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青苔中日工业设计村 | SPARK思邦
阅读:7394 2021-07-26

图片


苏州青苔中日工业设计村国际设计竞赛自2021年1月面向全球公开征集概念设计方案以来,倍受业界关注,累计吸引了近50家来自国际国内的知名设计公司积极报名和构思预案。

640.webp.jpg


近期,SPARK思邦在多家国际知名设计公司中脱颖而出,最终赢得了“苏州青苔中日工业设计村国际设计竞赛”,并被苏州当地政府邀请为该地块制定进一步的深化方案设计。

640.webp (1).jpg

△整体鸟瞰图 ©SPARK思邦


01.

项目简介

640.webp (2).jpg

△项目区位图


青苔中日工业设计村项目位于苏州相城区中日地方发展合作区内,该合作区是全国仅有的6个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之一,也是东南沿海地区除了上海之外唯一的示范区,旨在打造全国对日合作标杆。

图片


基地位于示范区范围内,交通便利,村落地势平坦,与南面大型虎丘湿地公园仅一河之隔,且三面环水,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极佳。

640.webp (3).jpg
△基地南面虎丘湿地

项目设想“文化赋能商业,打造文商旅强IP”,为苏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带来全新的定义。

640.webp (4).jpg
△现状场地照片

该项目共分为两期开发,一期占地 200 亩,二期占地220 亩。一、二期总共 17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包含办公、公寓)。


640.webp (5).jpg

△任务书的分期开发范围


一期范围以面向滨水的空间区域为主,总建筑面积达 6.7 万平方米,满足文创、艺术、市集、剧场、美食 、潮物、特色度假等未来商业呈现手法,呈现苏州、日本市场、50家大师工作室和文化餐饮为核心的商旅文综合体形态。

640.webp (6).jpg
△南侧鸟瞰图 ©SPARK思邦


二期将建造 7.0 万平方米以上具有工业风、文化味强的中日设计产业综合体,建设国际设计奖永久会址、特色酒店、人才公寓和创意办公等设施,用国际领先的工业设计水准去拉动区域产业升级。

640.webp (7).jpg
△北侧鸟瞰图 ©SPARK思邦



02.

设计灵感来源

SPARK思邦的设计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的滨水开发项目,为该地区创造一个全新的国际形象,一个吸引游客参加各种精彩节目及活动的全新文化和商业目的地。

640.webp (8).jpg
△总平面及功能分布 ©SPARK思邦

项目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园林设计以及山水画的编排原则的启发,意图结合苏州园林的传统精髓和现代的都市功能,同时参考了日本当代的简约设计风格,打造独一无二的青苔中日工业设计村。

图片
△苏州传统及现代园林建筑(来自网络)

640.webp (9).jpg

△苏州、日本街 ©SPARK思邦


团队对苏州的水运网络规划及苏州园林均作出深入分析,将两者优点融入本次城市规划中,传承水乡文化的精髓,创造出当代的集建筑、景观和人文共融的滨水空间。

640.webp (10).jpg

△风光如画的“社交画巻” ©SPARK思邦

640.webp (11).jpg
△苏州水上市场 ©SPARK思邦



03.

2大规划核心理念

2大规划核心理念为“园林城市 + 旅游环”,为整个项目带来全面丰富的体验之旅。

640.webp (12).jpg
△2大核心理念 ©SPARK思邦

理念1:园林城市
现代手法演绎当代苏州园林

图片
△一个中央苏州园林及六个主题区域 ©SPARK思邦

规划的核心区域参考了传统苏州园林布局, 把围绕中央水景各功能区的主要建筑移至中央核心区的周围,打造出标准性的核心区域,增加了各区域和中央水景的互动


图片

△主要建筑移至中央水体周围 ©SPARK思邦


中央湖景的七栋标志建筑,造型各具特色,布局位置经仔细视线分析,各单体有着微妙的“看与被看”关系。


640.webp (13).jpg

△七栋标志建筑 ©SPARK思邦


各单体设计手法参考日本当代建筑的简洁,及尊重传统的人文精神,造形内敛不浮夸,目的为点缀园林, 造出构图如画的园林观赏体验。

图片

△构图如画的园林观赏体验 ©SPARK思邦


同时各单体位置跟周边规划的视线布局有机联系, 借鉴了京都龙安寺石庭内禅园景观的布局。

640.webp (14).jpg
△中央建筑布局的位置考虑 ©SPARK思邦

园林城市中央建筑的布局经仔细视线分析, 做出步移景异、对景、互望互动等丰富的园林发现之旅。

640.webp (15).jpg
△中央建筑布局的视线考虑 ©SPARK思邦

园林边界及路径设计多变, 转换有致,设有不同的绿化、亲水台阶、围合广场、桥体和亭子等。视线布局配合中央各单体位置,从园区各处步向湖心,步移景异。
 
640.webp (16).jpg
△中央建筑布局的景观考虑 ©SPARK思邦



理念2:旅游环
连接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域

旅游环贯穿青苔各片区,从西北主入口出发,旅游环的环形动线紧接中央园林的肌理,在外围连接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域。

640.webp (17).jpg△夜晚灯火通明的“旅游环”商业街 ©SPARK思邦

整个项目提供七种不同的旅游体验,串连中日市场、苏州水上市场、文创商业、餐饮岛、文化岛、温泉广场、养生街区及设计旗舰街区各主题景点。

640.webp (18).jpg
△一环线,七种体验 ©SPARK思邦

旅游环内各街区顺畅切换主题,访客可整体或主题游览,可分可合,内容多样及丰富,是苏州区内以至内国少见的独特旅游目的地。

640 (6).gif
△丰富的旅游路线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SPARK思邦

中央湖面区域以步行为主,车行环线在外围连接东侧及北侧车行入口。

640.webp (19).jpg
 △车行动线在外围布置 ©SPARK思邦



04.

游览路线

苏州和日本的设计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新特色呢?

跟随我们的脚步逐一游览吧!



第一站:苏州、日本市场
  640.webp (20).jpg
 △苏州、日本市场 ©SPARK思邦

从标志性入口进入后,首先抵达的就是苏州、日本市场,游客可以依次游览两种不同风格的街区。

640.webp (21).jpg
 △苏州、日本市场 ©SPARK思邦

简约、通透的日本风格街区,体验与众不同的异国情调。

640 (7).gif


在苏州水上市场感受传统的江南水乡风光。

640 (8).gif
   
在一旁西岸滨江的樱花公园,赏湖光、看樱花如雪。

640.webp (22).jpg
 △西岸滨江樱花公园 ©SPARK思邦

第二站:大师工作室

640.webp (23).jpg
 △大师工作室 ©SPARK思邦

第二站来到大师工作室区域,在这里人们可以有2种不同的探索体验,高架行人道将各建筑的屋顶相连,往西南角可到达观景平台,往东可前往设计博物馆。

640 (9).gif
 △提供丰富体验之旅的大师工作室区域 ©SPARK思邦

步入设计论坛广场,在设计大师工作室之间体悟文化、寻找灵感。

640.webp (24).jpg
 △设计论坛广场 ©SPARK思邦

“设计博物馆”是该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其简约、内敛的独特造型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与周围的景观交相辉映。

640.webp (25).jpg
 △设计博物馆 ©SPARK思邦

 第三站:河畔艺创及餐饮

640.webp (26).jpg
 △餐饮岛、文化岛和湖畔剧场 ©SPARK思邦

第三站包含了项目南侧临滨水的餐饮岛、文化岛以及湖畔剧场,在这里拥有最佳的滨水景观,对面就是虎丘湿地。

640.webp (27).jpg
 △餐饮岛、文化岛和湖畔剧场 ©SPARK思邦

餐饮岛包含 3 种用餐体验,可同时满足各种人群需求。

640.webp (28).jpg
△餐饮岛 ©SPARK思邦

有如克拉码头般绚烂的河畔餐饮,也有更为休闲轻松的街区餐饮,以及有着京都鸭川“纳凉床”文化的河上餐饮。

640 (10).gif
△餐饮岛上三种不同的餐饮体验 ©SPARK思邦

餐饮平台被绝佳的湖景包围,享有开阔的视野。

640 (2).gif


文化岛上依旧精彩,文娱、用餐两不误。

640 (1).gif

△文化共享中庭和日本美食街 ©SPARK思邦

640.gif

△端午节人们在餐饮平台上观看赛龙舟 ©SPARK思邦


中间的湖畔剧场为该区域未来会举行的室外及室内文化演出提供了场所。


640.webp (29).jpg
△湖畔剧场包含了室外及室内两个剧场 ©SPARK思邦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湖畔餐饮连同剧场好不热闹!

640 (14).gif


第四站:精品度假

640.webp (30).jpg
△精品度假区 ©SPARK思邦

第四站为前来的游客提供了绝佳的酒店及度假村环境,更有令人放松的温泉为旅客卸下一身疲惫,设计酒店可以满足个性化人士的需求。

640.webp (31).jpg

△精品度假区 ©SPARK思邦


户外公区温泉荡漾着氤氲的水汽,在舒缓之余还增加了人与人的互动性。

640.webp (32).jpg
△户外温泉广场 ©SPARK思邦

第五站:设计居住

640.webp (33).jpg
△设计居住区 ©SPARK思邦

设计居住区域呀包含多种配套设施,居住、养生、运动互为补充。居住建筑采用蜿蜒的蛇形增加了整体的滨水观景面。

640.webp (34).jpg

△设计居住区 ©SPARK思邦


运动配套设计采用地景建筑造型,坡屋面缓缓向中央湖面跌落,最后融为一体。建筑内湖面设有荷花池,运动时眼前一番花池美景,分外修身养性。

640.webp (35).jpg
△运动配套 ©SPARK思邦

室内打造无边泳池,整个建筑不论室外还是室内都和环境融为一体。

640.webp (36).jpg
△运动配套内的无边泳池 ©SPARK思邦

第六站:创意办公

640.webp (37).jpg
△创意办公区 ©SPARK思邦

这个地块是主要的办公区域,办公建筑内部打造了绿意盎然的社交庭院,主体建筑“设计图书馆”临水而建。

640.webp (38).jpg
△创意办公区 ©SPARK思邦

两侧的玻璃立面为内部创造了良好的采光,内外之人可相互对望,颇有意趣。

640 (15).gif

设计图书馆与国际设计奖永久会址隔湖对望。

640 (16).gif



第七站:国际设计奖永久会址

640.webp (39).jpg
△位于中央湖面的“国际设计奖永久会址” ©SPARK思邦

第七站“国际设计奖永久会址”位于中央湖面中心,也是本项目的重头戏。

640.webp (40).jpg
△建筑模型 ©SPARK思邦

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吴门画派中贴近自然的山体,并以抽象的当代日本建筑手法处理。


640 (17).gif

△国际设计奖永久会址 ©SPARK思邦


为了打造更合适的建筑尺度,国际设计奖永久会址的颁奖礼堂被布置在了水下。

640.webp (41).jpg

△“国际设计奖永久会址”概念生成 ©SPARK思邦 


人们从北广场,经过一座彩虹桥到达中央的“国际设计奖永久会址”,沿路的景色逐渐开阔,引人入胜。


640 (18).gif△前往颁奖大厅 ©SPARK思邦
640 (19).gif
△位于水下的颁奖大厅 ©SPARK思邦



05.
总结

640.webp (42).jpg
△建筑模型 ©SPARK思邦

「社交画卷」 : 独特的品牌及成功方程式

规划中央的园林及湖景为项目带来真正具有苏州独特意象的标志性品牌, 为公众提供了可以社交、休闲、娱乐和运动的开放空间和场景;而园林外围的旅游环则吸引了周边的人流前往各个特色目的地, 相辅相成, 是未来青苔中日设计工业村的两大关键的成功要素。

640.webp (43).jpg

△人们在中央湖景边运动、游玩 ©SPARK思邦


通过全年精彩的文化活动和节目, 配以多项使用功能的布局, SPARK思邦试图将苏州中日青苔工业设计村打造成为一个集文化、旅遊、设计、经济和商业为一体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目的地。

640 (20).gif

△节庆日历和地图 ©SPARK思邦


项目渲染视频▼



CREDITS / 设计信息

项目名称:苏州青苔中日工业设计村

项目地点:苏州相城区

类型:城市更新, 滨水复兴,整体规划,文商旅综合

占地面积:270,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

开发单位:苏州市青苔造物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SPARK思邦

项目董事:斯蒂芬.平博理 Stephen Pimbley, 闵薇

项目副董事:甄伟荣 Yun Wai Wing

竞赛阶段设计团队:景怀睿, 梅竹松, Liliani Saputri, Javier Campoy, Regina Kartika, Palak Mandhana, Wengshern Poon, 马超凡, Luca Maccarinelli

设计时间:2021年-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