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香港置地壹号半岛 | TIANHUA天华
阅读:17480 2020-05-22


建筑与基地间应当有着某种经验上的联系,一种形而上的联系,一种诗意的连结!

——史蒂文·霍尔


640.gif

640.webp.jpg

“如果房间与自然界隔绝的话,就无异于坟墓。”

——贝聿铭


640.webp (1).jpg

重庆香港置地壹号半岛项目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照母山板块的沿湖土地,紧邻黄桷水库,是香港置地在照母山板块打造的约克北郡最后一期。

初勘基地,茂密的植被犹如一座热带度假小岛。建筑师被绵延的水岸线打动,岛居社区的概念油然而生。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如何妥善处理人、建筑环境的关系成为了设计重点。2.4km的沿湖水岸线是项目的一大亮点,同时两侧也紧邻城市道路,如何在充分利用基地优势条件的同时消减其劣势影响成为了设计的切入点。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美的建筑是真正用心灵构想而成的有机体,也是在灵感的指导作用下用最佳技艺创作而成的艺术品。”

——安藤忠雄


640.webp (5).jpg

地块容积率为1.38,沿湖限高12m,基地内部限高24m。在规划条件严格地形不规则的双重限制下,社区产品规划对建筑师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经过多方实地勘察和多次研讨测算,建筑师提出了“大平层”“大平层+别墅组合”两种社区产品规划方案进行最终比选。

640.webp (6).jpg

▲分析推导过程

“大平层”方案产品单一。“大平层+别墅组合”方案主力产品面宽较小,公共空间较少且存在局部怪异空间。因此建筑师最终敲定了“大平层+少量别墅组合”方案为满足容量需求设计了一定量的3m层高大平层,部分临街产品面宽较小,但主力产品能保证面宽,组团均好性强,享有一定的公共空间。

640.webp (7).jpg

确定产品方案后,建筑师将社区轴线位置整体调整。城市公园成为社区入口形象的代表,且与社区形成了更好的轴线空间关系。规划空间的优化形成了均质的组团景观和便利的交通流线。

640.webp (8).jpg

▲概念手绘


640.webp (9).jpg

建筑师坚持建筑与景观融合设计,力求景观资源利用到极致。

640.webp (11).jpg

▲景观环境分析

水平方向上,为了完整保留水岸线,建筑师在沿湖区域设置了生活慢跑道和亲水休息区,打造了半岛沿湖花园。

640.webp (11).jpg

▲入口花园

为了隔绝两侧城市道路对社区的噪音、粉尘等劣势影响,沿道路预留并规划了约8000㎡的集中绿地,确保体验者从公园通过漫步道路进入社区时充分感受到悠闲舒适的宜居氛围。

640.webp (12).jpg

▲集中绿地

垂直方向上,如何在高达20m高差的场地内规划多栋建筑,实现景观视野的最大化,是与景观融合设计的另一个难点。建筑师因地制宜地利用建筑高差形成层层递退的空间关系,将景观资源接连不断地引入到场地内部。沿湖亲水、二排赏水,后排览湖,丰裕的景色映入眼帘。

640.webp (13).jpg

▲产品分布示意图

景观资源决定建筑的品类及朝向。深入湖心的位置为别墅区,一线沿湖布置350㎡大平层产品,二线布置250㎡产品,后排产品以内部景观为主。最终,内外景观资源皆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640.webp (14).jpg

▲全景鸟瞰


640.webp (15).jpg

“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是功能与形式并存的。” 

——布鲁诺·穆纳里


640.webp (16).jpg

沿湖布置的350㎡大平层产品拥有一线滨水体验和大广角景观视野。遵循大尺度空间设计的原则,全套房设计、超大横厅设计、大尺度豪华主卧套房等显著提升了居住舒适度,近18m的超大面宽阳台连接了外部自然环境与室内生活空间。

640.webp (17).jpg

▲350㎡产品平面图

640.webp (18).jpg

▲350㎡产品室内效果

640.webp (19).jpg

▲350㎡产品室内效果

640.webp (20).jpg

▲250㎡产品平面图

640.webp (21).jpg

▲250㎡产品室内效果


640.webp (22).jpg

立面采用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将建筑的协调统一、简洁大方、精致稳重发挥到极致,体现建筑师力求人、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愿景。

640.webp (23).jpg

▲350㎡产品正面效果

640.webp (24).jpg

640.webp (25).jpg

640.webp (26).jpg

640.webp (27).jpg

“建筑是人的想象力驾驭材料和技术的凯歌。”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640.webp (28).jpg

轻盈线条勾勒出建筑外立面的空间边界,施以精细的铝型材,为外立面奠定了简洁明晰的基调。大量玻璃材料的运用一方面弱化了建筑本身结构的厚重感,另一方面倒映着周边的天光云影和水丰草茂,更进一步融入到周边环境,建立起建筑与自然模糊的边界关系。

640.webp (29).jpg

640.webp (30).jpg

建筑师选取深色的基座石材香米白的主体墙面石材,采用“典雅、大方、简洁”的处理方式,提炼了建筑经典元素。凹凸感建筑设计美学立面交汇,以点线面的合理组合,折射出生活哲学与丰富的精神世界。

640.webp (31).jpg

640.webp (32).jpg

640.webp (33).jpg

▲细节大样-易塑性的铝型材,三角形切角形态更美观


640.webp (34).jpg

为了营造精致的大堂空间,入户门头以仿鱼肚白瓷砖、仿木纹铝板等风格独特的材料来点缀建筑。

640.webp (35).jpg

640.webp (36).jpg

▲入户门头


640.webp (37).jpg

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通过实体模型信息化模型相互结合推敲得到最终设计成果。设计完成后,通过三次现场打样点评并调整,确定了各个细节的比例关系,推敲出设计成果的最优解。

640.png

▲模型过程照片
建筑整体以深灰色铝板材料玻璃材料为主,辅以石材点缀。在多次上墙打样过程中,建筑师发现深色外轮廓铝板配以浅色反光线性铝板,更能凸显建筑的体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基座采用端庄稳重的黑色石材,主墙面配以米白色石材作为点缀,最终使整个建筑呈现典雅大方的建成效果。

640.webp (38).jpg

▲选取材料照片


640.webp (39).jpg
“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处在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终了,艺术在那里开始。”
——林语堂

面对项目场地的诸多限制,建筑师坚守岛居社区的概念,遵循人、建筑环境相辅相成的设计重点,充分利用基地优势条件,消减其劣势影响。通过代入实际宜居生活场景、推敲居住建筑空间、研读高品质材料细节、实现内外景观资源最大化利用等措施,最终营造了重庆香港置地壹号半岛诗意的宜居环境。


 撰稿:周永强 姜勇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 壹号半岛
项目位置 | 重庆市,渝北区
业主单位 | 香港置地
建筑面积 | 261000㎡
项目完成时间 | 2019年6月
设计 | 聂欣 陈海涛 苏波 姜勇 周永强 唐坦 李仕游 周燕 简婷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