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融创·云阳华南映 | 栖地设计
阅读:7043 2020-09-18

640.webp.jpg

光,悄悄洒进

透过林木草叶,透过水流清泉;

穿过玻璃,穿过缝隙。

640.webp (1).jpg

640.webp (2).jpg

640.png

次设计基址位于丹阳市高新区华南板块,是政府规划的城市新中心。周边交通十分便利,规划配套比较好。但丹阳当地整体的居住环境比较陈旧,住宅景观大多还是传统奢华的调性、繁杂冗余的堆叠。我们希望在当地践行一个不同方向的落地项目,作为这个区域未来的住宅地产风向标。

640 (1).png

640 (2).png

设计定位从传统到当代去过渡升级——从功能、情感、精神的维度出发,重新输出新的圈层关系,回归家庭、回归本我,提升品位和格调。
 重点思考:
在产业文化声名远扬的丹阳,如何在地性诠释一个景观项目?

玻璃与光

传统与现代如何无缝衔接,传递新的景观需求?

运河文化,化水为脉

现代社区的时代需求,重点捕捉哪些之于当地更有意义?

多元化的复合社交艺术空间

如何在示范区里践行与未来大区的“持续”互动?
永久保留,重塑多功能景观场所

640.webp (3).jpg

 景观愿景:

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体验,更是穿梭于自然的,一段循着水路,悠游追光的旅程。

640.webp (4).jpg

 景观策略:

整个项目方案,水线贯穿前后,诠释丹阳因水而兴的历史。前场的镜状水院映射天地,营造广阔与静谧的空间感,艺术雕塑在不经意间点亮了空间的时尚气息;后场则趋向活泼,利用大量绿植、多层次的水景,采用自然的手法,实现不同空间感受的切换

640.webp (5).jpg

示范区平面图

640 (3).png

640.webp (6).jpg

640 (4).png

640 (5).png

640 (6).png

01. 觅影问踪

第一幕——既是城市橱窗,也是一幅朦胧的画作

现代手法打造的生态光谷花海面向市政道路展开,起伏的地形,是呈现给城市的一段序章。
640 (7).png
考虑场地周边环境氛围较差,为加强内部空间的体验感和项目对外城市界面的昭示性,让景观的呈现更加完整——我们在城市道路与建筑之间通过虚实相生的、连续的景墙和构筑,强化了边界并赋予空间光影的灵动与神秘感。
640.gif

城市界面演化过程

人行主入口紧挨生态谷,竖向丰富的层次关系,尽可能地演绎光影的魅力。伴着汩汩的涌泉声响,透过玻璃与景墙,隐约感受着人行其间的神秘画面。

△游览路线演化过程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640 (8).png

640.webp (9).jpg

 草木、泉、石,

 阳光洒落,

 在不经意的间隙里,

 在刻意的留白中。

640.webp (10).jpg

640 (9).png

640 (10).png
640.webp (11).jpg
640 (11).png
640.webp (12).jpg

驾车从停车场过来的访者可以穿过花海,直接到达第一进水院。
640 (13).png
640 (12).png

02. 光涟涟

第二幕——映射天地,自成绝色
遇水跨桥过廊到院内,此时从售楼处方向看去,前面走过的场景便成了当下画作的背景。艺术雕塑点缀素雅的空间,不规则造型的连廊增加了空间的韵律和活力,产生的光影也更富有艺术感。

640 (14).png

640 (15).png

 星星闪闪的水池泛起涟漪,

 扭动的枝丫似在水中起舞。
640.webp (13).jpg

静水面做铺垫,与外面的城市喧嚣形成对比,带入到访者的情绪。夜晚的星星灯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干净纯粹。

640.webp (14).jpg

640.webp (15).jpg

640 (16).png

 欢快奔跑的身影,

 让空气蓄满了童真。
640.webp (16).jpg

03. 林光斑驳
第三幕——光穿过树叶的缝隙
从售楼处出来,来到林里枝叶间,走进大自然的光影世界。叶子造型的林下休憩平台,岸边水榭,流水潺潺。水景的多层次叠落,既具有观赏性又有可玩性。当光洒下,绿树垂影一池斑驳,生动地让人留恋。
640.webp (17).jpg
640 (17).png
640.webp (18).jpg
640.webp (19).jpg
640.webp (20).jpg
640.webp (21).jpg


04. 流光泉汩
第四幕——溜向室内的光影林景
越过小桥是后场的另一个林下休憩平台,同时可灵活用作活动场地。坐在椅子上,风吹过的哗哗叶响、喃喃细语的水流,光抚摸着大地,仿佛在听一场大自然的露天音乐会。坐在室内洽谈区的来客看着场外也按耐不住要出来赏景了吧!
640 (18).png
640 (19).png
640.webp (22).jpg

△片岩与原石的使用更加自然生态

640.webp (23).jpg
640.webp (24).jpg
640 (20).png
 坐在水岸边小憩,

 林色醉人,午梦扶头~

640 (21).png

05. 廊下怜
第五幕——面朝活水与绿林
后场的廊架与两处样板房融合,作为会客空间的一部分,既可廊下观景,又延展了样板房的体验空间。推开窗,一个是临水而居的爽朗,一个是身在林间的清逸。
640 (22).png
640.webp (25).jpg
展示区未来将作为大区的一部分,永久性保留,整个水系也会被串联在大区的设计中。样板区其中一样板间改作社区健身房,满足客群未来的多样化生活需求。

640 (2).gif

△展示区保留效果演示

640 (23).png
640 (24).png

项目设计应用了玻璃砖幻彩玻璃仿木纹瓦楞板无色玻璃石四种景观新型材料,从方案设计到施工落地,通过定品定样、排版模拟、生产加工至现场实施的严格管控,最终实现完美的呈现效果。

640.webp (26).jpg

施工团队为了准确定型和研究支撑结构做的前场构筑小样,用尽了心思的小可爱~

640 (3).gif

约19米长的弧形玻璃砖墙用直线砖,样品反复打样模拟。力争用直线砖模拟出平滑的曲线,且在弧形切点部位,使缝隙较小。通过反复调整弧度,最终内弧保证密缝,外弧仅留2mm缝隙。

640 (25).png

廊架的吊顶材料原本选用石膏板,但即使做了钢板,后期仍有发霉风险,且价格昂贵。铝板吊顶缝隙较大且打胶过后颜色不稳定,最终选择了瓦楞板。

640 (26).png
后场为了增加收边种植池丰富性,选择了无色玻璃石。玻璃碎石带底部放置灯带,在夜晚的照明中突显后场波光流影的效果。玻璃石表面看上去是实心的,白天可以透光;而到了夜晚,它又会发出一种柔和的光。
640.webp (27).jpg
640 (27).png

“水不得潆带之情,山不领回接之势,草与木不适掩映之容,安能日涉成趣哉?”

融创·华南映示范区作为永久保留的生活场景,深度梳理了艺术化、现代化的表达手法,趣味地传递了设计的场景感受。这大概才是最“自然”的,也是设计师们最想挖掘的。
640 (28).png

Mola / 编辑

Holi河狸-景观摄影 / 摄

部分照片来自摄影师Arttteeezy

部分图片和文字来自栖创事业部及融创上海区

域苏中
公司研发设计部

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授权

640.webp (28).jpg

项目名称:融创·云阳华南映(示范区)

项目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华南路庆丰路

项目规模:景观面积4693㎡

设计周期:2020.02-2020.04

建成时间:2020.06

业主设计研发团队:刘恒琛、周飞、李政烨

设计咨询:新场景研创中心

景观设计:QIDI栖地设计_栖创事业部

设计指导:聂柯

设计团队:郭俊、王宁、纪俊燕、罗莹、罗美琼、程松、王龙专、仲亚鑫、梁安琪、王文宇、严新伟、于春歌、张珍珍、刘丹

开发单位:丹阳市云创置业有限公司(融创中国&云阳集团)

建筑设计:上海桐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杭州涵永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

景观施工:浙江山联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