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南正门及周边景观改造提升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阅读:3598 2023-06-06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南正门


五山校区百步梯

理工大学,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建筑老八校”之一,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学府。1934年,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业已奠基,南门石牌始建。此后近一个世纪,学校几经变更,1952年华南工学院于此成立,1988年更名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位于番禺区的大学城校区建成投入使用;2019年,广州国际校区在番禺区创新城南岸拉开华南理工大学新征程的序幕。


年沧桑,云烟过往。2022年,恰逢华南理工大学组建70周年暨建校105年校庆,云山珠水承平日久,南国学府亦是桃李成林。为提升这所华南名校整体形象,学校决定将五山校区南端校门及其周边景观、百步梯两侧边坡面貌进行改造提升





1.华南理工大学

南正门及周边景观改造提升




01

   项目概况

PROJECT  OVERVIEW

__



南理工大学南门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即落位于华工五山校区南方正门,以原校园中轴始端——南门广场为中心,延伸至五山地铁站,途径3个主要出入口,全长约3公里,是华工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

为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的形象窗口,南门前广场区域因年代久远,经历多次翻修设计,元素较为复杂,植物长势不如意,缺少聚集休憩及合影空间,景观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项目沿路多有出入口,除校园形象展示之外,也是师生日常活动的要道,但道路维护情况、车行及步行系统分流不理想,校园入口性引导也比较弱。


华南理工大学南正门改造前





02

   设计策略

DESIGN STRATEGY

__



百年学道 树大学门户形象


了做好校园第一面的设计,设计团队研究学习了大量国内外历史校园空间,借鉴其对城市开放的中央校园主景,取“百年学道”之意,打造自然大气的疏林草坪学道场景,将华工的校园时空记录化作景观节点设计的元素。同时选取考究的造景材质,以匹配原有校铭石及校门的设计风格,营造沉淀的历史感。在植栽设计上,完全保留了场地原有的乔木作为校园记忆,结合易维护的新增灌木地被,营造了舒适自然的植物空间。

脉络通达 理交通承启之合


工南门及其周边区域,城市道路斜穿而过,人、车流量极大。新设计在并行的路段腾挪绿化空间,在不影响现状树的前提下以绿化隔离,防止人车混行,以实现良好的校园步行体验。

在步行沿线还布设有休憩和慢行的花林空间,以及规范集中的校园非机动车停放位置。对于道路进一步拓宽,以缓冲绿化带实现人车分流,也有助于缓解交通的紧张局面。

开放兼容 塑城市开放空间


地空间设计不仅提升校园形象需求,而且同时满足了周边居民的多种使用场景需求:集合休憩、慢行、参观打卡、校史宣传等功能,成为了周边居民津津乐道的地方。



03

   节点展示

FEATURES TO SHOWCASE

__


知新园——学无止境,常知常新
新园,即原南门正广场。这里是华南理工大学主入口与校铭石所在之处,华工学子入学与毕业时大多会在这里留影纪念。知新园景观次第有序,将各景观要素的远近高低仔细推敲,最终形成一校三区水景广场——校铭石——孙中山先生像的校园门户画像。新设计以此中轴展示华园发展历史,讲述华工故事。

生机盎然的校门门户,简洁开阔的草坪主景,尽头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校铭石


广场镜面水景抽象记录了华南理工大学三大校区的地理位置及广州市各个重要文化节点


华南理工大学三大校区及广州市各个重要文化节点图标设计


广场也成为了周边居民聚集及学生科普校史的好去处

学子林——莘莘学子,烂漫年华
子林依托现有的校园林木重新添加穿插步行路径,改造原来密而不达的绿化空间,成为一片写意浪漫的休憩和慢行空间,深受师生喜爱。

林荫细密,笼罩着往来散步与停坐的人群,静谧而惬意


学思岛——慎思明理,笃行道远
思岛位于华工东门与华工附属幼儿园附近,是交通要道。为疏解紧张的交通矛盾,设计团队在此处做了道路的拓宽处理并规范了沿路机动车的停车区域。设计团队把环岛缩小,改用简约现代的表达语言,增加非机动车停车区及家长等候休憩林下空间,提升了东门入口的开敞感及形象性。

简洁大气的环岛,保留原状的大王椰子,营造整洁的林下草坪空间





2.华南理工大学

百步梯两侧边坡修缮加固工程




01

   项目背景

PROJECT  BACKGROUND

__


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百步梯建成于1936年,位于半山西路中段,是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师杨锡宗先生设计。兴建百步梯的初衷是为引导莘莘学子努力学习,脚踏实地,勇于攀登。整体环境有着苍劲古朴的气质,从地形上来看,颇有中国古代入山修炼的格局。百步梯伴随着学校走过了沧桑岁月,也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华南理工人翻越一座又一座科学的高峰,如今已成为华工人奋进拼搏精神的象征。

百步梯历史照片


经86年风雨洗礼,百步梯两旁的山表植被已失去固土护坡的基本功能,边坡开始变形失稳、土体裸露,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近年多次出现滑坡现象,并已威胁坡顶22号楼建筑安全。为防止两侧山体边坡继续变形、崩塌危及周边建筑及环境安全,学校研究决定,于2019年开展边坡抢险加固工程筹备工作。


百步梯两侧山体滑坡险情





02

   设计理念

DESIGN CONCEPT

__



石梯砺步 长阶新绿


步梯两侧边坡加固工程及景观修复设计是以“消危御险”为基本原则,以“缝合自然,生态修复”为景观理念。本方案尽量保持原百步梯历史层积形成的环境空间气质,坚持“修旧如旧”,保护场所历史痕迹,延续郁郁葱葱的原有绿化环境。


百步梯路灯基座历史文物


侧边坡空间呈镜像对称布局,水平长度约42m,高差约15m,垂直倾角65°-75°,设计上将锚索+格构梁的支护体系与立体绿化的材料技术相结合。推敲过程中充分利用原土坡的坡面走势,实现分级放坡的造型需求。百步梯顶部南侧紧临22号楼,支护施工可能对原有建筑产生扰动,为此设计师多次现场勘察,小心计算求证,最终得出一套既能保证周边建筑安全又能实现设计意图的方案。




03

   关键技术策略

TECHNOLOGY STRATEGY

__


三维立体格构梁完成效果

实现在护坡结构上覆绿,并且在大倾角的边坡上种植大树,以形成树冠绿廊,设计团队经过多轮次的研究,制定出以下的技术策略和景观方案:在护坡结构方面,首先将坡面划分出多个3mX3m的边坡支护单元,在此单元尺度内,可根据坡面造型需要和填挖方平衡来调整格构梁的长度,创造出有别于常规锚杆护坡的三维立体格构梁模型。



,着重构建稳定的人工支护结构与立体绿化的共生关系,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固化基质营养种植土。这是一种可以缓慢降解固化成型的模块化种植土壤,其特点轻质化、施工高效,能很好地贴服三维多变的格构梁种植腔。通过固化土与格构梁固定后,相互形成贴合的坡面种植区域,将植被杯苗安装在土壤的孔洞中,根系直接与边坡土壤直接接触,起固土护坡的作用。



外,在已有边坡体系的基础上,将格构梁划分成上下两个板块,中间连接处设置了宽约1.3-1.5m相对平缓的过渡段,使得乔木能有较稳定可操作的种植带。种植时对树穴土壤进行疏水透气改造,使18棵特选全冠香樟能更快地恢复稳固。


上两个工程设计,为护坡覆绿和种植创造了条件,使百步梯工程边坡改造既保证安全又能达到预期的空间效果。


修缮后,百步梯与山坡自然衔接,环境绿意盈盈,成为热门打卡地


排水设计方面,在边坡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截水沟,此乃避免雨水冲刷的重要防线。绿化灌溉采用智能监控灌溉系统,使绿化土壤保持合适的湿度和营养,促进前期快速生根固土。



景灯光设计考虑了平日和节庆两种照明模式,在百步梯平段布置了5对庭院灯,既能保证基本的照明功能,也能满足节约用电的要求;在梯段两侧,增设洗墙灯,照亮两侧边坡和绿化,强化百步梯的通廊空间感,并满足节庆时营造夜景氛围的需要。


淡雅明快的灯光设计,为攀登者照亮前路




04
   设计图纸
DRAWINGS
__

百步梯格构梁平面图

百步梯格构梁定位平面图


百步梯格构梁立面图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南正门及周边景观改造提升
项目位置:广州市天河区
总用地面积:28333㎡
总建筑面积:28333㎡
设计时间2021年
竣工时间:2022年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主持:倪阳
设计团队:郑旸 林宪詠 周国欢 欧建聪 刘继顺 陈璧如 史梦霞 董健帆 侯雯琪 钟颖涛 张绮婷 徐家欣 谭鸿健 赵笑寒 庞钦元 杨石泉 陈媛斯 柳静 巫慧芊 欧洁雯 叶雨馨 杨赐桐 罗永昌

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百步梯两侧边坡修缮加固工程

项目位置: 广州市天河区

总用地面积:1056㎡

总建筑面积:1056㎡

设计时间:2020-2021年

竣工时间:2022年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主持:倪阳

设计团队:晏忠 伍朝晖 陈凌锋 林晓婷 陈奕心 江毅 易伟文 何啸 陈欣燕 李宗泰 俞洋 过仕佳 区锦聪 杨清丰 王志锋 洪明波 吴海桐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