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 《建筑中国周刊》170期
阅读:3235 2019-12-15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文化艺术中心是一个城市当之无愧的地标性建筑,是城市精神的体现,是一个特色城市必不可少的建筑。塑造与提升演艺文化空间格局成为城市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必经之路。本期周刊,精选了五个国内外文化艺术中心的案例,每一个建筑都是对一片土地的解读,记录文化的厚重、时间的痕迹,且充满对于未来城市的理想化色彩。


目录

1.立陶宛MO现代艺术博物馆 | 丹尼尔·里伯斯金


2.阿那亚艺术中心 | neriandhu如恩设计


3.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 麦肯诺建筑师事务所


4.杭州运河文化艺术中心 | 贝诺Benoy


5.申窑艺术中心(一期) | 劉宇揚建築事務所


NO. 01

- 立陶宛MO现代艺术博物馆 -


立陶宛/维尔纽斯

丹尼尔·里伯斯金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点击立陶宛MO现代艺术博物馆 | 丹尼尔·里伯斯金 ARCHINA 案例详情,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由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的MO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立陶宛的维尔纽斯正式开放,由于该项目位于中世纪城市过去与现在的交汇处,维尔纽斯历史悠久的大门激发了博物馆作为“文化门户”的概念——将18世纪的城市网格与当代街景连接起来。这座3100平方米的博物馆整合了一个公共广场,让参观者既能体验这个项目,又能同时参与到周围的城市建筑中。


里伯斯金工作室与立陶宛的DO建筑事务所和波罗的海的工程师于2018年10月18日共同开办了MO现代艺术博物馆,首届展览名为“所有艺术都与我们有关。白色石膏覆盖的立面十分纯净,这种材料在全市普遍使用。当游客走近博物馆时,一个十分富有表现力的阶梯就会映入眼帘,它与博物馆的对角轴线相交,并在最小的立面上与博物馆的外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楼梯将立面打开,连接了街道和博物馆的内部空间,体现着博物馆的开放性。阶梯式屋顶以作为公众聚集区,也可以作为公共表演的场所。屋顶还悬挑着一面5米长的落地式玻璃墙,使得展厅的内部空间与公共露台的景色融为一体。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NO. 02

-阿那亚艺术中心-


中国/阿那亚

neriandhu如恩设计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点击阿那亚艺术中心 | neriandhu如恩设计 ARCHINA 案例详情,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如恩设计受开发商阿那亚Aranya之邀,在其开发的秦皇岛黄金海岸社区内设计一座艺术中心,业主的远见卓识为项目的设计赋予了充分的构思空间,如恩也希望借此契机,尝试突破艺术中心与公共空间的固有定义。


阿那亚社区整体强调重新找回人的情感价值,以及与环境的和谐互融。因而,除了满足艺术展陈的功能外,如恩在建筑内部设计了一个环形的庭院,作为社区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NO. 03

-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中国/台湾

麦肯诺建筑师事务所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点击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 麦肯诺建筑师事务所 ARCHINA 案例详情,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中国台湾高雄市作为重要的国际港口,也是一座现代化、多元化的滨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艺术底蕴。其最新地标建筑物卫武营艺术中心坐落在高雄市中心占地面积116英亩(470000平方米)的亚热带公园中,场地原来为一处军事训练基地,建筑设计由荷兰Mecanoo 建筑事务所负责,目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屋檐建筑表演艺术中心。这座充满艺术吸引力、功能全面的建筑综合体不仅标志着高雄市艺术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也成为城市乃至地区进一步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在造型上,这座延绵而巨大的建筑综合体以榕树群为灵感,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亚热带气候,采用了开放式的结构。连续的屋顶和墙面共同形成一个巨大而起伏的结构,将建筑内的各种功能连接起来。屋顶曲线柔和,亦如同大海包容的波浪,同时局部形成多处如树穴般的连续自由曲面。位于屋顶下方的榕树广场是一个宽阔且受到荫蔽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散步、交流或进行各种类型的活动。南侧的全户外剧场将屋面与场地连成一体,建筑如同从地上生长出来。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NO. 04

-杭州运河文化艺术中心-


中国/杭州

贝诺Benoy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点击杭州运河文化艺术中心 | 贝诺Benoy ARCHINA 案例详情,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运河文化艺术中心是大悦城与杭州市拱墅区政府部门,双方联手开发和运营的杭州首座街心公园式的文化艺术空间,意为引领拱墅区升级改造的同时,打造承载区域历史特色并结合现代商业气息的杭城商业文艺新地标。


“大烟囱”曾经就是杭州莫干山路的地标建筑物,杭州人都对这原热电厂的大烟囱有着历史的印记,如今,通过大悦城的引入,在产业升级的同时,Benoy的设计遵循对历史的尊重,依旧保留这一历史地标,只不过热电厂的烟雾已经消散,由此为核心而延伸出的烟囱广场公园应孕而生。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NO. 05

-申窑艺术中心(一期)-


中国/上海

劉宇揚建築事務所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点击申窑艺术中心(一期) | 劉宇揚建築事務所 ARCHINA 案例详情,可查看项目完整介绍。


城市更新、工业遗存、商办文创、适应性再利用,这个历时五年的改造项目都给出了完整的诠释。


“一件成功的陶瓷作品背后是99件被打碎的瓷器”是园区业主罗敬频先生诠释自身对陶瓷艺术的理解。设计方案受此启发,将园区与陶瓷主题相结合,以“素胚瓷片”为其概念,演绎出原形母题谱系,以重组立面秩序,由此呈现出与陶瓷艺术相契合的主调性。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每一座文化艺术中心,都有着一个城市理想 |《建筑中国周刊》



下期预告

《建筑中国周刊》171期 -餐饮建筑设计篇

ABOUT


《建筑中国周刊》于2007年11月由ARCHINA建筑中国创办,旨在为行业精英企业与个人分享前沿资讯,拓展设计视野。曾发布纸质版121期,每期发行量约3000份。在ARCHINA建筑中国15周年之际,《建筑中国周刊》正式回归,并以数字化内容于每周五发布在ARCHINA建筑中国全平台,内容涉及建筑、景观、规划、室内、地产、人物等方向,推介优质作品,分享精英理念,以及行业视角及观点。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本期周刊,精选了五个乡建设计与改造的案例,这些优秀案例体现了设计团队对场所精神与乡土环境的再认识,重新定义了传统空间与现代乡村的生活体验。
即将于明年建成的苏州科技馆、工业展览馆,是一座反映了苏州文化、融合了苏州科学与工业历史以及人类科学智慧的科普场馆,在后疫情时代,将为苏州塑造全新的文化体验。
2021-05-18Perkins&Will 展览馆 科技  阅读:3945
本期周刊我们为大家精选了5个包括科技企业总部、研发基地、产业集群基地在内的建筑案例,将带大家走进充满现代感与未来感的科技大厦。
2020-08-10ARCHINA 周刊 科技  阅读:5604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CentrePompidou) 将于4月9日揭幕MAD永久馆藏个展“MAD X”。
2019-03-04MAD建筑事务所 艺术中心  阅读:3804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