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 | Perkins and Will
阅读:13265 2020-05-23

640.webp.jpg


导语

在由第二十一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组委会、筑医台、《医养环境设计》杂志、《建筑技艺》杂志联合主办的“2020年中国医院建设奖”评选活动中,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经过激烈的网络初评和专家评审会复评,最终从诸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五届中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称号,排名三甲。


640.webp (1).jpg


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坐落于龙华核心区域,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区旧城改造的医疗项目,目标通过拆除、新建和改造三部分将龙华分院从现有300张床位扩建到1000张床位。院区一、二期总用地面积仅为约2.4万平米,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约为13.3万平米,二期总建筑面积约4.9万平米,改造工程总面积约1.9万平米,容积率高达约5.2, 同时需满足30%绿化率及1200辆停车要求,用地南北高差达6米。在如此严苛的条件下,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集中在:


· 如何在有限的地块范围内有效解决复杂的交通问题;

· 如何在狭小的高差复杂的地块内,呈现建筑的整体形象;

· 如何合理设计医院各功能布局,在不影响医院运营的前提下,实现腾挪,改建和扩建。


Perkins and Will团队通过多维度的设计策略,巧妙应对这些设计挑战,并逐一解决。


640.webp (2).jpg




·  利用架空平台形成立体交通,设置中央花园引入“ 生命绿岛”的设计理念


项目基地南靠龙观东路,北连昌永路。在有限的地块范围内,如何解决院内外复杂的交通流线,弱化地块较大的高差——成为设计的一大挑战。设计方案将场地高差规整为两个主要标高,巧妙地将机动车落客人流引入院区内的地面层,减少对城市干道的交通压力,缓解了医院入口处交通的拥堵。并且利用地势高差将人行客流通过景观廊道带入二层架花园平台,在创造纯步行花园空间的同时,也将机动车道隐于其下。结合景观和采光天窗的设置,引入充足的自然光,使得地下落客区成为充满生机的半室外空间。行人通过南侧入口广场进入院区,经景观台阶,到达由建筑形体围合出的约2000平米的中央花园,结合景观设计营造出符合人性尺度的“生命绿岛”。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这个生命绿岛让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压力,享受大自然的和谐宁静。所有的医院主要交通空间及公共等待区域都拥有开阔葱郁的景观视野。作为新一代的医疗中心,蕴含了治愈、温馨、绿色的深远意义。



640.webp (3).jpg




·  通过景观医疗街,连通所有关键医院功能


医院内部的功能布局,创造性地将场地狭小局限的劣势转化为设计亮点。本方案医疗街沿中央花园布置,一侧设置医疗功能及各等候空间,同时也贯穿一二期的建设。宽敞明亮的医疗街拥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充裕的自然采光,有效减少能耗,和中央景观产生互动,置身其中拥有移步换景的良好体验,缓解患者的忧虑紧张感。通过医疗街组织简单明了的就医流线,如公共区域、分层挂号及等候区等的上下对位设置,有效地简化患者场所识别过程,沿医疗街设置线性延伸的绿植阳台,为使用者提供交流与休憩的场所。等候空间围绕内部庭院,空间层次分明,逻辑合理。在医疗功能的布局上,充分考虑了相关科室的就近原则,采取平层相邻或上下层对位布置,尽可能地减少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步行距离,并通过对医技区与住院区的区位优化,减少竖向交通压力。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 紧凑布局,化零为整


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就诊及工作流线,是医疗建筑设计的核心。本项目在建筑功能布局方面,将整个院区的门诊、医技功能沿医疗主街展开,门急诊和住院大楼可以高效共享医技。医疗平面的前区后区清晰明确,实现了医护、患者及污物的清晰分流,同时也使不同区域到达共享医技的交通流线,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均高效组织。手术室等主要医技科室可横向延展,最大化面积与使用效率,后勤综合楼与住院塔楼房间通过统一模块化设计,为医院运营后的实际病床需求,提供可扩展的灵活性。整个院区的建筑布局紧凑,既实现了医疗功能上的高效,也巧妙地在这个“小”地块里利用尽可能长的建筑展开面,呈现出一个“大”规模的建筑体量。


640.webp (9).jpg
640.webp (10).jpg




· 多元的设计手法


由于场地条件苛刻,设计难度高,使用需求复杂,Perkins and Will设计团队在充分与使用方沟通的基础上,从设计初期便全程运用BIM软件,对场地关系、空间尺度、可实施性等方面均有很强的控制力。同时在立面关系、体块穿插比例等方面,通过手绘草图及实体模型等方式进行精心推敲,多维度地对设计进行把控。


640.webp (11).jpg




· 综合运用多种可持续发展策略


项目与城市公交便捷相连,主要建筑按南北向布置,充分享有自然采光与通风;公共空间均拥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屋顶绿植提高了隔热性能,也能收集雨水。还利用了主动式技术以减少能耗及用水,并提高室内舒适度与洁净度。立面设计延续了绿色生态理念,利用遮阳通风百叶系统,减少夏季日照得热。陶土百叶以其自然的质感与微妙色差,使得建筑尺度变得亲人,营造了温暖形象。通过引入太阳能、节水、雨水再利用,提升室内空气质量等技术,以及医院建筑的复原力设计,进一步体现了设计所秉承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640.webp (12).jpg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