计构思的起点,设计者通过过程操作,将相关信息与知识进行过滤与筛选,继而进行重构与物化。在天阅云合源的设计中,大运河沿河丰富的现存历史建筑作为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我们提供了设计依据与来源,从富义仓遗址到小河直街与桥西历史街区的传统民居,再到民国时期的大河造船厂,其建筑形象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我们提取这些建筑中采用的经典坡屋顶元素,进行设计重构,来塑造传统与现代兼具的气质,呼应传统运河人居,为城市脉络增添一份独特记忆。坡屋顶这一原始符号,在新的阐释下变得可读:临河最东面配套用房的连续折线形坡屋顶,多层建筑简洁利落的坡屋顶,点式高层顶部的单坡斜屋顶形式,最后到西面城市道路的平屋面形式。临河到城市道路建筑采用的不同的坡屋顶处理形式,蕴含了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设计思维与操作方法。
在建造方式、立面处理及材料选择上,设计用更为洗练和当代的建筑语汇来进一步传达传统运河生活与文化的精神气质。临河配套用房及多层建筑,屋面及墙面采用一体化的手法,即采用同种材质,保留坡屋面形式的同时赋予建筑当代的感官体验;临河多层建筑的立面采用断层式设计,二层采用轻盈的玻璃幕墙,与整体石材立面做了明显的材质区分,二层以上的建筑体量形成视觉上的漂浮姿态,以此来呼应传统水上人家的住居氛围。立面处理强调建筑体积感的同时,山墙面的玻璃幕墙与仿木色金属格栅增添了建筑的轻盈感,与以石材为主的立面形成虚实对比关系;在材料及颜色选择上,用浅灰色石材、仿木纹铝板来代替传统建筑的灰白色实墙、木作等传统材料,工艺平整,以当代审美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杭州主城区运河十里精华段,从当代时尚的武林壹号,到传统雅致的江南里,gad以独特的视角,将美好人居的生活方式融入一个又一个现代住区中。天阅云合源在传统运河文化语境、既存片段及场地特色前提下,基于对传统与现代两种形式语言的深度把握,以当代的视角来传达枕河人家的美好生活氛围。东面半鸟瞰 摄影:直角建筑摄影
东面次入口半鸟瞰 摄影:shiromio studio
社区内景 摄影:直角建筑摄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