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的朋友最近券商和财经媒体鼓吹的新基建标的,不要将他们神化,当地球人都知道了,基本距离尾声也就不远了。基建就是基建,就像韭菜们滋润了新基建那样,未来新基建也是为新动能提供发展的土壤。
新的经济周期会跟过去的经济周期有很大的不同,这个不同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经历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已经到了规模发展的一个尾部。
中国要想再次腾飞,再也不能走老路了。
疫情之下,经济的复苏有着不小压力。
于是,最近有关楼市的新闻也渐渐多了起来,重启楼市的呼声也变多了。
可是,楼市的长牛真的还会继续吗?
1. 小房企很难撑住
从2月底,减员、降薪等一系列动作在一部分房企悄然出现,既有因组织架构优化所引发的人事大换防,也有因无力正常支付薪酬要求员工主动离职,还有中高管“自愿”降薪的自救措施。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追求高周转的开发商一面面临销售下滑、回款受限带来的现金流危机,另一面则是融资端收紧趋势没有明显的松动迹象,来自人力、财务等成本的刚性支出必不可少。
部分资金紧张的房企迫切希望通过成本端节流,保住“救命钱”维持正常运转,减员降薪是他们为此祭出的一个策略。
早在2019年,部分房企就开始通过调整组织架构、提高人均效能等措施进行了一轮人员结构优化改革。
在疫情影响下,这一改革得以延续并进一步深化,以应对当前危局及不确定的未来。
不过,由于员工薪酬支出在房企整体收入中占比很小,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减员降薪带来的效果杯水车薪。
对于房企而言,资金来源主要包括销售回款、融资所得。
如今,一套房子都难卖出去,中小房企又如何获取资金?
多名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房企目前的支出大头,还是聚集在土地、建安、融资等成本上。
3个月不能复工,大房企还能撑住,小房企可能只有破产。
最终玩地产游戏的人,会越来越少。
2. 楼市会不会重新启动?
据行业报告《中国房地产泡沫风险有多大》研究发现,中国的楼市目前存在以下两大基本面:
1.绝对房价:全球前十二大高房价城市,中国占四席
过去中国是房价收入比高,经过2014-2017年这一波上涨,现在是绝对房价高,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在世界房价(中心城区房价)最高的城市中,中国香港排第1,深圳、上海、北京分列第7、8、13位。
2.房价收入比:一二线偏高,三四线基本合理
全球房价收入比的前十大城市里面,北上广深占据了四席,表明居民购房压力大。
而国外房价相对更低,这一方面是因为房产税没算进房价中,另一方面是全球核心地段的房价都是很贵的,房价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而言,中国房价是偏高了。
中国的楼市还能不能炒?
在行业见顶,房价不涨地价涨的情况下,相信没有几家公司会持续地亏钱拿地,因为大家账目都能算得很清,恒大都去忙造电动车了,赚了那么多年钱,聪明人都知道跑路。
3. 楼市连出 “怪现象”
从经济层面分析,房价炒不动,那政策方面呢?
最近有关楼市的新闻也渐渐多了起来。其中,更是出现了一些“怪现象”,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怪现象一:政策一日游
3月3日,广州发布通知,明确取消2017年3月30日开始的公寓限购政策。
消息一出,一片沸腾。
然而,仅仅一天,这个政策就从官网上消失了!
调控政策一日游,这是什么套路?
虽然以前也出现过调控政策“一日游”的情况,那毕竟大多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这可是一线城市啊!
据报道,广州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可能相关政策细则要重新制定,暂时还没有明确,请届时再留意政府官网。
有专家分析认为,文件之所以撤下,因为商服类项目相关条例细节会有所调整,其他条例未变,后续文件会再挂出来。
怪现象二:两成首付救市,被紧急叫停
前不久,浙商银行发布通告,非限购区首套房首付比例下调至2成。
一石激起千层浪,炒房群体甚至也开始蠢蠢欲动。
果然,部分银行就跟进了这个政策。有些楼盘为了加大销售,甚至紧急制作宣传海报,都想利用这个机会,冲冲业绩。
据报道,政策出来后,对杭州市临安区的市场具有非常明显的刺激。某置业顾问表示,咨询项目的购房者明显多了起来。
但通知发出来没几天,这件事就被相关部门紧急叫停了。
怪现象三:出台楼市调控政策,负责同志被约谈
前不久,河南驻马店因一纸楼市新政引发风波。
2月21日,河南省驻马店市出台了17项稳楼市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调为20%。
对一线城市的购房者来说,光靠公积金远远不够买房;可对很多二三线城市来说,房价相对较低,公积金贷款门槛一降,也许立马就能“上车”。
看得出,这条政策实在“给力”,所以一下引起舆论高度关注。
楼市调控是不是从此要放松?新一波抢房潮即将到来?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之际,河南省委、省政府立即约谈了驻马店市人民政府,要求其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尤其是“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表态明显具有针对性。
目前,驻马店市政府网站上已“查无此文”。
这三个分别居于一二三线的城市刺激楼市政策,都活不过三天,说明什么呢?
说明国家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从未改变!
也就是说, “房住不炒”定位是改不了的,“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也是不会变的,现在还想着打炒房主意的,还是另谋商机。
30年来,房地产牵涉到上下游近百余个行业,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杠杆作用。
但其负面影响也在目前被广为诟病——挤压实体信贷资金,影响科技研发创新,增加百姓住房痛苦,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周期的开端,股市一定是利好,大量的货币进入市场,股市没有不涨的道理;经济周期的结尾,因为有大量的去库存计划,所以到时候会有天量的货币进入市场,股市会暴涨。懂经济周期的朋友知道,任何周期的尾部,都会有股市的暴涨。这基本上是铁律。
中国要想再次腾飞,再也不能走老路了。
评论