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玥瑄邸 | 上海伟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阅读:5107 2020-02-05

“ 十里洋场一朝梦,百年风情永世存 ”


640.webp.jpg

梦回十里洋场

妙龄的姑娘多窈窕,媚人的秋波柳样腰,她穿过时代烟雨,穿过老上海悠长的弄堂,正风情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徜徉上海街头

邂逅这座城的前世今生,却总与邬达克不期而遇,正如贝聿铭所说,邬达克的建筑,过去是,现在是,并将永远是上海城市轮廓的一抹亮色。

640.webp (1).jpg

对于设计者而言,面对这样一座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用传统的审美与海派风格已经无法定义她的与众不同。好比班维尔的布拉格,乔伊斯的都柏林,老舍的北京……设计也需要从具象化的空间形式着手,通过深层次的挖掘空间与地域、现状与文化记忆之间的内在联系,转化为设计的概念、形式或者手法,以此回应人们当下对这个“她”的想象与期许。


640.gif

海·海玥瑄邸售楼处,坐标上海市浦东新区,我们以上海这座城的”中西合璧“为设计线索,用邬达克等外籍大师构建的空间现象,结合张爱玲笔中的绮靡多情、摩登洋派,通过海派元素与人文艺术的碰撞、重组、发酵,营造出更新颖、更多元的空间体验。


张爱玲 · 沉香屑
「第一炉香」
MODERN
"十里洋场,悠长弄堂"


640.webp (2).jpg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


设计者通过对“围合”和“简约”的理解,用钢结构和拱形金属网的阵列形式、楞状GRG的对称呼应来构建空间的骨架,体现老上海建筑“围合”的特征 ;用透明玻璃砖来表现传统砖墙、用黑白相拼的马赛克砖来粉饰空间的皮相,通过简约的色彩搭配来表达新上海的文艺气质。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640.webp (7).jpg


张爱玲 · 沉香屑
「第二炉香」
MODERN
"海上风情,夜莺歌唱"


640.webp (8).jpg

阳光洒落在中庭采光天井,穿透金属网印在水磨石地面上的斑驳光影,迎着这条路来到一家仿佛老上海的咖啡厅……有人倚靠窗边,有人谈笑风生,仿佛做旧的吧台和泛黄的水晶灯、古典的留声机与小资情调的家具陈设……透过这些点点滴滴,仿佛在与一百多年前的上海对视。




设计者希望用更新潮文艺的手法来表达前厅及中庭的展览展示功能,也希望在洽谈区这个人与人交流的地方有更复古摩登的气息。

640.webp (9).jpg

640.webp (10).jpg

640.webp (11).jpg

640.webp (12).jpg

640.webp (13).jpg

640.webp (14).jpg

640.webp (15).jpg

儿童区临近洽谈区,在装饰手法和软装布置上保持步调的一致,但设计者也希望当下的那些孩童们,可以在父母的追忆中,知悉上一辈人的童年:飞行棋、跳棋、弹珠、黑猫警长、阿凡提、葫芦娃……

640.webp (16).jpg

640.webp (17).jpg


希望,岁月的洗礼洗不去“她”的风姿绰约,空气中弥漫的人文情怀也能继续“泛滥成灾”,这里的时光乐章可以被无形的休止符停住,不易惊扰,只待世人歌颂“她”的魔力。

640.webp (18).jpg

640.webp (19).jpg

640.webp (20).jpg

▽海玥瑄邸售楼处-1F平面图

640.webp (21).jpg

▽海玥瑄邸售楼处-2F平面图

640.webp (22).jpg

▽海玥瑄邸售楼处-施工现场

640.webp (23).jpg

项目设计概况

项目名称:上海·海玥瑄邸

项目地点: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

设计面积:3000平方米

完工时间:2019年10月

方案设计:李凌燕

项目负责:李晓松

技术顾问:虞霖

软装设计:邓敏   陈亮  程蕾  鲁凡

材料选型:刘恩玲  庞蓉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